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民风淳朴(2/2)
大冷的天,一碗热汤,一碗稠粥下肚,填饱了胃,也温暖了人心。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修路的村民不约而同地称周家的人为大善人。
王家庄的人听说后,打心眼里高兴,随即把村里建学堂,修路,收菜这些事通通一说,换来别的村子里的人更多羡慕的眼光。
王长喜把分汤的事交给同村的一个村民,自己小跑到马车旁:“两位老爷是要找周二哥吗?”
“嗯,没错,我们头一回去,不清楚路,劳烦大哥指条路。”宋县令语气亲和,夹杂着些许迫不及待。
他去王家庄不仅是想看看增产后的红薯,几个月前孟奎那小子就说,清荷妹子一家在村里建了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有书念。
前头还说在村里修了路,如今村子里大变样,和别的村子都不同,他听得心痒,早就想一看究竟。
他想看看,一个普通的村子,能变得多与众不同。
“正好我要回村,我在前头给两位老爷带路,去王家庄的路很好认,顺着这条新修的石子路一路走就到了。”
王长喜如今是周家作坊送货的队长,每个月都要往府城跑一趟,长了不少见识。
他见宋县令的马车和穿着不差,以为他们是来周家谈生意的,为了不得罪人,语气间颇为恭敬。
马车一路行至王家庄,从进了村子起,宋县令便在观察整个村子。
村里的房屋和别的村子并无太大差
别,并不都是青砖灰瓦房,黄土建的土房不在少数。
有差别的,是那条又宽敞又平坦的石板路,还有路上村民们的笑脸。
怎么说呢,王家庄村民脸上笑,带着一股感染力,是那种对未来充满期待,充满向往的笑容。
宋县令心中动容,百姓安居乐业,心怀希望,不就是人人期盼的太平盛世吗?
若是整个平阳县皆能如此,那该多好啊!
一旁的苗不离比宋县令更激动,从进了村子,不停在发出阵阵惊呼声。
村子里难得有马车,但凡有马车来,大伙都知道是去周家的。
路上有人问马车里是什么人,王长喜就说是去周家谈生意的。
谈生意好啊,周家生意多,村里人才能挣钱,别的不说,光卖菜就能挣不少,要是生意再多些,多建两间作坊,多招点人做工,就更好了。
于是,到清荷家这一段路上,不停地有村民打着胆子跟宋县令和苗不离说话,俩人收获了村民们一箩筐的吉祥话。
所谓民淳俗厚,抱素怀朴大抵就是如此吧。
周家二房的院子里,清荷正和金婆婆在厨房捣鼓自家中午要吃的腊八粥。
给工人们喝的腊八粥是她家出的东西,王有富分给了几家妇人,叫她们帮着煮的。
一百多个人的粥,一家人哪里煮得过来。
“大丫头,你咋想起来要吃腊八粥了,往年你和清文最是麻烦,都不爱腊八粥的的豆子,吃腊八粥不吃豆子,那咋吃,后
面你娘干脆就不煮了。”李氏听到大孙女说要吃腊八粥,觉得挺奇怪的。
“奶奶,今天这个粥不一样,你待会试试就知道了。”原身也不爱吃豆子,这个毛病倒是和前世的她一样。
不过她今天要煮的,不是有好几种豆子的甜口腊八粥,而是咸口的腊八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