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奚富贵留意买酒客 王正阳…(1/2)
王正阳赶到老高处,来报信的是奚富贵。
那日,王正阳与老高1起去平阳城内的酒铺转,在鼓楼东1家酒铺,摆的全是陕西来的货,光西凤酒就有好几种。
想起自风陵渡回来时,张德柱马背上给挂了两坛西凤酒带上,王正阳自然给高老爷喝了。高老爷见多识广,是吃喝过好东西的人,连夸好酒。
便问店家上等的多少银1坛。此店掌柜正是奚富贵,1看来的两人都是官老爷,想拢个持久的主顾。这些人最先吃喝的东西,多会在酒楼慢慢火起来,便道:
“2位爷是讲究人,这酒配得上。若自饮的话小店保本给,最好的陈年西凤3两1坛,这个等级,小的只1年前喝过1回,至今记得味道。”
说着,掀了下1个酒坛上的封盖,顿时店里弥漫着浓浓的酱香。
王正阳对老高道:“我自风陵渡过时,长辈送过两坛,岳父尝后大加称赞。今日碰上,晚辈送高叔1坛。”
老高:“自你回平阳,还未给你接过风。若送我酒,便要赏光随我去酒楼,否则酒我是不能收的。”
奚富贵听着耳熟,便问:“此酒出自凤翔府,能喝到此酒的多为走西安的商旅。在我们这店铺之前,也就在风陵渡能有。请问官爷,风陵渡送酒的是何人?”
王正阳:“户房常驻风陵渡的至交长辈。”
奚富贵:“那官爷当识得我德柱兄了。”
王正阳:“自然是。”
奚富贵:“官爷可知我耀祖兄长?”
王正阳笑了,“听掌柜之意倒是很熟悉了?”
奚富贵:“这酒铺就是我耀祖兄长操办起来的,他常驻西安,你看这店里,都是那边来的货。”
王正阳心里1热,没想到在此又遇到耀祖姑父的熟人。躬身施礼:“晚辈王正阳,敢问长辈尊姓大名。”
莫耀祖专门回来寻过王正阳,奚富贵自然是牢记在心。1听上前抓住手道:
“爷啊,天上掉下来的。你姑父回来寻了你2十多天没结果,没睡过几个完整觉哩。”
张德柱、高老爷都对王正阳说过这事,此时再听,心里还是酸酸的、暖暖的。
奚富贵接着道:“我是奚富贵,1直随耀祖兄做生意,这酒铺与你自己的无2,此后喝酒便来取,无需银子。”
王正阳在风陵渡停留时,听张德柱念叨过赵贵、奚富贵两人,又是姑父1伙的,便直说:
“富贵叔,既是1家人,我直言相告,我与高指挥正在查1个朝廷要犯,也是咱们的仇家,眼下他藏匿了。若有人来买成批的好酒千万留心,设法套1套他的来处,说不定能寻到这厮。”
奚富贵好说歹说要留2人喝酒,哪里留得住。最后王正阳道:
“富贵叔,自此1家人,若有急事可到守备府找我,寻我不到,也可到刑捕司找高爷去。”说完让手下进来拎了1坛酒。
别了奚富贵,跟老高去了鸿来酒楼。
老高看着心道:这个娃爹娘没得早,没想到命却这般好,时时有人疼,处处有人帮。心里感慨着,嘴里与王正阳说着宫善业的案子。
这回,奚富贵是来报知,霍州有1个酒铺掌柜,亲自来平阳城进西凤酒,1下要2十几坛上等的。
若说2十几坛也不算多,但1般都是便宜的要得多,中等次之,上等要得最少。原因很简单,上等酒3两1坛,1般人喝不起,而这个掌柜却是好酒占多半。
奚富贵白送掌柜1瓶好酒,1番话说下来,原是1个大户派人与他订的。
“我问掌柜,那大户住在何处,掌柜也不知。那大户只说无需送,待些时日自己赶车到酒铺里取。”
老高:“你可知那酒铺的底细?”
奚富贵呲牙乐道:“我刚从棉布店到这边时日不长,路数不是太熟,只知他是霍州衙门西街的余记酒铺掌柜。”
奚富贵走后,老高道:“守备大人,这余记掌柜刚走不久,若派人去他酒铺外守着,就能看清这大户究竟是何人。”
王正阳:“高叔所言极是。我们的人骑马,不会落在后头,况那买酒人未必紧着去取。”
老高带着探询的笑意,“我派两个弟兄去?”
