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微末农官(1/2)
王有富挖完自己家的红薯,特意将翻过薯藤的红薯与没翻薯藤的红薯,分成两堆存放。
细细比较了两者的大小,在心里默默算了算,得出了与周家差不离的数字。
翻过薯藤的红薯产量果真惊人,几乎是成倍的增长。
王有富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趟子从院子里冲进屋,张氏抹下手中红薯的泥块,被自家老头子的样子唬了一跳。
这死老头子,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纪了,跑这么快,也不怕摔着。
王有富进了屋,拿出笔墨,洋洋洒洒写下此事,隔天自己进了县城,将信交到了县衙。
按说送信这等事,不用王有富自己去,但他有他自己的考量,农耕之事,事关重大,交给别人,他不放心。
且他与县令之间,还隔着里正,县丞这些人,难保这些人中没有截胡的。
他听说宋县令是陆虎子的好友,这事是陆虎子岳家发现的,想来宋县令不会贪他们的功。
孟奎和张奎都在县衙,知道是王家庄的村长找县令大人,立刻就去通传了,没让王有富多等。
进了县衙,孟奎给王有富上了茶,又陪着他说了会话,直到宋县令进来,他才离开。
王有富不禁感叹,有门路好办事,他一个小村长能在县衙有这样的待遇,也是沾了周家的福气,没有周家的女婿和关系,他这会说不定还在大门口转悠。
片刻后,宋县令进屋来,王有富给他行了礼,而后郑重将藏在怀
中的信交给这个一县父母官。
宋县令接过信,快速看过信中的内容,脸上的表情甚为夸张。
“老村长信中所写当真?”宋县令激动的声音中,暗藏着几丝怀疑。
只是翻翻红薯藤,便能将红薯亩产从一千多斤,提高到三千多斤,这可能吗?
王有富重重点头:“宋大人,此事千真万确,我亲眼见周家挖出的红薯,害怕其中出错,我又将自家挖出的红薯做了对比,才来的县衙。”
宋县令不信,实在是在情理之中,若他自己不是亲眼所见,恐怕也难以相信。
如此重大的事,料想一个小小的村长也不敢故意欺瞒。
宋县令去了怀疑,只剩下满眼希望,若能推广开来,便不会再有被饿死的禹国百姓。
“老村长一路辛苦,今日天色已晚,我让孟奎先带你下去歇息,明日安排马车送老村长回去。”这样大的好事,宋县令迫不及待想递给当权者。
“好,好,多谢宋大人。”
孟奎带走王有富后,宋县令迫不及待写下一封奏折。
为了这封奏折早些到达圣听,他甚至用上了八百里急报。
宋县令的这份急报抵达后,并没有几人在意。
朝中众人纷纷觉得,是宋威这个小县令急于立功,连翻薯藤增产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
宋威之父宋侍郎被同僚的眼光,看得浑身不自在。
心中暗骂宋威不孝,就是离开宋家也不安分,还要连累于他,越发觉得当初把那个不
孝子逐出家是对的,否则要是让他继续待在京中,不知道要惹出多少祸事。
有人只顾自身权势,自然有人关心民生疾苦。
宋县令不仅写了奏折,同时也给好友写了一封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