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如火如荼的科技艺术节(2/2)
不管如何,王旭都看到了这个年代大学生们的活力与想象力,条件简陋,但是成果却是异常精彩。
不过以后的比赛,每一次都会对各种规则进行微调,在各大高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依旧延续简单有趣便宜的竞赛思路。
但在不远的未来,什么机器人大赛啊,火箭大赛啊,也不是不能想象一下的,钱嘛,未来的华夏会有钱的。
谁能想象就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后,华夏的学生航空大赛能有十几个竞赛科目,几百所学校的积极参与,里面的无人机甚至都能精确投弹了。
王旭稍微关注了一下科技大赛的进程也就作罢,带着王霏去看电影了,这一次的电影赛事依旧叫大学生电影节,比前世的大学生电影节提前了一年而已,筹备单位却依然是传媒大学。
怎么不是电影学院,谁让去年是电影学院呢,说好了轮流办的,去年你电影学院近水楼台,组织了电影节,今年华夏传媒的自然不干了,其实华戏也想争来着,但谁让戏剧节依旧是他们承接的呢。
不过估计明年的这一赛事将会到魔都举办了,毕竟上面也要一碗水端平,魔都市最近在搞浦东大开发,各种改革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举办一下大学生赛事也算是增光添彩的事情了。
不过,就目前而言,也就是帝都、魔都、金陵、蓉城和长安几座城市有能力承办如此复杂的一个综合性赛事,放到其他地方,可能还真没这么多大学。
不过这样就不是王旭需要担心的了,挖坑不埋从来都是他的作风,这么多大学都盯着这样一个重大赛事,估计要想黄了的概率也不大。
其实,赛事最怕的是一种固化,老是同一批人搞来搞去的,难免最终沦为人情的世界。但像大学生科技艺术节这样规模的,反而很难了。
就好像全运会之类的体育赛事,反而是所有赛事中最容易做到公平的。就算是一届有失公平,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不断变更承办者的赛事,显然更具公平性。
电影节和其他赛事相比,应该说是一个更具规模的赛事,毕竟,电影谁都能看,也谁都能评价,即便是九十年代初的时候。
一连三个月,在各大学礼堂或者大草坪循环播映的电影可以说是大学生们的最爱,电影除了学生作品之外,更有专业组的赛事,这就和真正的电影节没啥区别了。
专业组中,允许专业电影厂甚至海外的电影公司送展播放,去年初办,没什么电影厂响应,组委会就干脆联系了中影直接调了一批当年已经上映的片子拷贝过来,就当是文化慰问了。
专业评委们也就针对这些已经上映的片子,评出了常见的各种奖项,奖杯是工美设计的,是一只简约的凤凰造型,因此也被称为金凤奖。
当然也有大学生投票的奖项,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导演共四项学生选择奖,这些奖项就没那么权威,但却代表了这个时代大学生的审美,因此倒也颇有指向意义。
奖杯同样是益州美院设计的,造型是一只憨憨的熊猫,带点卡通的意思。
这些奖杯的造型同样是评选出来的,上一届的组织者可以说是煞费苦心,那是恨不得把什么都拿出来展出一波,就连各个比赛的奖杯都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
一番各种仓促但是毫不凑合的操作下来,谁也没想到的是,电影节却大获成功,在年末颁奖礼上,不仅获奖人员全部出席,还汇聚了不少的明星大腕,甚至有几位香江电影明星来捧场,显得星光熠熠。
嗯,这其中当然有王旭的手笔,那会儿正是张国榕和陈柏强在帝都进行巩固治疗的时候,他就把他们一起拉过去撑场面了,谁让他是始作俑者呢。
王旭更是拉着王霏去给电影节献唱助威,那会儿,王霏还在香江忙呢,都被他一个电话给喊了回来,唱了一首歌,和王旭缠绵一夜之后就又匆匆离去。
王旭当时可以说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不过,这样操作的效果也是刚刚的。
不仅仅帝都电视台做了录像,甚至连华夏电视台都派出了专业记者采访,其他娱乐报刊杂志更是几乎就没有缺席的,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也就是如此这般,国内的第三大电影奖项的大门算是被王旭缓慢而坚定地打开了。
这一番操作当然是王旭故意的,科技艺术节并不是统一颁奖的,科技节的竞赛项目基本上就像运动会一样,比完了当场就颁奖了。
而艺术节,一般都会在展出、展映一段时间后由专业人员以及观众投票选出,这就会有一定的延迟,所以统一在年末进行各种颁奖。
王旭当时可是带着张国榕和陈柏强好一顿玩儿,也让这二位好好散了一会心。
毕竟这些赛事可没有那么多的功利,绝大部分赛事都是只有学生或者刚毕业的三年以内的学生参加的,可以说青春气息十足。
有了第一届的成功案例,第二届在驾轻就熟的基础上,又改进了很多,组委会也由开始时的纯民间组织,变成了半民间半官方的性质。
这算是华夏特色的一种模式,太官方了难免显得太正规,太民间又不好把控,容易出乱子。
所以,文化部、科技部和教育部便联合牵头成立了一个管理办公室,这是一个临时性机构,而且只负责监督,不负责真正的管理。
而承办城市的市政府则和组委会一起对整个赛事进行运作和管理,这同样是半官方和半民间的方式,改革嘛,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这样一场科技文化盛会,帝都市政府还是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不仅仅成立了办公室负责运作,还协调了一些展览场馆,甚至体育场馆用于比赛所用。
整整三个月,可以说是大学生们的节日,就算你不参赛,你也有数不清的文化活动可以参加,各高校借此时机展开的校级比赛更是层出不穷。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之后,高校们也算是玩明白了,这些东西都是吸引生源,提高招生质量的好路子,而且这些东西不敏感,不会动辄被审核,应该大力提倡。
总比他们没事出去惹事强太多了,同样是转移注意力,浪费学生的精力,这些活动好歹有益身心不是。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