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卖花(1/2)
第301章 卖
兄弟几个溜达到天黑,按东北话来讲,那就是:小刀捅后丘,开了眼了。
吴猛吃饭的时候没说啥,回到双人间躺下嘀咕一句:“有点吓人了。”
吴刚坐在床上揉揉额头没接话,一条街上的君子兰要价几百几千甚至几万。
就跟摆摊卖黄金差不多,确实很吓人。
吴昊溜达一圈,主要是了解行情确定价格,顺便去商店里买四个半截的小薄被和四个编织袋。
回到住处让老吴出去走走顺便买饭回来,他将盆放在床下。
这一路上并没有一直装在竹筐里,坐车的时候也会用人拿着晒会阳光。
太值钱了需要小心伺候。
吴卫国溜达一小时,拎饭回来时脸上带有惊容,吃完饭说了一句:“都特么疯了!”
吴昊躺床上没接话,心里暗叹:“再过一个月,不止有疯的,还有上吊的。”
和炒股一样,全是绿。
早上起来下楼买早餐回来吃完,从床下拿出盆照太阳,君子兰在一到五月开。
也和天气冷暖有关系,他家这四盆从品相就能看出差距,分四个等级。
最差的一盆刚结出骨朵,最好的那盆,开正艳。
吴卫国笑道:“真的值四十万啊!”
人都一样,接受不了东西卖的太贵,能接受自己卖的贵,他也不例外。
等待是种煎熬,五月份的春城一早一晚可冷了,吴昊昨晚又通知兄弟们十点左右再出门。
抬手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把最差的一盆装进竹篮,外面用小薄被包上,又放进编织袋里背起来。
让老吴留守,他自己出去卖,走出门口能看见哥几个在附近溜达。
春城红旗街东北西南走向,他给兄弟们使个眼神,背着编织袋往东北去。
这个时间段,有很多人在街上买卖东西,讲价时急头白脸的,不是讲几分钱,人家买是几百几百的讲。
吴昊在银行不远处停下,这附近摊位多,他没找地方摆摊,背着编织袋打量路两边。
自古套路得人心,感情,买卖都一样,不能一直守株待兔傻等。
他来回溜达挑选目标。
偏远地区不知道春城君子兰的事,但大城市电话多,知道消息的人不少。
外地来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他就发现一个。
东北面走过来两个人,其中有个老头应该是农可以忽略,另一人穿着打扮不一般。
八五年有些人为了撑排面会买西装穿,如果不从新改衣服,穿在身上又肥又大。
显得非常土。
这人身上的西装非常得体,看面相白净有四十岁,打量四周摊位上的不停皱眉。
老头指哪盆他都摆手,看样子是没相中。
吴昊刚要把拿出来,弯腰时扫眼西南,又一个四十五六岁的人引起他的注意。
有些人在人群中显得特殊,这个中年人有一种上位者的气质,哪怕他特意低调也隐藏不了。
身穿中山装,走路自然而然的有派头。
低调为啥还穿中山装呢?
因为舍不得脱,跟有病似的。
这人给吴昊一种感觉,是个领导,长年累月养成的派头,可能是那种管财务的二领导。
和西装男表现差不多,一副没相中的样子,如果真是领导,如果不管财务,哪来的钱买贵?
买完还不一定是自己养,可能是为了往前走走,送点“土特产”。
比如领导擦办公室中的君子兰,念叨一句:这盆不怎么好。
至于这“土特产”为啥敢送,为啥敢收,那真不知道。
现在来了两个有钱人,吴昊马上蹲下把竹筐拿出来,又将君子兰拿出来。
用木板横在竹筐上,直接把往上一放。
如今可以这么形容红旗街,和古玩市场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卖的东西不一样。
有些人,学多少年都不一定能看明白古玩,但是接触两个多月君子兰就能看个大概。
很多好都被藏起来了,除了商店里标价多个零的,他这盆在摆摊区属于“鹤立鸡群”。
一眼就能看出来差距,他右后面一个卖的大妈直接就蹦起来了。
一跺脚又拍下大腿喊道:“你这孩子不是遭贱人吗?”
三步并两步走过去看见编织袋里的小被,急忙拿出来说道:“快!快包上!”
见吴昊动作慢慢悠悠的,她蹲在旁边一拍大腿带有哭腔的喊:“唉呀妈呀!这盆值好几十万呐!”
“如果冻坏了,我都得去上吊啊!”
跟哭坟要讹人的声音差不多,不少大妈都会这个“绝活”。
不是她的也把她急够呛,因为是真值钱啊!十多年工资,相当于后世一百万!
不光她急,一嗓子吸引来不少人,有两个急脾气的差点骂人了。
吴昊也不是傻比,就是故意这么做,他太清楚这帮大妈的性格了,果然效果明显。
穿西装这位离得近,就算有人挤,他也没躲开,看几眼嘀咕一句:“好像差了一些。”
跟着他的老头说:“难得遇到有出手的,商店里那些贵的离谱了。”
吴昊微微低头,现在跟小豆包的样子差不多,他也竖着耳朵偷听。
这西装男说话是港腔。
现在能来大陆的,那就是有钱!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