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以诗明志(1/2)
第586章 以诗明志
崔澈的出现,并没有引得窦氏惊讶。
实际上,当天竺夫人借口商议婚期,邀她入宫之时,窦氏就已经有所猜测,否则也不会特意沐浴更衣,带着满身的香来到揽月楼。
而堂堂大燕天子,不惜放下尊贵身份,伪装成宦官的模样,居然只是为了与自己私会,还是让窦氏在哪感动之余,忍俊不禁。
“陛下如今这身装扮,可不像是三年前的正人君子。”
窦氏意有所指,三年前,李渊死于张掖城下,崔澈曾道貌岸绕的在私底下对窦氏表明心意,同时声称绝不会对她无礼。
然而时过境迁,他终究是占据了少年时仰慕的女子。
崔澈一步步走近,站在窦氏的身前,将她的下巴勾起,带着几分戏谑道:
“既然衣裳不合适,不如就请夫人替朕宽衣。”
窦氏闻言,心跳加速,但她还是伸出了手,绕过崔澈的侧腰
一场酣战过后,云销雨霁。
天竺夫人与窦氏一左一右,瘫软在崔澈的两侧,脸上带着疲惫与满足。
窦氏枕着崔澈的右臂,轻声提醒道:
“奴家不能时常入宫,否则定会遭人怀疑。”
此举落在杨广眼中,无疑是崔澈即将入侵淮南最好的佐证,兖州大仓位于泗水上游,经由漕运,能够将粮草直接送往徐州。
“朕若为女儿身,也是倾国之色。”
次日,崔澈在宫中再度摆下饯行宴,把酒赋诗,赠予吴王崔彦卿,诗曰: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天竺夫人夸赞道:
“陛下貌柔心壮,身为男子,便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身为女子,姿容亦是人间翘楚。”
而真正的粮草,则被偷梁换柱,在夜间秘密运往鲁州。
二人食髓知味,乐在其中,但也没有被欲望冲昏头脑。
三人在佛门清净之所,行苟且之事,不为外人所知。
荒唐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隆冬时节,各地田租税银陆续收缴,即将运往洛阳。
另一侧的天竺夫人骨氏疑惑道:
“我们二人去了瑶光寺,陛下又该如何出宫?”
与此同时,淮河道大行台尚书令,吴王崔彦卿在刘方、李靖的辅佐下,大肆操演兵戈,两淮不宁,仿佛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窦氏却促狭道:
“奴家以为,陛下若是涂脂抹粉,扮作宫婢,更能瞒天过海。”
崔澈不以为意道:
“爱妃出行,呼奴唤婢,前拥后簇,人群中多出一位宦官,也不会惹人疑心。”
在诗句流传到南方之后,引发轩然大波。
杨丽华的死讯早就传到了江南,杨广并没有太多的伤感,他只是后悔。
至此,别说是隋朝的君臣,就连大燕的文臣武将们,也对崔澈即将夺取淮南一事深信不疑。
由于荆襄水网密布,难以施展帐前效节军、银鞍契丹直以及博陵骑卒所擅长的长途奔袭,崔澈于是将他们派往徐州。
崔澈对此倒也并不反感,毕竟宦官都当了,也不在乎做个女装大佬。
大隋天子杨广看着这首七言绝句,默然无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