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1/2)
韩树农来了就开始忙,一点都不闲着,他自己带来一麻袋菌包,这个是给顾家岭当教学样品的。
他先教着顾家岭蘑菇生产小队进行培养料加工,将晒干的麦草铡碎,再把禽畜粪便晒干消毒,最后用水打湿然后一层层堆放起来。
发酵三四天要进行第一次翻堆,顺便加入特制的化肥,再加入水分,继续发酵几天再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粉,如此反复等第三次翻堆以后就可以将培养料填进蘑菇房。
种蘑菇自然不是那么简单的,蘑菇房内要加温、保温,一开始要升到五六十度。
单纯靠柴火自然不行,好在夏明双帮忙联系了煤场,顾队长让顾银山用拖拉机去买了辆车煤,烧煤温度高。
等蘑菇房内温度降到30一下就开始播种
从备料到出蘑菇总也得个把月,所以根本急不来的。
好在有韩树农帮忙,他们就不需要浪费时间和材料去试错,只要按照他的指导一步步来总会出蘑菇的。
韩树农这边教顾队长蘑菇生产小队种蘑菇,顾云山那边机械厂分厂也帮韩家村制作了二十个太阳能灶,直接派车送到韩家村,由技术员教社员们怎么用以及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要注意安全,避免引起火灾以及受伤,还得注意保养,增加使用寿命。
这二十个太阳能灶韩家村先付了三成的货款,剩下的用蘑菇、粮食等分批次支付。
几户合用一个太阳
能灶,白天轮流做饭,这样可以把省下来的柴火用来做晚饭顺便烧炕取暖。
很快省报、铭城日报等报纸就陆续刊登了李廷锡的文章。
《抓革命、促生产——记红旗公社杨家岭大队顾家岭生产队的新兴之路》
《工农手拉手——记铭城机械厂与贫困乡村对口扶贫》
《太阳能灶,不用柴火能做饭》
《水轮泵,不用电不用油低处水流高处走》
……
他一共写了七八篇文章,除了在杨家岭大队采访写的文章甚至还专门跑了一趟韩家村,记录了韩家村社员们收到太阳能灶的热闹场面。
“社员们用热切的目光打量着从未见过的新产品,他们希望与疑惑并存:这么一个白色的锅,它真的不用点火就能做饭?太阳烤烤就冒烟?太阳照照就烧火?骗人的吧。”
“当技术员将一切准备就绪,饭锅里的水逐渐加热直至沸腾,热气咕嘟咕嘟冒出来,全村的社员们一下子欢呼起来,他们如同锅中的水一样沸腾了!他们喊呀跳呀,实在是太惊喜了!”
“他们说有了太阳灶,以后冬天不怕没柴烧!”
李廷锡的文章重在记事,并没有多吹捧基层干部,可他夹带私货也很明显,里里外外提了夏明双好多次,远远超过顾云山、大队和生产队干部。
他提得很自然,一点都不刻意,能让读者看完文章就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个夏明双同志真了不起啊,虽然没读过书
,却自学考试拿到初中文凭,还心系供销社和生产队的生产,努力改善社员们的生活。
真是个心怀大志的女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