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秋收准备(1/2)
杨家大媳妇的叫声,传到了乔家。
但唐悠悠和乔震对此都爱莫能助。
专业不对口。
王氏带着稳婆回来的时候,路过了她们家。
既然请了稳婆,但愿隔壁产妇母子平安吧。
此时,他俩正在计划着秋收的事。
由于青岗村地处西南方,和北方秋天才收割小麦不同,小麦已经在五月的时候就收过了。
现在地里的粮食主要是,水里的稻子,地里的大豆和小米还有高粱。
高粱米的口感不怎么好,百姓其实更愿意种小米。
但渊朝朝廷为了治理水患,下令让百姓广泛种植高粱,用高粱秸秆加固河堤。
剩余的高粱籽除了做人畜的粮食外,全部拿去酿酒。
现在乔家的旱地里,有半亩大豆,两亩小米和半亩高粱。
拜刘氏所赐,水田里只剩一亩半的稻子。
稻子要经过收割,晾晒,脱粒,去壳,扬灰等步骤,才能得到想要的大米。
唐悠悠忽然想起一件事“乔震,我们家是不是没有镰刀了?”
镰刀是收割稻子的工具,一开始本来是打仗用的,刀刃是双面,既能破盾又能杀敌。
自汉代起,逐渐成为百姓手里的农具。
但乔家没有镰刀。
之前本来有两把,被刘氏借走就一直没还。
去年的秋收,原主还是跟别人借的镰刀才完成了秋收。
导致他们家比其他人晚七八天才收完,连村里的秋社都没赶上。
乔震想起刘氏就皱起了眉,“没事,我一会去乔大牛家把镰刀要回来。”
唐悠悠点头“行,那我们再想想,家里还差什么东西不。”
收割用镰刀,晾晒,村里有大晒场。
脱粒可以使用人力摔打,也可以用石碾。
村里有牛,使用牛拉着石碾脱粒,能节约六成力气,但这样脱粒后的稻谷破碎程度很高,不适合做种子。
去壳,需要用垄。
用木头做的,叫木垄,由上下两块带齿的扁圆木组成。
利用上下齿之间的摩擦达到去壳的目的。
唐悠悠想起家里是没有木垄的,以前都是借的别家的木垄来用。
“还有,要不要我们自己做个木垄啊?”
做法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
“木垄不难做,难的是现找一个那么大块的木头。我回头去乔三家问问看有没有现成的,有就买一个。”
“行。”
最后的步骤是扬灰,村里有一台公用的风扇车,用来除去米糠。
风扇车也叫风车、扬谷机。
“有趣,这里的风车和我小时候去外婆家见过的一样。这是我们本土的东西吗?”
乔震扬起嘴角,带着一丝自豪“当然,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200年就发明了这个东西。”
“而西方要到18世纪后才会用到这个。”
唐悠悠眼里小星星都冒起来了,“哇,那岂不是说,这东西咱们领先西方2000年?”
“对。”
乔震回想了一下历史,其实不仅是这项技术,在很多地方东方都领先西方太多。
可惜的是,80多年后,朝廷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将导致东方逐渐落后。
而那个时间,正好是哥伦布的第一次远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