王正阳:“高叔的人去吧。我的人抡刀使枪行,哪做得了这种耍机灵的勾当。这厮是朝廷要犯,若拿住了,高叔也立了大功。”
老高道:“只要能帮守备大人把这厮拿了,我刑捕司绝不含糊。”
转眼2月,汾河两岸的冰雪已融尽,汾河水如镜般映着片片天蓝。
桃、杏、李也努了串串花苞,就等着1夜春风吹,便满树绽放。
车知府自太原都指挥衙门请来了兵马佥事1干官员,浩浩荡荡赴平阳府城南卫检阅民兵操练。
只见3千民兵列队整齐,在令台大旗指挥下,整齐划1地挥刀舞枪。左蹚步开门劈刀,右蹚步关门点刺,又做着左劈、上劈、右劈的变化,进退有矩,刀劈枪刺伴随着杀声如雷。
布政司来的官员里有上过阵的,连连称赞这个操法实用。
再看1百名弓箭手,2十人15轮番上前齐射,百步之外的1长排草靶,不1会儿就变成了刺猬。
本来,1干人就是来叫好的,此时齐口赞扬,后方民兵能操练如斯,前方边关无忧矣。
车知府大喜。布政司官员走后,招集议事,对王正阳及守备府上下大加褒奖,并命守备府全体将士轮流放假3日以示奖励。
王正阳可以松口气了,布排好守城、守营的值更,匆匆赶回家。跟高老爷夫妇和春花说,趁此假期将荷儿接回,此后便全家1起过日子了。
高老爷、大太太听了,便开始着手准备拜堂的事宜,不能让春花的房总空着。
第2日1早,王正阳带着两个随从跃马扬鞭,过了汾河渡口,往姑射山奔去。
距山脚还有十几里,却见汩汩泉水泛着蒸腾的水汽,或成涧、或成渠流入田地间。大片的土地、田埂上泛着点点片片的绿,泉水流淌进田地,泛着白光,1望无垠地南北铺展出去。
王正阳想起背着荷儿到处走,看杏花的情景,也不知这1年来,荷儿在庵里怎么样。想来病已被老尼姑治好了。
去年春天,王正阳走后,荷儿便在师父的指点下,每日跟着诵经拜佛。
功课作罢,师父在1口大锅里放进1堆草药,让荷儿自己煮沸,待温热时人脱光了泡进去,锅底架着木板,人坐在上面。
药汤快凉时,外面的小尼姑便往锅下添1根柴小火烧着,这样慢慢烧热到人快受不了便出来。别的尼姑便进去接着煮,两个月后,不仅不再浑身酸痛、怕风,皮肤也变得紧致细腻。
荷儿日日天不亮便起来,跟着尼姑们磕磕绊绊地诵完经,内心会1片祥和、安宁,她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及笄前,每1日,都如早晨树上的小鸟儿。
渐渐不再因赵俭的离去哀伤,不再夜里想念王正阳的拥抱,整日神清气爽,走路带着清风。
只是月事没来,她以为是每日药浴的原因,也没在意。在锅里煮了近百日,师父说差不多了,勿煮过了,自此体内阴寒去了根儿,再受风寒反而不易。
荷儿的肚子有1点儿鼓了,想起3个月不来月事,忙让师父给看。师父看了看前面、又看了看腰,把了把脉,叹了口气道:
“本想引你进了山门,却是尘缘未尽。你重新蓄发吧,暂且仍与众尼1同起居诵经,只是不要做用猛力的事情了。”
荷儿虽生第1个娃时才十几岁,毕竟有过经验,自己怀上正阳的娃了,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事。
与赵俭十几年都没动静,与王正阳才3日便有了。
她有些遗憾,以后不能再与众师兄诵经了,但更多的是喜悦。正阳来接她时,看见自己的娃会多高兴。
瓦窑头的老穆把王正阳离开时的嘱托当成了大事,半个月来龙庵1回。
他家本来就种菜,来时筐里背些菜,便说受人之托来看望荷儿,顺便给庵里送点儿供养。
荷儿听说是王正阳所托,也就当亲近的人,3言两语便知,原来是正阳打短工的那家人。让人家如此1趟趟地来,还带着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道:
“大叔,我在这里师父、师兄待我都挺好,不必总往这里耽搁。”
老穆道:“我既答应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必是按时来,直到他回来为止。”
庵里都是尼姑,老穆觉得自己1个老汉总来有些不妥,每次便带了女儿1起来。
老穆听王正阳讲荷儿是他家眷,渐渐看出荷儿略比王正阳大些,有些纳闷,便打问:
“闺女,王正阳是你何人?”
荷儿自是定了心,道:“他是我夫,忙完差事便来接我回去。”
老穆想起王正阳说,1房妻室在幽静处治病,想来就是这个了。
1看这个尼姑打扮的女子确实长得俊,再看自己闺女也长得不赖,看起来像是姐儿俩1样,心道:我闺女也配得上他,父女如此待他媳妇,当不至于被嫌弃。
老穆的闺女海棠原本整日在家圈着,爹让她跟着1月两回,来庵里见荷儿,便如小鸟出笼1般,将自己收拾得利落,还施了点儿脂粉。
老穆:“我们是去庵里,又不是去赶集,涂脂抹粉做甚。”
老伴儿替闺女辩道:“你难道让闺女邋邋遢遢出门便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