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漠北有人才(1/2)
拓跋启悠然自得地跟在喀可什和努卡身后,在帐篷外面搓了搓手,慢吞吞地掀开厚重的帘幕走进屋里。两名带刀侍卫在毡房门外站定,继续守门。
“大人先坐下,我们这就为您生火。”喀可什大声说。
拓跋启盘腿坐在1张羊皮垫子上。努卡将新砍来的柴火放进铁皮炉子里,又将马奶倒入陶制的壶中,放在炉子上烧。
拓跋启示意他们围坐在自己身边——按照规矩,奴仆是不能与主子同坐的。但这里不是大邑,他也不再是什么夏国的太尉,所以拓跋启便不再讲究这些。更何况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地方,每日能陪着他说说话的只有这两个人,拓跋启几乎将他们视为心腹。
喀可什与努卡对拓跋启也极为敬重,虽然身在楼罗,但他们早已死心塌地地跟着拓跋启做事,成了他的人。
“发生了何事?”拓跋启将双手放在暖炉上轻声询问。
“赤都可汗召集了国相、俟力发、达帛干还有其他数十名楼罗王庭最为重要的大臣去了他的大帐。”喀可什将脑袋凑到拓跋启的耳边细声细气地说。
“还有他的胞弟狄拉文也去了。”努卡补充1句,随即拿勺子舀1碗热马奶放在拓跋启面前的木墩上。
“哦?看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拓跋启双手捧着热气腾腾的碗,身上顿时暖和了许多。
“我们打听到了,可汗今日1早收到了夏国皇帝的1封国书。”喀可什将声音压的极低。
“原来如此。”这个消息没有掀起拓跋启心中的1丝波澜,他默默地喝几口热奶,只说出这4个字来。
不知为何,听到这个消息的拓跋启不仅没有开心的感觉,反而感到莫名的忧伤。在他刚到鹿浑海的那天,阿提瓜勒就把他叫去汗帐,趾高气昂地告诉他,已经向夏国送去国书,要求对方向楼罗赔偿1笔巨款,否则就大举发兵南下,踏平中原。
虽然他不知道皇上回复他们的国书中究竟写了什么,但1想到朝廷里那群为皇上“出谋划策”的人,他就感到1阵心惊。
被达帛干俘虏的第1天,他就已经知道了这次楼罗南下入侵柴门郡和雁台州的原因。起初他不肯相信达帛干所说的楼罗使节在夏国的境内被劫杀之事,直至他在汗帐里听到莫那提绘声绘色地讲述麓石山的那场打斗,才终于相信这是真的。
可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是皇上下达的诏令,而且隐约之间,他总觉得此事有大有蹊跷。不论此事真相究竟如何,麓石山这件事都无疑为楼罗侵略夏国提供了1个完美的借口。
至于他们向夏国索要财物,则更是1种明目张胆的勒索。但夏国的朝臣们是怎么看待此事的,他就难以预测了。段林算是1个清醒的人,顾屿虽然迂腐但也不至于向楼罗低头。至于拓跋雍、卢焕还有高思危这些人可就说不准了。
在他看来,拓跋雍就是个浑身上下散发着铜臭味的庸才,只要不伤了他的财路,他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卢焕则是1根墙头草,风往哪儿吹他就往哪儿倒;高思危则心怀鬼胎,1心只会为芙蓉谷高氏谋利。
拓跋启又想到郦商,虽然此人已经没了官职,可他依然将其视为巨大的祸患。在来北方之前没有将郦氏斩草除根是拓跋启最大的遗憾。
“大人,你们的皇帝1定是向可汗提出条件把大人给救回去。”见拓跋启若有所思,喀可什。努卡则默不作声地再为拓跋启添上1杯热马奶。
“努卡,你也是这么觉得吗?”拓跋启知道这个奴仆是个心思缜密之人,想要听听他的见解。
“我不敢说。”努卡眼神躲闪,表情看上去有些不自然。
“大人问你什么你都要说,这是规矩。”喀可什用他粗壮的手臂蹭1下努卡,几乎把瘦弱的同伴蹭倒在地。
“说吧,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拓跋启对着努卡和蔼地笑笑。
“小的只是认为,凡事都不应该太乐观。大人虽说是夏国皇帝的叔叔,可也是他的臣子。身为1名臣子,对朝廷的贡献越大,就越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哪怕是他的国君,也并不1定会珍惜他。”
拓跋启认真地望着努卡的眼睛,那是1双流露着哀怨的眼睛。拓跋启不明白他年纪轻轻的为何会时常流露出这种表情,也不知道在来到此地之前他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努卡,你在说些什么?”喀可什的眼睛瞪的如牛眼1般大,“夏国的皇帝1定会救大人的!”
“他说的很有道理。”拓跋启淡淡地说,我们中原人有句古话说‘狡兔死走狗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看来努卡曾经必定历过不少事情。”
“小人本是月弓城城主的谋士。”短暂的沉默过后,努卡开了口。虽然他的声音颇为平静,却让另外两个人大吃1惊。
“你竟是城主的谋士?!”喀可什不可思议地盯着这个目前与自己身份同样地位的奴仆,很难想象他曾经竟是个位高权重之人。
“后来呢?发生了什么?”拓跋启问。
“城破的时候,小人被俘虏到了这里。我本以为城主会想尽办法将我赎出来,然而他只费尽心机的赎出了1个陪他玩乐的戏子,却把我永远留在了楼罗的王庭。”努卡忧伤地往铁皮炉子里添了1些炭。
“太尉大人跟你可不1样,他不光是夏国的重臣,还是皇帝的叔父呢!”喀可什反驳道。
“我也希望大人被救回去,只是……只是我不想让大人失望。是小的话多了,小的不该让大人担心。”努卡决定就此打住这个话题。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