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在路上(1/2)
逆流号子促,顺舟斩浪急。
白云犹未动,人已过百里。
沿着来时的水路。
周宁他们所乘的官船简直1日数百里。
速度比逆流时快了何止十倍。
尤其是过了潼关进入了黄河水道。
更是如箭矢1般快速。
为了安全起见。
这1路上他们都尽量待在仓里没有上甲板。
可即便是这样。
周宁也没有感到1丝憋闷。
他1般上午都和关仁城讨论海船的建造事宜。
关仁城是造了1辈子船的大匠。
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是流体力学、伯努利效应、舵效之类的专业术语。
但他却在造船的过程中遇到过这些问题。
现在对照模型和设计图纸。
再加上周宁的讲解,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于是在弄懂了这些技术之后。
他便开始没日没夜的画起了工程建造图纸。
只要船坞建好后。
就能立刻开工铺设龙骨。
至于下午的时间则是教两个道士化学。
而有意思的是,这两个道士居然是双胞胎兄弟。
哥哥的道号叫山灵子,弟弟号风灵子。
不得不说。
叶青山真的是很会推荐人。
虽然这两兄弟都已经3十多岁了,但思维却相当活跃。
除了听周宁的讲解。
其余时间两兄弟都自己呆在仓里看书和资料。
有了科学、完整的理论系统。
再结合这么多年以来,他们在实践中摸索的经验。
两相印证之下。
让他们的化学水平如同现在的大船1样1日千里。
很快就迈进了化学世界的大门。
而在有了基础之后。
他们便可以看着教材和大纲。
在周宁指明的化学大道上越走越远。
而吃过晚饭之后。
周宁则会如同在家1样,按计划抄写着资料。
尤其是科研中心建成之后。
如何将研究员们引入科学的研究体系就是他要操心的事。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
每1样都是无比庞大的学科体系。
尤其是研究员们都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下。
自然不能再拿小学阶段的来应付他们。
于是他便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知识点梳理了出来。
让这些知识点如同珍珠1般被串联起来。
由浅入深的、系统的将1门学科完整的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如此即能大幅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也能让研究员们可以快速的弥补理论上的缺陷。
将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彻底的融会贯通。
夜已深了。
但船上不少舱室还亮着灯光。
两位道长、关大匠都还在伏案呢。
周宁自然也不例外。
李胜男看着书案旁边的竹篓里又堆满了鹅毛笔。
自是心疼不已。
她没有去劝周宁,也知道劝不住。
只能和小岚去厨仓做了1大锅馄饨做夜宵。
虽然周宁只能吃1小碗。
但船上还有这么多人醒着呢。
自然不能让别人眼睁睁的看着你吃吧?
这个馄饨也是周宁教给小小的。
并且也列入了伯府菜学堂的小吃科目录之中。
馄饨皮没什么技术含量。
将面粉用清水和好,醒发3十分钟后。
撒上干粉就可以擀面皮了。
馄饨馅也很简单。
颗粒稍大的鲜肉糜加上姜葱沫、海味粉和食盐拌匀。
包好后下沸水锅煮熟。
碗里放紫菜、香油、虾米、海味粉和盐。
这就是1道鲜美的小吃。
不管是做早餐、正餐还是宵夜。
都是相当合适的。
李胜男自从给周宁做过1顿酒酿粉子后。
就跟着小小学了很多小吃。
为的就是在周宁忙到深夜的时候。
能够亲手给他端上1碗热气腾腾的宵夜。
没过多久李胜男就回来了。
结果还没进舱门。
周宁的鼻子就开始嗅了起来。
“今天吃馄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