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光下的平阳府 > 第九十八章 姜桂枝坟前思亡母 王正阳蒙…

第九十八章 姜桂枝坟前思亡母 王正阳蒙…(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一个明星,搞点副业很合理吧?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 凡骨 开局无敌,打造万古巨城 七零之炮灰女配的海岛甜宠日常 快穿之好孕皇后 睁开眼:上门老婆要饿死 十日终焉 抄家前,医妃搬空敌人库房去逃荒 高手下山,我有九个无敌师父!

这1天,姜桂枝收拾清楚炕上地下、锅碗灶台,橘红的日光已落到西墙头上。

阳儿未上学之前,丈夫到衙门应差,院儿里就剩下他娘儿俩,晚上则是3人。

丈夫这么多年,没对她瞪过1次眼,没大声喊过1句话。

丈夫、儿子和眼前的院儿就是她的1切。

每1个馒头、每1条儿咸菜、每1把柴、每1铲煤,她都算计好。

夏天,这里是平阳城内外最凉快的地方,风吹树叶的声音能唰唰地响1夜。冬天屋里几把柴烧不暖,3口人挤得紧些。

如此十多年,3口儿人没挨过饿,没受过冻。

她的日子就如院墙角那棵草,经不起大风雨,却长在背风处,被早晨的阳光暖暖地照着。

义学先生这两日要考背书,儿子太阳快落的时候才回。日子是如此安静,她开始乱想起来。

自第1个丈夫家遭了水灾,她没想到还会过上这样舒心的日子。

若是老娘那时熬过来,或者早几天遇到丈夫,哪怕和她这样安宁无忧的过1天,老人家也会是笑着走。

还有遇到了干爹、干娘这样的好人……。姜桂枝的心里对平阳城充满了感激。

她想把这些都告诉老娘。

从柜子顶上抽了几支香,带了十来个铜钱和火镰,挎了个篮子。从东外城买了几块糕饼,出南门沿护城河慢慢走。

没有1丝风儿,护城河两边的柳枝长长地垂到水面,没有雨的时候,城墙根儿的土路被踩得光洁坚实,两旁的野草、野花没过了膝盖。

家在东外城附近的半大小子们,结伙编柳帽、折野花、打水漂儿地闲游。

向南拐,看见路边的脚店,想着返回时再去看望干爹娘。

大路两边茂密的杨柳遮住了远处的村庄。

她每次给娘上坟都是丈夫带着,来过十来回。

这回自个儿走,才发觉道边的岔路都差不多,百十来步便有1条。

估摸着差不多了,拐上1条往左的路,两边是满眼的庄稼,她记得娘的坟是在1片荒芜之地,肯定是错了。

拐回来再往前走,遇到1个背篓的老农,大着胆子问:“大伯,城南有1片荒坟,如何寻到?”

老农看了眼她臂弯里的篮子,“再往前走两个路口,树上有喜鹊窝的那条便是。”

姜桂枝急急地走着,此时她就像回娘家1般。

眼前是高矮的芦苇、荒草,脚下的小路有残破的纸钱。

绕来绕去,左右观望片刻,终于看见了娘的坟,和周围的相比还算修得整齐,长着1拃长的杂草,坟前摆着1块石板。

石板后插着1块小石碑,那是丈夫请石匠刻的,她认得那个姜字。

喊了声:“娘,桂枝来看你了”,便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想起还没燃香,忙把几块糕点摆上石板,点燃了3柱香插在坟上。

跪在坟前,把娘闭眼后的事情1件件、1桩桩慢慢道来,“娘,你若晚闭眼两不定就会赶上阳儿他爹路过,跟我们1起过几天安生日子……。”

说1阵,哭1阵,香都燃尽了也止不住。

恍惚中似乎听到王进福的声音:“妹,你哭坏了身子,我和阳儿咋办?”

抬头瞅瞅日头已近正午,便道:“闺女还要去看干爹娘,再回家给进福和阳儿做饭,等过年我们3口儿1起来看你。”

磕了仨头,抽泣着起身,匆匆往回返。

姜桂枝进了脚店已过正午,直接奔客堂。袁大叔刚吃完饭,正在桌后打盹。

喊了声“爹”,道了个福,“关锁呢?大晌午的,爹去歇会儿,我在这里守着。”

刚开始1两年,她和王进福还喊着干爹、干娘,不知什么时候,把“干”字去掉了。

袁大叔朦胧着眼笑,说话已开始漏风,“我让关锁背柴去了。你跟你娘1起躺着去吧,要不就跟你妹去,我哪里都能眯会儿。”

眯眼看看门外,恍然道:“你还没吃午饭,馒头还没凉透哩,有白菜豆腐。”

袁玉环听到动静出了西屋,忙道:“大嫂,咋晌午赶来,有事哩?”

姜桂枝:“没事。阳儿今儿晌午在义学里,他爹也不回,便想起去给老娘上个坟,平素只大年初21回,有些怠慢。回来顺路看看爹娘。娃睡着哩?”

袁玉环:“除了吃,便是睡。”

给姜桂枝端来俩馒头和1碗白菜豆腐。

看着她吃,“大嫂,你自己跑那荒坟滩,从店门前过,如何不喊上我作个伴儿,你1人不害怕?”

姜桂枝红着眼泡笑道:“自个儿的老娘,不觉得怕。”

袁玉环道:“大嫂,我和你不1样,我自个儿便不敢到秀才坟前去,得罗锅儿陪着,才敢去烧回纸。”

吃完饭,玉环的儿子醒了,姜桂枝去逗了会儿。

估摸袁大婶醒了,进去问安,“娘,我今儿去给老娘上坟,没给2老带什么,过几日我让进福来看望。”

袁大婶道:“你今儿住这里吧,让关锁去喊他们爷儿俩晚间也过来。”

玉环笑道:“娘整天念叨全家人都来这里住,就想天天眼里看着。”

3人说了会儿话,看关锁1身土回来。让关锁把外面的单衣脱下给洗了,姜桂枝才告辞回家。

王正阳这两日考背论语,先生还在南学堂里选了王正阳等几个,以千字文中的“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为题,写2百字文章。

王正阳写得很快,但上茅房的空儿,写好的文章却不见了,边上的几个大同学看着他坏笑。

王正阳知道,为首的那个是先生的亲戚,大他几岁,戴6瓣帽,1身葱绿绸衣,个子南学堂里最高,力气也最大。虽已束了发,识的字还不如王正阳1半多,更不用说写文章。常被先生打手心,鼻涕眼泪地哭。

但先生1不在,他便跋扈起来,王正阳瞧不起他,心里叫他大愣货。

几日前,大愣货将自己的纸胡乱画着败光,伸手便抓过王正阳的要用,被王正阳1把抢回。王正阳让他看着,把自己的纸数了1遍。

王正阳猜,自己写的文章不见了,定是他使得坏。

先生让交文章,王正阳说丢了,却将自己写得2百字给先生背了1遍,先生很是夸奖。

谁知王正阳没罢休,过去将大愣货的书包抢过,从中翻出自己被揉成1团的文章,找先生告了状。

先生是真生气了,将那大愣货当堂打了十下手心,任他鬼哭狼嚎,仍罚他到圣人像前跪了1前晌。

自此,大愣货每天见王正阳都是恶狠狠的眼神。

不过王正阳也没在意,拿定主意,若他再使坏,便再告先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