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
天顺十年,金秋。
郑国永方二州交界处,伏戎山,将军岭,井口关。
伏龙山脉从定州东北起穿云州过永州跨方州西北折向播州,几字峰之后转回方州之内数十里又从西南入播州建州直至境外,是郑国西北第一大山脉群落,也是郑国西北曾经的天然屏障。
而井口关便坐落于伏戎山大将军岭。
井口关始设于郑国隆运二年,距今将近二百年,郑军攻灭凉、姚、永等小国之后合并设永州,井口关位于第一线又兼地势险恶,郑国曾在此地部署重兵。
后来随着郑军西进,云州定州先后设立井口关的重要性便一降再降,到最后井口关的防务不再归属西北大营移交给了方州卫。井口关最落寞之时诺大的营寨仅仅象征性的驻扎着一个团三百余人,这点人马连巡营都够呛。
但是此时井口关上下却一改沉静,人马嘶鸣之声不绝于耳。
关口之上一杆小臂圆粗高约两丈的紫底黑字的郑字大旗矗立在最高的地方,旗面边的小穗微微荡起,在喧嚣中显得有气无力。
天气比较炎热,秋老虎把整座山上不多的绿色炙烤的无力摇摆,风吹过来都让人感觉喉咙里涌进一股热浪。
郑字大旗之侧一杆丈八大旗比起来就悲催多了。残破的旗面上被不知多少人的血染成暗红色,旗面上的冠字已然不全,缺失的旗角无不显示出战况的惨烈。
山下的李速志得意满,就连盔缨都感觉轻快了不少。
站在这里身后便是永州,在数日之前这里还都属于郑国,李速虽然被誉为青唐大夏国立国以来二百年难遇之奇才也不敢想象此刻的自己居然统率十余万虎贲驻足于郑国境内。
对面山顶上的冠字旗,多少代大夏国儿郎心中的噩梦,今天就要在这里彻底的终结,身为征东大元帅的李速激动的白须都在颤抖。
“报~~~”
有斥候拖着长长的调子策马而来,李速身边自有亲卫将其拦下一番检查之后带了过来。
“禀大帅,已经查明,关上人马不足三千,张字将旗,应该是郑国汾州军北营指挥使张端文的旗号。”
李速微微点头,左手轻抚白须笑道:“怪不得能挡住我大军雷霆之势,不愧是郑人眼中的天下之冠,有此战力不足为奇。不过连他汾州军总兵都死在宁武堡,副总兵王东方这厮都降了,剩下的这两千多人又能翻的起什么花来。”
“诸将何人愿取敌将首级?”
随着李速最后的一声大喝身边诸将皆动。
“末将愿往!”反应最快的已经翻身下马半跪在地上,这种好差事各军将更是不愿落于人后,要知道那可是汾州军啊,而且还是残了的汾州军,简直就是现成的声望军功。
别人或许可能还会对汾州军嗤之以鼻,什么天下之冠,历来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大家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吃饭的,谁又服的了谁。
但是如果你敢当着汾州军对手的面这么说,特别是自号青唐大夏国的边军将士那你一定会被迫的用老痰洗个澡,顺便被热烈的问候完祖宗十九代的女性亲属,个别有特殊癖好的还会问候男性亲属。
汾州军从成立到现在快二百年了,从开始就是噩梦,几千人的汾州军特么的追着几万最精锐的大夏锐士玩命的打见过没?
你想跑还跑不过,该死的汾州军到现在都保持着一昼夜急行军超过百五十里的记录,虽然汾州军人人配马但一百五十里路这么跑一天铁马都跑没蹄子了,所以至少有百里的路是脚丫子跑出来的。而且停下来都没有休整直接披甲然后操刀干仗,把五倍于己的大夏儿郎打的溃逃。
这是什么操作?
简直不当人。
对于虞国边军来说汾州军的战绩更狠,大嘴巴子抽起来都能让虞国边军分不清楚东西南北。
历任虞国边军东疆大帅永远是脸皮最厚的,但凡薄一点的都在那个位子上都待不下去,汾州军刷起军功来就一个词形容,吓人。
在郑国军功是硬背景,夸功游街的军汉们比带着大红花的状元郎更加让人钦佩。
郑人曾经形容过:天下功勋州卫有一,四营有三,余者六军得之。六军功勋五军有半,汾州独其半。
汾州军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个营撑死了万人,但是却人人挂勋职没有几乎,甚至随便拎出一个伙夫身上都有可能挂着从九品副尉的勋职,实打实最少三个敌兵甲士首级换来的。
而这些功勋毫无疑问大多是靠虞夏两国的边军脑袋堆出来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