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历史(2/2)
只有回到故乡,才发现灵魂归位,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当做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只有故乡的土地才能使灵魂得到安放。
双方见汇合后。
也不用各自介绍,见天都能见面,吃一锅饭。
直接略过客套环节。
张老师拍拍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后,“今天就由李爷爷,为大家介绍草沟村的历史,大家鼓掌欢迎。”
呱唧呱唧!!
孩子们连忙鼓掌,晚一点回去就得挨顿揍。
老亮叔红光满面,激动的双手紧张的无处安放。
“咳咳,咱村过去的事情,我也是从老辈人传下来的,晓得的也不多,知道多少一定就说多少。”
“走,咱们先去村口。”
说着话,老亮叔带着大伙来到村口,村里闲着无聊的游客也跟上凑热闹。
来到村口,老亮叔指着竖在村口边上,一块两米多高布满青苔石头。
“听老辈人说,早些年到处打仗,死了不少人,咱们村先人从老家逃难跑出来的。”
“我记得当时逃难队伍,李把头的爷爷是首领,是吧,二麻。”
记忆总是有残缺的,老亮叔一边介绍,一边还要征询其他老人。
二麻叔点点头,“没错,是李把头爷爷,听我爷说李把头爷爷叫李魁,一身好武艺,七八个人近不了身。”
老亮叔继续说道。
“那就没错了,李首领一路护着先人,走一路死一路人,有饿死的,土匪掠走的,东躲西藏才来到元宝山。”
说完走到大石头跟前,用手捋去表面上的青苔,露出一个凹洞,像是被什么硬物凿出来的。
“看到洞没有,原本元宝山是个土匪寨,先人们逃难来到这里,被土匪拦住,逼着先人们当土匪,李首领不干,就提出跟土匪头子比试比试。”
“李首领使得红缨枪,跟土匪头子对打故意放水,一招回马枪贴着土匪头子脑袋,一枪扎出个石头洞。”
哇!!
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尤其是老亮比划回马枪动作时,纷纷发出惊叹声。
“李爷爷,后面呢!”铁蛋急的抓耳挠腮,舞刀弄枪永远都是男孩最爱。
“老子是你亲爷,不是李爷。”老亮叔怒瞪一眼孙子,继续讲道,“后来,土匪头子感谢李首领的仁义,就把元宝山的寨子让给先人们。”
“对,打那天起,先人们就在元宝山住下来,借着李首领的威风,也没人敢来招惹。”老歪叔出声附和。
“娃娃还小,不知道那会有多乱。”见孩子们一脸懵懂模样,老人里岁数最大的铁福爷,佝偻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走出来,抬起皮包骨头的手指着远处起伏山峦。
“当年,这片山里到处都是土匪,溃兵,一座山头一座寨,今儿姓张,明儿就改姓李。”
“男人孩子都不值钱,都当干粮用。女人最值钱,一个女人值20斤大米,一到晚上女人都要躲进地洞里。”
“我爹说,要不是李首领,他老人家早就被吃的骨头渣都不剩。”
现场一片寂静。
可能孩子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周围大人们却能从短短几句话,感受当时环境的险恶。
见话题有些血腥,怕吓到孩子,女老师里的李惠雯连忙委婉问道,“那李爷爷,后来呢!是不是李首领用人格魅力,说服周围的坏人。”
降服??
老亮叔看了眼身材高挑,相貌漂亮的李老师,皱起眉,毕竟人家是教书先生,怎么说才能不伤人。
旁边铁福爷手里的拐杖用力跺了跺地面,直言道。
“说服个几把,在山里面讨活路,不打谁服你,不杀谁服你。”
“李首领一根红缨枪,从山脚杀到山顶,血流成河。”
“不光李首领,亮子他爷,二麻他叔爷,迷糊他三舅,大奎的二叔、老根三爹,水生二伯,那个不是一手人命。”
嘶!!!
先人们都这么勇的吗?
周围凑热闹的村民和游客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老亮叔也不知道自己爷爷的光荣伟绩,自己还没出生爷爷就生病走了,听自家老爹说,爷爷活着的时候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善人。
听铁福话里的意思。
怕不是大“骟”人吧!!
站在旁边的崔姐毕竟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经常到学生家家访,偶尔闲聊中也从一些老人口里知道林区的往事。
当年世道混乱,不是灾祸就是打仗。
天南海北躲避战乱逃难的人来到林区安家落户,白天当种地老农,到了晚上脸一蒙就成了土匪。
如果不够狠,在山里根本站不住脚,更别说建村子,简单一句话,大家后腚都不干净,也别说谁是观音菩萨。
可在孩子面前就不能宣扬,知道的多了影响不好。
毕竟今天是学校研学活动,不是土匪寨子开大会,没看到学生队伍里安娜、铁蛋、癞头眼睛都开始冒精光,搞不好就在寻找从拿弄根红缨枪。
“老亮叔,还是给孩子们讲讲当年村子是怎么建的,碰到什么困难。”
“困难!”老亮叔思索片刻,回首指着身后的村子,“全都是困难,当年元宝山就是一座破山头,几间破土房子,要啥啥都没有,我带你们走一圈。”
“看到这口堰塘没,当年大旱天,全村老少一点一点砌起来的。铁蛋,堰塘里泥巴刚清完,你敢在水边上玩,老子打断你的腿。”
“来来来,看到这土坝没,以前是村子围墙,为了防土匪,全用青条石垒的,有三米多高,后来用不上就填土埋起来了。”
“这棵柿子树,比我岁数都大,听说是先人们从老家带来的,就活了这么一棵。”
研学队伍在老人们带领下,沿着石板路,走在村子巷到,听着老人们讲述草沟村的过去。
一棵树,一块石头,一面墙,一间土房,都有它故事,而且很多故事是那样的耐人回味。
孩子们认真倾听,眼中闪烁着光彩。
时光流逝。
当研学队伍返回村口,一众老人纵然身心疲惫,但在他们的脸上,却表现出欣慰的笑容。
只要有一个孩子记住今天,草沟村就不会消失,也不会被遗忘。
他们就是村子的未来。
草沟村的新根。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