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虾兵蟹将(1/2)
第207章 虾兵蟹将
三月初八,午门,早朝。
当天从朝议开始,户部就在呈报各地开春之后旱灾的情况,户部右侍郎李孟旸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以旱灾,免山东济南东昌青州等府所属三十四州县,并济南东昌等五卫所,弘治十一年夏税子粒有差……以旱灾免山西大同府所属州县,行都司所属卫所,及河南开封等府所属州县,宣武南阳等卫所,弘治十一年粮草子粒有差……”
各地都有旱情的上报,也不是每一处提请减免,都能获得通过。
而且是“有差”,意思是不同的地方看情况而定。
李孟旸是粮道出身,弘治十一年十月,以总督南京粮储、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改为北户部右侍郎;在弘治十三年四月,户部左侍郎许进调往西北提督大同军务,并在七月因为跟陈锐畏火筛不前被勒令致仕后,李孟旸改为户部左侍郎;于弘治十五年六月选为南京工部尚书,在正德元年致仕。
此人对于粮道方面的事非常精通。
但无论他说得多专业,可皇帝一点心思都没有,不时把戴义叫过来问两句话,显得漫不经心的样子。
下面有些大臣已发现皇帝好像在关心什么事,他们也不知道皇帝究竟在问什么,反正李孟旸还没汇报完毕,众大臣也只能先听着。
……
……
朱祐樘这边。
就在李孟旸将要陈奏完毕时,戴义急匆匆过来道:“陛下,萧敬已引张先生入宫。”
“知节呢?”
“重新出发,东去了。”
“好,好。”
朱祐樘所关心的,自然是朱凤从偏头关到京师,并要马不停蹄前往辽东宁远的事。
因为备战很仓促,还是从西北调一名参将级别的勋臣去辽东当总兵官,朱祐樘为了保证这一战的顺利,让朱凤过京城而不入,无须进城跟他这个皇帝述职,而是让张周到城外,去跟朱凤见一面,当面进行一番面授机宜,再把能顾全到的事,都给朱凤嘱咐布置好。
前后朱凤和张周见面的时间可能都不超过一个时辰,就这样把朱凤打发到宁远当总兵负责一整场战事。
其实戴义等太监也觉得皇帝好像有点信任张周过头,毕竟这次领兵的可不是王威宁,而是总兵官朱凤、副总兵张延龄,要说唯一以往有独当一面能力的还是另外一名副总兵平江伯陈锐,但陈锐现在那名声……就怕到了军中也没人信服。
不过好在有先前协同王越取得偏头关大捷的监军张永,还有负责监粮的户部郎中王琼。
看起来这组合从文臣到武勋,人员架构基本完备,但就连戴义等皇帝亲信之人,也觉得这组合有点奇葩,不出大乱子可能都是好的。
名义上的主帅张周居然是在后方遥控指挥?还是只跟主帅朱凤只见面不到一个时辰布置战局?
戴义想说,说出去谁敢信?
“让秉宽到乾清宫等候,散朝后朕便去见他。”
“是。”
……
……
朱祐樘在得知张周入宫后,更没心思听大臣有关旱情的汇报了。
“今日朝议就先到此吧。”朱祐樘终于等李孟旸说完,连任何的决定都不下,便要结束朝议。
刘健道:“陛下,如今北方旱情严重,当派出使者,祭告天地。”
朱祐樘眉头稍微皱了皱。
换了以往,这种事是不用刻意去商议的,只要大臣提出来,当皇帝的一定会同意。
但问题是……现在有了张周,这种祭天的事,难道不该先去跟能“知天意”的张周商量商量?
此时户部尚书周经也走出来提请道:“陛下,京师中河渠阻塞,城中凡有河渠周遭皆都恶臭难闻,百姓多有怨言,请以顺天府协同京营等疏浚河道。”
朱祐樘道:“可以。着令工部会同内官监、锦衣卫及巡城御史,疏浚京城沟渠。朝议先到此,刘阁老和马尚书且先留一步,其余卿家各司其职!”
皇帝除了同意疏浚城中的沟渠,再没做任何直接的表示。
众大臣也不明白,皇帝既然有事跟马文升、刘健商议,为何不召他们去乾清宫,而只是要在午门顺道说一句?
若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为什么还要单独留兵部尚书和首辅大臣来说话?
……
……
大臣散去。
马文升和刘健走到朱祐樘面前。
朱祐樘让戴义告诉了他们有关朱凤、张永和张延龄已从京师路过,继续东行往宁远之事。
“朕还让平江伯昨日领一千神机营动身出发,目前人员调动已完毕,照例跟两位卿家打一声招呼。”
朱祐樘的意思,朕不是要跟你们商议的,只是跟你们通个气。
别又自作多情来劝谏于朕,这件事朕是不会更变的。
刘健拱手道:“那陛下,若狄夷来犯,三军将士畏缩不前,或是有战损之事,应当以何人来担主责?”
这个问题,还是在让皇帝立个誓约。
别调兵的时候一顿瞎操作,若朵颜三卫的人马真来了,到时辽东某地再被掠夺一番,甚至是宁远被掠夺了,总需要有个出来担首过的人吧?
朱祐樘听了这话,面色就很不高兴。
这算什么?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