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歃血为盟(4000)(2/2)
与父亲当年承受的屈辱相比,自己今日的遭遇又算得了什么。
在册封仪式之后,又有亲随将白马牵来祭台。
古人认为,白马是能够供奉由天神驱使,因此每每祭天盟誓,总是少不了要杀上一匹,祷告上天。
麦铁杖奋力一刀,将马头剁下,白马甚至来不及发出悲鸣之声,便轰然倒地。
亲随将白马头颅,与早已经准备好的其余牲畜首级都摆上了祭坛,崔澈与都蓝可汗焚香祷告。
随即二人敞开衣襟,互割心前血。
都蓝可汗高举搀着二人心前血的酒碗,盟誓道:
“我!突厥大可汗阿史那雍虞闾!今日在天神的见证下,歃血盟誓。愿追随燕王,听其号令!若生二心,甘愿身受天谴,子孙断绝!”
说罢,将血酒饮下半碗。
而崔澈也未有迟疑,他接过酒碗,高声道:
“我!大隋燕王崔澈!今日邀苍天与草原各族共同见证,与都蓝可汗歃血为盟。得其效忠,必护其周全,若有违此誓,甘愿身受天谴,子孙断绝!”
与此同时,徐州城内,崔弃疾只感觉到一阵莫名的恶寒之意,让他着实摸不着头脑。
贞元二年(公元607年),八月初六,大青山北麓,崔澈与都蓝可汗时隔二十多年,再次歃血为盟,缔结盟约。
东突厥都蓝部向东隋称臣,愿意接受崔澈的号令,而崔澈也保证护其休养生息,不使都蓝部被启民部所吞并。
当天夜里,草原各族头人以及代表齐聚一堂,再次展开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
由于崔澈名声在外,各部族纷纷趁机向他进献女子,既有未经人事的曼妙少女,亦有风情万种的孀寡贵妇。
崔澈不忍拒绝众人好意,便将这些女子尽数收下,只是晋阳燕王府是住不下这么多人了,准备将来尽数安置在大青山南麓的燕王宫。
晚会上,众人放浪形骸,宾主尽欢。
直至天色将明,这才罢宴。
宾客尽数离去,崔澈独自留下阿会哥耶,问道:
“我听闻你父王身体不豫,究竟是何病症?”
崔澈当然关心阿会鲁苏的病情。
在突厥内战,契丹被崔澈三番两次的抽调族中精锐,而高句丽丢失辽东,三方实力都大为削弱的背景下,只有库莫奚置身事外。
库莫奚的实力暂且还不如高句丽,但相较于分裂的东突厥,以及被崔澈持续吸血的契丹八部,却要强了许多。
阿会鲁苏过去跟随崔澈纵横草原,素来敬畏崔澈,有他作为奚王,库莫奚不敢生出异望,但若是阿会鲁苏病逝,崔澈就不得不考虑奚族王位归属,以及继任者的态度。
阿会哥耶回禀道:
“有劳大王挂念,父王只是偶感风寒,并非沉疴,如今不过是岁数大了,不得不在家静养,不能千里赴会。”
崔澈闻言,心中稍安,他故作不悦道:
“你与菩萨奴是结义兄弟,孤视你如子侄,怎能如此见外。”
阿会哥耶心中一喜,赶忙请罪道:
“小侄也是担心失了尊卑之礼,惹得叔父厌恶。”
阿会鲁苏并不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作为长子,阿会哥耶过去深受重用,按理说继承人之位应无悬念。
但也不知道是阿会鲁苏如今年纪老迈,难免犯浑,还是为了制衡羽翼渐丰的阿会哥耶,居然也让其余子嗣参与部族大事。
这也让阿会哥耶感觉到了危机感,故而主动请缨,代替其父出使,响应崔澈的号召前来大青山观礼。
阿会哥耶太清楚崔澈话语的重量,只要他支持自己,其余兄弟便翻不起浪。
反之,一旦崔澈另有人选,阿会哥耶哪怕得到了阿会鲁苏临终的遗命,也坐不稳王位。
草原部族不同于中原王朝,中原的皇位传承主要以先君遗命为主,只有没留下遗诏,才会给大臣们扯皮的机会。
而草原部族却是强者为尊,当初突厥大可汗佗钵去世,临终留下遗言,要舍弃其子阿史那庵逻,改立侄儿阿史那大逻便,但最后在另一位侄儿阿史那摄图的强力干预下,最终还是佗钵可汗之子阿史那庵逻继位。
当然,阿史那庵逻不久便逊位给阿史那摄图,退居独洛水。
阿会哥耶很是羡慕自己的结义兄弟崔弃疾。
此前崔彦卿只是表现出了一丁点想要夺嫡的苗头,就被崔澈押回了晋阳,闲置在燕王府中。
以此来向文臣武将们表明自己绝不会易储的决心,以此稳固崔弃疾的世子之位。
崔澈这般做法,也是亲身经历了杨勇、杨广夺嫡,杨谅反叛等事。
他可不希望自己儿子们为了权力而打破头,将来手足相残,一如杨广一上位,便矫诏将杨勇杀死。
崔澈敢于不遗余力的扶持崔弃疾,也是自信于麾下对他的忠诚,崔澈虽然说不上白手起家,但如今的班底都是他一手搭建,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威望之隆,无需赘述。
若是将来崔弃疾真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将自己架空,那崔澈也乐得去做个太上皇,埋头在后宫造小人。
好不容易穿越一趟,可不仅仅是要给儿孙当牛做马,为他们积攒家业,自己难道就不能享受享受,专注于女色么。
崔澈与阿会哥耶闲谈许久,不厌其烦地询问如今奚族内部的情况,阿会哥耶也不做隐瞒,基本上崔澈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这样的态度也让崔澈很是满意,临别之际,崔澈抚着阿会哥耶的背,感慨道:
“人终有一死,我亦不能避免,你父王同样如此。
“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后人能否继续我与你父王之间的友谊,使得两族能够继续如今的睦邻友好。
“你与菩萨奴虽有结义之情,他更是迎娶了你的妹妹,按理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
“但自从他南下,历任青、徐二州总管之后,你们二人便少了联系,这很不应该。
“纵使天南地北,但道路畅通,书信无阻,今后需得常常互通使者。
“我的嫡长孙崔獾儿如今养在晋阳,我听说你育有数子,可从中挑选一人,送往晋阳与獾儿作伴。
“此举并非是让你送子为质,莫要多心。”
阿会哥耶听出了崔澈的弦外之音,他欣喜道:
“这正是小侄所希望的。”
下一章会很晚,大概在十二点前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