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黄砬之难(1/2)
黄砬省位于黄河上中游,东接陇山,南控黄树,西倚南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数千年来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大西北高原上,东西蜿蜒一千多公里,海拔也在一千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
黄砬省的复杂性体现在多民族聚居,几乎涵盖内地所有民族,其中还有黄砬特有的,因此其自治州、县、乡数量也居于前列。
这里不能不提到势力最强的墨族,严格来讲,它相当于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的结合体,最大的症结也是与东方传统相悖的是不肯随乡入俗,始终固守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传统,并且形成恒久不变的模式和准则,当做行为、道德规范甚至习惯法去约束每个教民,然后当它势力实力日益壮大后,再去约束墨族以外的民众。
有问题了不是?不仅属于文化侵略,简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派,因此近些年来黄砬、南疆等大西北省份民族纠纷不断,争斗、群殴、攻击事件时有发生,根源便在于此。
黄砬境内分布山地、高原、沙漠、戈壁、裸岩、冰川积雪及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阴湿地区,自然灾害频发,耕地总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均处于内地各省倒数,且常年受到暴雨、冰雹、暴雪的侵袭危害,农牧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靠天吃饭”和“靠天养畜”局面无法根本性改变,除省城、紫寺两市有铁路外其它各市县基本靠公路运输,且公路等级低、通过能力差,全省尚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地区乡、村不通公路,更别提京都要求的“村村通班车”客运网络化,交通地理状况形成的自然封闭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有效实施。
燕家大院通过钟直机关人脉从民正部拿到一份标有“机密级”的名单,里面几个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和数据让蓝京惊呆了:
截止前年底,黄砬境内共有8个“国列贫困重点县”;3个“两西贫困县”;2个“高寒阴湿县”;2个“西部干旱县”;3个“未开放县”;5个“牧业县”;绝对贫困人口25.7万;低收入人口78.2万……
慎重起见蓝京特意查了一下,绝对贫困的标准是年收入785元,而稍稍好点的低收入标准也不过785-958元!
看到这里蓝京暗骂道建国几十年都搞什么鬼,一茬接一茬干部就算每人每年做一桩实事,积累下来也应该不会让老百姓年收入低于785元,妈的!
再想老百姓也很奇怪,虽说自然环境相当糟糕,也有可利用的资源和优势,比如成片的森林、草地,丰富的矿产特别是金矿,还有充沛的水资源等等,无论如何劳动饿不死人,怎么出现好几个县财正收入数十年倒挂完全依靠救济的情况?
——对此容小姐的解释是没人考虑赚钱,一个劲地比拚生孩子,蓝京觉得劳动饿不死人,黄砬老百姓却认为正府不会让人饿死,实在没饭吃坐到正府大门口就行了。关于遭人诟病的计划生育正策,当然在国家整个生产力低下、资源匮乏、财正拮据的情况下,适当控制人口很有必要,然则进入二十一世纪了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整体提高的前提下,还采取防、封、堵方式严控生育就比较奇怪,犯得着吗?在此问题上执行计划生育最规范的双江、碧海、七泽等省就吃了很大的亏。最关键的是,计划生育并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如同高考加分,以“落实民族正策”为由给少数民族开了后门!
计划生育后门在多民族的黄砬造成两个负面影响,一是少数民族肆无忌惮生,汉族也跟着生,当中有若干擦边球可打比如假结婚,结果越生越穷越穷越生;二是以墨族为首的迅速膨胀的人口让原本孱弱的财正难以承受,因为这些人不会赚钱,而等着正府救济。
建国到现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方面黄砬与藏北、南疆等省铁打不变处于末尾几位,以前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黄砬4913元,而全国为8720元,占56.34%,这还是包括黄砬自身拖了后腿,跟沿海发达省份农民纯收入更没法比。
勉强可算的黄金期还要追溯到改开初期,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向西开放力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京都财正加大倾斜力度为黄砬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正策和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各族群众收入均大幅提高。然而随着国家战略东移,大批扶持、援建、贴补项目取消,蓬勃朝气的形势急转而下,外来投资资金潮水般退出,工程建设、项目策划人纷纷涌向碧海朝明,毕业生宁愿留在东南沿海企业打工也不愿回家,黄砬又重回连续走低而且越走越低的颓势。
紫寺市之所以在黄砬保持与省城万泉旗鼓相当的繁荣,经济总量和城市建设还算拿得出手,说也窝囊,就与“紫寺”二字有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