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风烟望五津(1/2)
走尽天下路,难过新津渡,过了新津渡,耽误十里路。
古谚语道尽了新津渡的艰难,因为这里河网太过密布,过了1渡又渡。
在城东北的3渡水,是这次灾民的渡河点。
时逢冬月枯水季节,今年雨水又比往年偏少,各条河水量都不大。
这就方便了渡河,在金马河和羊马河和西河上直接搭上了浮桥和便桥。
新津以上,习惯叫岷江的正源为金马河,仁义社在这里用舟船竹筏搭了3座浮桥。
张娟随着人流过河,在东岸就简单编了1次组。认识的和本乡本土的或亲友的走在1起
儿子背在背上,手里牵着女儿。听说过了河就能吃饱饭,还听说那里能找到家里的亲人。
来到桥的尽头,带队的说道:“后面的都跟我走,不要乱跑。不好带你们去领吃的。”
说有吃的,人跟得领队更紧。
河滩上尽是1队1队的人,人多而不凌乱。组织工作很到位。
领队举起1个牌子,上面画了个月亮。
“大家看好。我们这个队是月亮队。你们1定要跟着这个牌子走。不要走到别人家的队里面去了,他们也有牌子,看他们那是老虎队,那是玉米队,那是鸡队。如果你们走过去啦。就分开了,如果走散了,1定要给工作人员说你们是月亮队的,就会帮助你找到我们。”
好了现在去吃饭。
河滩上1排排的大锅煮着粥,1排排的蒸笼蒸着馍。
1队1队的工作人员在来往穿梭。
指挥的,协调的,咨询的,后勤的,服务的,医疗的,应急的……
这是救援,同时也是大的协同演练。
张娟在领队的带领下到就餐处。1人1瓢浓浓的米粥再加两个玉米馍?大家围坐在1起吃起来。
张娟和两孩子共领了6个馍,在孩子不舍的眼光下,张娟收起了3个玉米馍,想了想,又将自己的玉米馍掰了1大半收了起来,她要留在关键的时候应急。
这时过来1个女的工作人员。手臂上戴着红十字袖套,"这里有没有走不动的,有的话告诉我们,我们安排担架,要是有生病的,我们大夫来看看。"
远处有些实在走不动的,被扶上了担架。
这1队人生病的多,走不动的还没有。工作人员又给了领队1刀草纸,并告诉大家月事来了或上侧所都能用,沿路有大锅汤和热水。千万不要去喝生冷水,要生病。
细心的关怀,温暖了冰冷的心。
不停有人来询问打听亲人的,见他们都摇摇头,那些人失望地离开。
突然队里有人说道:"那好像是徐3。娟子,你看1下,那像不像你们家徐3。
娟子向那人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1个30岁不到的汉子,举着牌子,带领着他的团队。
那人不是丈夫徐3是谁?
张娟1声尖叫,扑爬跟头向徐3奔去。
河滩人本来就多,声音嘈杂。徐3并没有看见奔来的妻子,直到看到1群人朝这边奔跑过来,才引起他的注意。
1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女人哭喊着跌跌撞撞向自己这边奔来,嘴里喊着徐3,徐3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