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三国同盟(1/2)
陆渊与严望秋的利益诉求,两人先前就已经谈过很多次了。
陆渊想要的是洞庭郡,严望秋则想要南海郡,当然如果实在不行,拿下郁林郡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关于这点,两人已不必多说。
关键是苏玄歌这边。
九川剑派雄踞建安郡,也算大越东南武林的一方霸主了。
虽然论起真正实力,苏玄歌不管是比起陆渊,还是严望秋,实际上都差了许多。
毕竟两人都可以出三十万兵,而苏玄歌只能出十五万,这就是差距之所在了。
“我需一郡地盘,不管是哪都行。”
苏玄歌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利益诉求,那就是三人待遇一样,都能以一郡开国。
“如今大越,西川郡已为梁人所占,还在朝廷手中的仅有八郡。
临海郡、豫章郡、以及广陵郡,此三郡乃是朝廷核心腹地,是绝计不可能让出来的。
剩下洞庭郡与南海郡,我与严宗主也各自划分。
九真郡那边,朝廷已经许给了白凤寺。我等若与其争抢,必会得罪此寺,平添一仇敌。
这样的话,苏宗主若想要一郡之地,便只能从郁林、建安两郡选择了。”陆渊分析道。
“建安郡不行。”
苏玄歌听完陆渊的话,直接道:“建安郡北接临海、西接豫章,皆与朝廷腹心之地交壤。
我若于此处建国,便等于一把利剑,插在了朝廷心腹。
朝廷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就算允许,此时朝廷面临危难,或许迫于生死危机,会应下来。
可等其渡过了今朝危急,异日北、西发兵,数十万大军兵临国境,以建安郡之穷迫,何以阻挡?”
建安郡仅有八府之地,境内又八山一水一田,根本养活不了多少民众。至今全郡也才三十万户,一百五十万人。
这么点人口,这么狭窄的国境,这么艰难的条件,纵然苏玄歌拼尽全力,最多也只能养个五六万的全职战兵。
如果算上民团的话,或许能拉出十几二十万人来。
但这点实力,依旧不够看,面对朝廷的打击,根本扛不住的。
所以留在此地开国,虽然对于九川剑派来说,能最大程度保留自己的实力。但同样也意味着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死局,随时面临着被朝廷打击的风险。
卧榻之侧,岂能让他人酣睡。
对于朝廷来说,建安郡就是那个卧榻之侧。
旁边严望秋捋着胡须道:“这样一来,那苏宗主能选的,便只有郁林郡了。”
苏玄歌闻言,微微点头:“若是郁林郡的话,这倒是可以。”
郁林郡境内其实也多山,而且还有不少蛮族,但地理条件比起建安郡来说,还是要好上不少的。
最直接的一点。
郁林郡巅峰时,有五十万户,两百七十余万人。只论户口,就近乎是建安郡的两倍了。
如今郁林郡,虽然在前几年经历了静海国的肆虐,但保存下的人口,应该还有两百万左右,依旧比建安郡要强。
最重要的是,郁林郡与洞庭、南海两郡接壤,与此地建国,便可与陆渊、严望秋两人守望互助。
到时三家一起共同应对外界压力,足可在乱世中生存了。
陆渊对于苏玄歌选郁林郡开国,个人也是比较赞同的,因为这人最大的发挥出三人地盘的实力。
三郡可以结成一个小圈子,同进同退,足可应付危难了。
只是这样一来,他变成了最吃亏的那个。
两人都搬到岭南去,前面便成了陆渊在挡着。要负责阻拦北边周国,以及东边朝廷的压力。
这两方敌人,可没一个是好应付的。
若只靠陆渊洞庭一郡的实力,根本就扛不住。
