第537章 封赏功臣(下)(2/2)
李世民看向楼台上左右两列重臣,非常满意,这些全部是他的肱骨之臣,“今夜设宴千秋殿,与诸公同庆”。
众臣闻言,纷纷拜谢。
李世民明显非常高兴,再次说道:“今夜取消宵禁,君臣同庆”。
话音刚落,高冲正准备拜谢,只见右侧出来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臣。
“陛下,老臣有话说”,这人脸上布满皱纹,连眉毛都已经白了,但是身躯依旧挺直,声音极其硬朗。
高冲看去,顿时提起兴趣,原来这人便是后人称为“太子杀手”的李纲。
李纲,字文纪,跟高冲是同乡,渤海脩县人,渤海脩县也就高、封、李三家独大。
李纲的祖父是北魏清河太守李元则,父亲是北周车骑大将军李制。
李纲出仕及早,早在北周时,便凭借门荫,出任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参军。
他今年已经七十九岁高龄,年近八十,乃是在座重臣里面年纪最大的,就在刚刚宣读的封赏诏书里面,李纲官拜太子詹事,辅佐新登储的小太子李承乾。
值得一提的是李纲的两个儿子也有所成就,尤其是次子李立言,本是李建成的太子中舍人,但是李建成在长林门兵变后,李立言主动投案请罪,李世民既往不咎,在刚刚的封赏诏书里,李立言官拜礼部郎中,进爵脩县男。
之所以称呼李纲是“太子杀手”,便是因为李纲先后辅佐隋唐三代太子,即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历任太子冼马、太子舍人、太子詹事、太子少保、太子太师等要职,可以说他一辈子的仕途都在东宫,而且深受历代皇帝信任。
李纲的性格极其刚正,崇尚高风亮节,颇有学识,但是不知为何,由他教导辅佐的三位太子全部废了,没有一个顺利的继承帝位,这真是造化弄人。
原本轨迹上,贞观五年,李纲病逝,高寿八十五岁,好在他去世的时候李承乾还没有养废,不然对于这位一生刚正的老臣的打击着实有些大。
见李纲出列,李世民不敢怠慢,连忙伸手延请道:“文纪公还请入座,有话但讲无妨”。
七十九岁的老臣,无论哪朝哪代,皇帝都应该会表示尊重,这是华夏的传统美德,如此高寿,已经可以称之为人瑞,更何况李纲品行高洁,德高望重,朝野士林无不尊崇。
面对李世民的尊重,李纲只是一本正经的摇摇头,“臣子岂可坐而进言,如此有失君臣之礼”。
李世民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坚持,他可是知道这位老人有多执拗。
“陛下,如今国事唯艰,京畿之地,天子脚下,粮价居高不下,难民与日俱增,这个时候,着实不宜取消宵禁,更不宜铺张设宴,一切从简即可”。
李纲凛凛一躯,七十九岁高龄,毅然挺立在正中间,那单薄的身形,这一刻显得格外的高大。
高冲心里顿时升起敬意,这就是忠耿刚直的大唐谏臣,高冲心里相信李纲绝无私心,因为他看见李纲眼中已经噙泪。
七十九岁高龄的李纲看惯人间疾苦,饱经人世离乱,现在看到新皇即位,君民一心,国力蒸蒸日上,他心里绝对是振奋激昂,并且他也没有虚言,关中粮价激增,这真是高冲实打实亲眼所见。
作为显贵的老臣,李纲可以看到居高不下的粮价,仅凭这一点,便是值得其他人敬佩,在场多少人出身名门,不知五谷,从不过问柴米油盐。
李世民闻言顿时动容,脸色渐渐微红,当即毫不犹豫的下座,亲手扶起躬身的李纲。
“文纪公忠耿谏言,一语将朕点醒”,李世民诚恳的说道。
李纲见状,深感欣慰,对李世民再拜道:“陛下虚怀纳谏,心怀宽大,堪比尧舜之德”。
这一局朴实的恭维,使得李世民心情更加畅快。
李纲起到带头作用后,众臣再次拜倒山呼。
等话音落下之后,李世民回到座位上,很是认真的反省道:“文纪公所言甚是,国事艰辛,实不该铺张,但今天这个日子,意义非凡,宵禁可依旧,但千秋殿设宴就不改了,此宴不走左藏库,由朕私帑支出,朕再传令尚食居,务必从简”。
说到这里,李世民扫视着左右两列衮衮诸公,慨叹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朕今日分等级排列功劳来进行封赏,或有不当之处,或有人心中不服,朕也想听听你们的心声,届时大可以各自申明已见”。
听见李世民这样说,李纲也是无话可说,躬身一礼后便是退下。
毕竟李世民是用自己的钱宴请功臣,没有用国库的钱,唐承隋制,天下财赋尽归左藏库,而皇帝私人的钱跟国库是彻底分开,互不干涉,没有牵连。
直到天宝四年,唐玄宗任命王鉷为户口包役使,征剥财货,岁进钱百亿万缗,并设置大盈库,将非租庸收入全部纳入大盈库,以供天子私用,亦称内库,并以宦官掌管大盈库,自此天下之财尽为君主私藏,财政有司不得计其多少。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众臣再次欢喜相庆。
只是高冲看得出来,李世民似乎兴致索然,刚刚李纲的一番话毫不遮掩的直击痛处。
现在关中缺粮,难民越来越多,突厥即将逼近,如此困境,如何还能有心饮宴。
见气氛有些低沉,高冲便是出列,先朝李世民深深一拜,再向李纲叉手一礼。
“臣直君贤,国家幸甚”,高冲朗声说道:“如今虽是百废待兴,然幸逢圣主,君臣齐心勠力,定可建立无上功业”。
听得高冲的话,高君雅嘴角一扯,不动声色的将头迈向一边。
长孙房杜等人微微一顿,随后长孙无忌便是迅速附和,山呼称颂,其余臣公反应过来纷纷附和。
李世民看一眼高冲,便是摆手道:“今日望朝便到此结束,有奏者自来甘露殿,余者各自回府休沐吧”,说罢便是率先下楼回宫。
众臣再次拜谢,注目恭送。
“还是攸之会说话”,待李世民下楼后,程知节上前一把搂住高冲笑道。
高冲咧嘴一笑,毫不在意的笑道:“你直接说我阿谀奉承得了”。
程知节瞠目结舌,继而朗声大笑,“走,先去英雄楼庆贺一下”。
高冲兴然应允,二人当即呼朋唤友,同去英雄楼。
“阿耶,子聪公,兄长,同去啊”,高冲走向父亲高君雅笑道:“恭喜房相公登阁拜相,同去啊”。
见高冲和程知节二人如此跳脱,房玄龄摇头苦笑,“攸之,你们还真是……洒脱不拘啊”。
刚刚在万人瞩目之中拜相封公,即便心性沉稳如房玄龄,此时心里依旧是激动亢奋,几乎不能自持,再看高冲、程知节、尉迟恭这几个人,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呼朋唤友的张罗着饮宴。
“你们自去吧”,高君雅看了看陈叔达几人,负手笑道:“我们这老头子就不掺和了”。
程知节等人乐得如此,当即三三两两的成群结队,直奔东市英雄楼。
随着鼓声响起,望朝正式散朝,时间便已到午时,承天门外的观众已经陆续散去。
望朝之上刚刚强调国事艰辛,一切从简,高冲等人自然也不好胡吃海喝,并没有山珍海味,二十余人,基本全是秦王府旧人,在英雄楼小聚一番便各自回府。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