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整军(二)(1/2)
“再说说军队将官选拔之法!”
“军中选举将官,不同于朝廷策试选士之法,仅由将校视其战功、勇略而定。倘若承平之时,海内无事,朝廷将何以选拔将才?”
齐枫声若洪钟,直接指出他所见到的弊端:“倘若将校无德,任意荐举私人、勾结势力,或因贿赂而进庸才,朝廷选将之法将不存矣!”
他这1番话掷地有声,众人听后沉吟不语,难得的没有像刚才那样立即给出解决的答案。
去年两位皇子发起的那场叛乱还历历在目,京城留守的十万上直卫,居然全都跟随着高级将领们叛乱了。
这其中除了调兵制度的不合理,需要进行改革之外,也不得不说,是军队中军官的选拔制度是失败的。
尤其是中层军官,他们是朝廷控制军队的关键,但是这些人在之前的叛乱中居然也全都跟随着他们依附的统领叛乱了。
军队中下层将校的提拔虽然从规矩来说要听从太尉府的安排,但太尉府并不能细致入微的了解每支军队的具体情况,所以大部分都是参考1军主将的推荐,几乎是主将荐举的理由足够充分、所举荐的人背景够硬,所举荐赏赐升迁的都会得到准许。
如今大战刚刚平息,齐枫所倚重的王洪、薛青山、孙礼、萧言等人并不是会徇私枉法的人。他们上任以后,到目前为止,军中将校的提拔选举制度还处于良好的态势,可若是到了以后,军制败坏,又该怎么解决?
齐枫很清楚,把希望寄托于个人的道德品质上,这是最愚蠢的行为。
齐枫微微挪了挪身子,双手放在膝上,十分客气的问道:
“不知以太尉之见,此事该当如何?”
“臣以为,军队司马以下,可由军队主将确定,并将名册呈报朝廷以备询。军司马以上,偏将以下,则报于太尉,严加考校,凡有所举,必有应查。”
王洪低头看着眼前的桌案,沉声说道:
“至于偏将以上,则由陛下裁夺。”
这其实只是将提拔制度进1步细化,还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齐枫虽有些不甚满意,但也不能对王洪太过苛求。
毕竟如果他要是问崔健,给出的解决方式肯定就是大规模的裁兵,兵没了、将没了,自然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见王洪说完了话,齐枫这才开口说道:
“办法虽好,但不能治本。”
“臣愚钝……”
王洪脸色微变,双手往下1拜。
“起来吧。”
齐枫云淡风轻的伸手搭住了王洪,将对方扶起,顺手拍了拍对方的肩:
“做官,就像是爬山,官做得越大,爬的也就越高,离地面也就越远。在山脚的时候,尚且能听到民间的疾苦,可到了山腰、乃至于顶,可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看着众人所有所思的神情,齐枫接着说道:
“你我身在庙堂、高高在上,这些事情都不好管,也管不好。所以要防微杜渐,病根既在军旅,自然要从军旅上想办法……”
“陛下是说……”
王洪揣摩着齐枫的心思,试探性的说道:
“监军?”
监军之事大乾早已有之,不过历任帝王信任的监军也不1样,太祖之时以宗室监军,太宗时曾以文官监军,武帝时曾以宦官监军,效果不1。
“监军自然要设立,但只设于统领之侧,而且只有特诏才会设立。”
齐枫知道监军制度有太多的弊端,对这件事看的十分慎重,他说道:
“各军统领,有监军从旁监理,凡举荐将官、报捷录功等疏,1定要从旁附名。”
王洪微微颔首,似乎明白了齐枫的意思。
只听齐枫接着说道:
“而偏将以下,虽不设监军,但由朝廷派遣文吏,于军中每夜教习士卒,读书识字,同时培养忠君爱国之心?”
按照齐枫的想法,这些教习文吏就是大乾版的“指导员”,1年1换,与领兵者牵扯不深,让他们在1旁监管、附名,的确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军中出现山头的问题,而且让这些人教士卒们学习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源头上解决叛乱问题。
“陛下睿鉴,臣不胜服膺之至。”
众臣对齐枫心悦诚服的说道。
在场之人都是人精,自然能想到这样做的好处,有了这些深入军队的文吏,以后军队叛乱确实更不容易发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