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贫富倒置(1/2)
第212章 贫富倒置
秣陵县也就是建康的古称,占地约数百里,面积广阔。
不过随着孙策大力开发丹阳,这里行政区划就精密起来了,一个县被一分为二,南秣陵、北建康。
因此秣陵县的人口大概只有三千余户,但是他的县君倒是一位能臣,名为郑礼。
郑礼是豫州沛国人,也就是刘备曾经驻军的那一带。这里战乱不断,到如今也依旧有曹操、刘备在这里激烈争夺。
所以沛、谯一带皆有大量士人被迫远离中原,避乱淮南、江东。
比如郑礼的老乡刘馥,便是避难于袁术所在的淮南。孙策打下了淮南之后,声望大震,刘馥便顺利的投效到了孙策麾下。
这可是曹魏最著名的六位精达事机、能肃清万里的刺史之一,正是他单骑入空城合肥,安定了江淮,修缮起来合肥城,使这里成为了张辽威震天下的根基。
如今他以奇才,被委以重任,担任守寿春令,也就是代理寿春县令,负责安定地方,恢复生产。
不过与刘馥这位老乡不同,郑礼很早就投到了孙策麾下。他早年避难江东,与孙邵、滕胤等齐名。在孙策打下曲阿之际,便顺势而降。
魏蜀吴三国历史上建国之后,都有人主持修订了律法、礼制,比如曹魏主持这方面的是陈群,蜀国是诸葛亮、刘巴、法正等人,而吴国负责这方面的便是张昭、孙邵、滕胤以及郑礼,此四人,采周、汉,撰定朝仪。
百姓不能只盯着自己那十几亩地的产出,一直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不然一场旱灾过来,就会导致他们纷纷家破人亡,出售土地。
随后孙策说道:“卿所言,与孤志向相合,随后可致信一封与长史详谈此事。孤此来是为了查看一番秣陵县的邸阁、仓廪情况,以建驿路。”
只有孙策的军中,才供应肉脯、果脯。甚至如果后勤充裕的情况下,会杀猪宰羊,让士卒嘴上有油腥,顿顿有肉。
孙策认真的对郑礼询问道:“丹阳如今形势与会稽相类,卿为秣陵县君,可有何治县良策?”
不过既然郑礼都已经有如此信念了,孙策自然也是雄心壮志,相信自己必能以精兵强将,扫平乱世。
再往南大概穿过一千里路,会抵达东冶,也就是新设的吴兴郡。
待孙策跟顾雍抵达秣陵,他这位秣陵长就立即率数名身穿皂袍、头戴帻斤的小吏在城邑前相迎了。
孙策也没敢想治下每个县的人口都有上万户,那一百一十九个县,户籍恐怕还要超过贞观之治初期了。
郑礼显然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立即答道:“自汉列亭障以来,丹阳居民杂处,所来从旧。百姓大都以织毛毡、勤耕殖为本业,民大率贫瘠。镇夷山越,气习刚勇,好勇斗狠,历代相沿,以至今日。”
不过这个事完全急不来,至少要等驿站建起来,孙策能够强力掌控各县的时候才能推进。
只是孙策眉头微蹙,问道:“今年梗稻丰收,为何不多储存一批稻米?只积储了五百石。”
哪怕是商人要运粮,那也得有人通知他们什么地方出现了旱情。
不过郑礼说的另一条,孙策非常赞同,他的想法倒是跟甘宁有些不谋而合。
所以孙策已经有意废除县丞,把田曹跟市曹合兵,成立一个专门的度支,来专业化管理税吏和征税。
郑礼点头,说的:“《荀子》有言: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我此前曾担任乌伤县长,故口音有受其影响。”
郑礼的足迹可谓是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所以口音并不特别明显,说的是雅言。
能有十几个县甚至几十个县户籍过万,江东就已然堪称盛世!
郑礼说话便是儒雅从容,给人一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与其交流,让人如沐春风。
大宋缴获了金军的粮食,士卒根本无法下咽,全部吐了出去。
伏处天末,亦与内郡同风!也就是当地虽然偏远,可语言、风俗、穿着都已经与华夏内部州郡相同。也难怪郑礼的雅音已经有了南方的特点。
百姓显然就是不相信如果再出现旱情、兵灾的情况下,官府会从吴郡、会稽等地运送来几百万石粮草,赈济灾民。
孙策好奇的问道:“郑县君口音并非雒阳北方雅音,可是在南方居留许久?”
信使在路上一日数百里,和信使一日数十里的差距,那足够影响无数人的生死了。
张昭这也是想用郑礼之政才,开垦丹阳,建设建康繁华。
自公元前770年,平王定都洛邑建立东周,洛邑的语言就渐渐成为了整个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孙策感叹道:“民生不易啊。如今国家虽有小安,但百姓仍忧饥馑。如此可见民心依然不安。”
往日里这近两千里的土地上,尽皆是山越、宗贼,虽名为汉臣,但完全不为汉室所管控。
尤其当地还有大量的山越人,能安抚山越,使其大量参与农桑,这可绝不是一件易事。
这诚然有孙策不立田制的制度优势,不然百姓根本没有这种积极开荒垦田的主动性。全等着平均授田,当地怕是到现在也不过耕田尚无百亩。
这个传统要一直延续到永嘉之乱,洛京倾覆,东晋迁都建康,然后结合吴语,形成金陵雅音,然后为南朝历代所传承。后世常说的吴侬软语,说的便是这种。不过软并非秀气,女子讲来具有独特的柔美灵秀之风,男子讲来则颇具儒雅倜傥之气。
“我以为当改易其俗,四境之内,皆劝课农桑,以丝织锦缎,代其毛毡,以阡陌良田,代其耕殖山间。阅武暇日,则诱习诗书。习学者,免其税赋,如此必使民慕习文教,夷俗丧变。如此阡陌之间或陋习难除,而富庶之家,必率尚廉洁。”
免赋免税这件事还有待考量。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精细白面摊成的烙饼,这东西在当下还是个稀罕玩意,是汉灵帝带起来的美食。
当然绝大部分百姓可能也不相信,如今江东一个郡产出的粮食,就足以使江东数个郡不至于饿殍遍野了。
不过这东西,到了隋唐之际,就是司空见惯了,军中士卒就以饼为军粮。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