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故人相逢(二)(2/2)
看着两人往外走去的背影,丫鬟珠儿忍不住惊叹道:“这文家公子看着人高马大的,倒比咱们世子爷和大爷还壮实,1看就是练武的人,打起仗来肯定了不得。”
何姝被她的话逗得笑了起来:“傻丫头,武功好坏,可不是看谁更壮,谁就更厉害的。我两位哥哥练的都是内家功夫,是不1样的。”
珠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
晚间,何沐阳得知文宏回了京都,便问:“怎么也不留他在家里住几天?”
“他回武馆住了,说是师父管得紧,走不开。”常晞笑道:“反正过几日你休沐,到时候再邀他聚1聚,也是1样。”
何沐阳想了想,也好。
自己也有些日子没见过柳如云了,索性找他们两个1起,出去吃顿便饭。
问了问常晞的身子,何沐阳就穿上衣服去了外书房见幕僚。
骊珠端了茶进来,正好跟何沐阳擦身而过。看着他的背影,骊珠脸上浮现出浓浓的担忧之色。
世子爷最近怎么这么忙?
每天天不亮就进宫当差,戌时才回来,晚上匆匆吃口饭,歇半个时辰,又要赶去外院······天天这么熬着,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啊······
她看见常晞呆呆地坐在那里不说话,就把燕窝粥放到常晞的面前,犹豫了半晌,还是道:“您看,要不要劝劝世子爷······”
常晞轻轻摇了摇头。
虽然何沐阳没有跟她提起,可皇帝要大改祖制,收回皇田,削减宗亲用度1事,满京都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
何家虽然不属于皇室宗亲,可也是仅次于宗亲的勋爵之家,现在外头人心惴惴,生怕皇帝先拿宗亲们开了刀,之后就要来找勋爵之家的麻烦了。因此每天往来宣平伯府上的人络绎不绝,有打听宫中消息的,有过来探宣平伯的口风的,也有抱怨吐苦水的······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何栎辉的心里也拿不定主意,更不耐烦应付那么多人,因此寻了个由头,直接避去了京郊。
正主不在,何沐阳是世子,又是何家唯11个在宫里当差的,自然成为了被众人探问的目标,幸而他有差事,不在家的时候多,即使偶尔在家,他1向面冷话少,众人都知道他的脾性,也不敢过分逼问。
于是常晞就成了另1个目标。
经常会有人带着补品过来看望她,可话里话外都透着想打探消息的意思。
何沐阳不愿意她孕中操心,什么也没有跟她说,她当然也是1问3不知,来找的人发现什么也问不出来,这才渐渐的歇了心,饶是如此,隔3岔5的还是会有人上门。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宗亲被这1刀切中了命脉,群情激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可是,谁也不能说皇帝做得不对。
按照祖制,亲王的年俸有1万石,郡王的年俸两千石,除了直系宗亲,宗亲的子孙后代全都有丰厚的俸禄可享,1直到第8代孙子,还能领到每年200石的俸禄,堪称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不仅如此,各路宗亲王室均有大大小小的封地,这些封地全是大片的良田,却既不纳税、也不缴粮,光这1项,每年就能赚1大把银子,更不要说还有夏天的冰补、冬天的炭补、修建宅院时可领的圆屋银子、日常用的布匹、油烛等杂7杂8的各项供养······
可以说,这些宗亲们过的日子,是全天下最滋润的。
相比之下,百官的俸禄和百姓的收入就少得可怜了。
1个正1品的大员,每年只有不到1千石的俸禄,而从7品的知县,每年就只有不到1百石,百姓就更不必说了。
从前风调雨顺,5谷丰登的时候,倒还供养得起这些皇室宗亲,可如今连年灾情不断,税收锐减,朝廷立刻就不堪重负了。
因此改祖制1事,宫里是势在必行。
兹事体大,皇帝禀风雷之势而下,这把火最后会烧到谁的身上,谁也说不准。1个应对不当,就可能招来灭门之祸······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不能去劝何沐阳早点休息。
毕竟他是在为全家遮风挡雨,明明知道他不能歇也不敢歇,却还要假装关心的去劝他歇,那不过是惺惺作态而已。
常晞想了想,吩咐骊珠道:“外头的参茶快喝完了,我记得库里还剩两棵白参,都找出来吧,做成参片,给世子爷送过去。”
骊珠连忙屈膝应是。
屋里的灯已经熄了,换上寝衣的常晞独自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她索性坐了起来,望着面前银红色的葛布帐子,细细回想着前世发生的事。
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从前的记忆就像1道道模模糊糊的影子,她越是细想,就越是什么也抓不住。
更何况,前世的她见识有限,只知道把目光盯在家宅之事上,对外间的风波诡谲本就不太留心,现在想从那些0星的记忆中找出什么蛛丝马迹,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