所以见苏玄歌选好了立国之地,陆渊看着两人,却是开口道:“两位宗主选在岭南开国,这确实妥当。但那时我便孤悬于岭北,要独自应付周人和朝廷了。
洞庭郡经历数年战乱,早已残破,如今全郡怕不是只有百余万人。
凋敝至此,实难维持。
到时候,连我手中兵马,都要养不起了。
两位宗主身处后方,岭南富庶,又无外敌之忧扰,届时可需得助我御敌。
毕竟我在洞庭郡,可是帮两位,挡住了来自岭北之敌的。”
如今陆渊治下六府,合计不过一百二十万人口。剩下朝廷控制的岳阳、衡阳、长沙三府,估摸着应该也能有个六七十万人。
至于江北的天门府,几十万大军在那里霍霍着,等打退周人后,还能不能剩下人都不好说。
所以这么点人口,想要养活陆渊十几万的兵马,根本就不现实。
现在有各方面的援助和外快撑着,暂时还能支应。
但过上两三年,等这些钱用光了,陆渊的财政也就崩了。
可偏偏洞庭郡面临的局势,又不得不让他维持这么庞大的兵马。
因为洞庭郡北边,就是周国襄阳郡,东边是朝廷的豫章郡,西边还有个西川郡。
西、北、东,三个方面都有敌人,这军事压力可想而知了。
到时真要开国了,如今这十万战兵够不够用,都还是个问题。
所以削减军队,节省开支,是根本行不通的。
陆渊想要在洞庭郡维持统治,就必须保持一支规模十万人以上的战兵,如此才可以镇压内部,抵御外敌。
但这样一来,他想要养如此规模大军,靠自己就不行了,必须求助外人。
而这个外人,自然就是眼前这两个盟友了。
“陆将军放心,你我同盟,异日我等若开国,自当相互扶持。将军所需钱粮物资,我等会有所供应补助的。”
对于陆渊的要求,严望秋答应的很爽快。
“不错。将军为我等屏蔽岭北,隔绝周、越,我等自不会吝惜。”苏玄歌此时也表明态度。
这两位宗主,心里都很清楚。这个三人同盟,最为关键重要的一环,便就是陆渊。
若无陆渊挡在岭北,阻隔周国与朝廷,那么北边数十万大军压下来,就凭他两方,是决计挡不住的。
所以陆渊绝对不能倒,没他手下那十数万大军。
没了这个屏障,两人就算立国,也从存活不了多久。
说不定每个几年,就灭国了。
相比亡国的后果,还不如出一些钱粮,让陆渊替他们挡在前面,扛住周国和朝廷的威胁。
至于陆渊拿着他们的钱粮,壮大了实力怎么办?
两人自信,自己掌握着钱粮,就等于掌握了陆渊的命脉。由此命脉在,根本不用担心对方,反过来吞并自己。
而且双方合力,以两郡对一郡,还怕打不过不成?
如此,三方彼此制衡,又共同合作,足可应付大部分的危机了。
“有两位宗主此言,陆某便放心了。”陆渊见两人表态,不由微笑点头。
确定了这个基调后,三人便开始商量,日后开国后,该给陆渊多少援助。
最终得出方案。
陆渊十万大军,一年六百万两银子军费,每年耗费粮食约在五百万石。
这一笔支出,将由严望秋承担三百万两银子,三百万石粮食。苏玄歌则承担二百万两银子,一百万石粮食。剩下的一百万石军费和一百万石粮食,则由陆渊自行筹备。
从划分上能看得出来,严望秋出了大头,苏玄歌次之,陆渊则最少。
之所以得出这么个分配方案,主要还是根据三人所占据地盘,富庶程度来给的。
南海郡最富有,海贸便利,商业繁盛。又有大平原,为产粮重地。所以户口极多,有七十万户,三百七十余万人。
就这么一郡,就抵得上洞庭和郁林两郡相加了。
那么理所当然的,严望秋得了这么大好处,自然要出最大的力。
不然陆渊与苏玄歌,岂不是白白给他打工了。
而陆渊地盘最差,人口最少,面临的形势又最为恶劣,自然出的最少。
谈完了利益分配,接下来三人又谈起了,该如何应对朝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