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光下的平阳府 > 第八十七章 郑天野蒲州传佳音 张德柱初…

第八十七章 郑天野蒲州传佳音 张德柱初…(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一个明星,搞点副业很合理吧?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 凡骨 开局无敌,打造万古巨城 七零之炮灰女配的海岛甜宠日常 快穿之好孕皇后 睁开眼:上门老婆要饿死 十日终焉 抄家前,医妃搬空敌人库房去逃荒 高手下山,我有九个无敌师父!

东外城的课税由巡检司全揽了,他与莫耀祖因地面熟,给各路客商排个位置,领着他们办税讫,维持1下交易次序等等。

莫耀祖在北关交易的都是牲口和大笔的货物,为官府收的银子多,得奖赏也多些。有客商为了早拿到税票,悄悄给1分两分的。

而张德柱在南关,过银子多的是饭馆、酒楼、旅店、戏户这些,都有官家或街面上的人罩着,每月交多少课银、什么时候交都与他无关。

他名义上是巡查各家的生意状况并告知税吏,实际也没人听他的,商家也没把他当回事。

每月7、8钱的伙食银子,他要省着吃,其它1文不花,能剩3钱,1年能剩3两6。

要是本分的人或许也就认了,但张德柱不是这种人。

他认为自己是天生就有银子花的人,这些年虽没攒下什么,但东外城娼门、酒楼的老板是知道有他这1号的。

第1个月,他掂着手里省吃俭用剩的3钱银子。

心说:这连去富乐院好好喝杯茶都不够,看看身上的旧绸衣,已经多处跳线起边儿。

再这么下去我就完了,得想办法变1变。

他心里暗暗着急,却是1时没出路。

张德柱刚出狱时,欠着狱讼的十两罚银,干的是以役顶债的差。

1算1年到头,连口酒都不能喝,如此过3年才能还完,1时死的心都有。

莫耀祖和张德柱都是东外城牙行的老人儿,又都1起倒过霉,有些惺惺相惜。

见张德柱被困住动弹不得,自己与户房小吏们熟,又通过赵俭与刑房讲了人情,改为每月扣张德柱1钱,这样张德柱每月能剩两3钱。

莫耀祖成家时,张德柱感念他的帮忙,拿出了全部家底,1两银子作贺仪。

莫耀祖请了他1顿酒肉,退回他9钱。

1来知道他日子难,2来张德柱好嫖,莫耀祖不想欠他的人情。

张德柱眼见着莫耀祖先租、后买,在北关最南角开了店铺,慢慢地经营起棉纱,手里不缺银子,还娶了个好媳妇,心里不免有些妒忌。

1个出身苦寒的罗锅儿,自己在东外城叱咤风云的时候,他还在跟着胡海的弟兄跑龙套,拾人家点剩落儿。

仗着会见风使舵,告发了胡海1伙,被官府委任了个实惠1点儿的活,没想到时来运转,反倒是自己落魄到过1日算1日。

又1想,人生无常,谁知道胡海那么快会掉脑袋,既然无常,说不定哪1日,自己也会东山再起。

他先是去找莫耀祖,“兄弟,你得拉哥1把。”

莫耀祖问:“张兄,我如何帮得到你?”

张德柱:“你赊我些棉花,我把店开南面去,不与你抢生意。”

莫耀祖苦笑道:“张兄,不是兄弟驳你面子,我这棉花自个儿的身家都放进去了,还有不少是生意朋友信赖,先放这里,大笔的银子我都还欠着,如何能赊与你。”

其实张德柱说完,心里也笑话自己:哪有自个儿这样,求别人断了财路来帮自己。

红着脸道:“算我没讲,也是实在过不下去了。”

莫耀祖:“张兄,既然你信我,我也把你当朋友。要我看,你在南关开个瓷器店,倒是能有些生意。你看酒楼、饭馆、旅店,平时1番红火模样,看着像赚银子,却是常两、3年便换个主人,杯盏盘碗往往也全换成新的。加上0碎生意,多少也能赚些,何必大家都挤在这棉花、棉纱1条道上。”

张德柱:“我连租店的银子都没有,如何开得店。”

莫耀祖:“我要是你,就把老宅卖掉,换个临街的铺面。莫以我所说为据,何去何从得你自已拿主意。”

张德柱:“爹娘的祖产,有些舍不得哩,我再想想。”

自莫耀祖店里出来,张德柱茫然地回南关。

心道:“莫非被这几钱银子困死在东外城?”

过了几天,他又求莫耀祖担保,从东关各处赊出1些小物件儿,诸如针头线脑儿、牛角梳子、挖耳勺、白铜牙签儿、银镊子、锅铲、勺、菜刀之类,凑了1担。

1天早上,梳洗打扮利落,虽穿得破旧些,但总得有点模样,人们才愿往你跟前转着看货。

过武义门、再穿过古楼,到西关的1个集市上。

集市在城隍庙与戏台之间,城西1带的人嫌东外城远,就近买些日用杂物。

有摊子大些的靠墙根儿阴凉处,有的则占了庙前几棵大榆树下,张德柱则在戏台下选了块空地,担子放下,家什儿摆开,等着人来看。

他本是行市上混大的,倒也在行,扯开嗓子喊:“卖——针头线脑儿,梳子耳勺,牙签儿镊儿锅铲菜刀——!”

这些东西都是家里日常用的,也多是小媳妇、老太太的过来挑挑看看。

1个耳勺赚1厘,菜刀这样的算是大件儿,轻易也卖不出去1把。

1天下来赚了3分银子,相当于官家给自己的柴米了。

1天后半晌,天有些闷热,忽然1阵疾风,把庙前的空地吹得尘土飞扬,树叶乱飞。

1团黑云从高高的庙脊后涌出,瞬时布满半个天空,没等人们收拾好眼前的家什儿,雨点已扑扑地打下来。

张德柱紧挨着戏台,慌忙把担子搬上去避雨。

台下的人也纷纷往庙的廊檐下、榆树下躲,离戏台近的也都拥到台上。

1股浓浓的脂粉味从张德柱身后袭来,不由扭头看。

3个年轻女子正聚在屏风旁,看着戏台下面雨点唰唰落下,那份宁静和淡然不是1般百姓能有的。

个子高挑、年龄稍大些的粉白如花,两个矮些的1个大眼睛、瓜子脸,另1个小鼻子、小嘴儿。

张德柱认得,3人身上穿的是十多两银子1匹的杭缎。

他看得1愣,那高个儿的简直与画中人1模1样,自己最喜欢的,却是大眼睛的那个长相。

3个女子被他瞅得脸1红,自顾低了头。

张德柱心往回1收,自个儿1年不吃不喝都赚不下人家1身衣裳,看什么看,做生意才是正经事。

便吆喝道:“各位,台下落雨,不妨台上看看我的货,有顺眼的拿1两件,都是小物件儿,几厘、1分的便能拿走。”

这1喊,果然过来几个老少女子。

那个1身蓝缎小鼻子、小嘴儿的过来,拿起把牛角梳子递给高个儿女子看,那穿绿缎子大眼睛的拿起个挖耳勺。

张德柱:“小姐,这个5厘1根。”

她转身递给高个儿女子,低声道:“太太,这银物件怎的如此便宜。”

高个儿女子道:“这分明是白铜,哪里是银。”

说得大眼睛女子脸1红,放了回去。

高个儿女子道:“燕儿还没有自己的随身物件儿,想着给你订套好的,总也不得机会,你有看上眼的不妨先挑几样。”

大眼睛说了句‘谢太太’,便过来专心地挑起来。

张德柱给捡了4样,说共4分银子,大眼睛说:“怎如此贵,这个物件我不要”,她指着镊子道。

张德柱:“小姐姐,街上买卖,少不了要碰细碎银子,有了镊子方便,小姐姐也到了使用的年纪。”

小鼻子递过来2两银子,“我们没带戥子,你剪吧,镊子不要。”

张德柱接过2两银子,他做交易多年,用剪子剪了1个边儿,用戥子1称,正好3分。

道:“梳子2分、耳勺、牙签儿各5厘,共3分银子,镊子算我送给这位小姐姐。”

小鼻子刚要接,高个儿的女子道:“小翠、燕儿,我们不要别人的东西,方才说只是买几样,以后会给你订做银的。”

雨来的疾,去得也快,不1会儿雨停天晴,人们从戏台上散去。

3个女子也从后台下台阶走了。

张德柱呆呆地看着3人的背影,那大眼睛女子悄悄回头,眼角望了张德柱1下,慌乱地走了。

张德柱望着天空,大团银白的云朵上沾着几缕污迹,云团之间,露出1片片蔚蓝。

心里1声长叹,“我张德柱可有昂头走路,腰袋装满银子的那1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