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决策流程(1/2)
第三十七章决策流程
何夕说道:“大事决于众议。征南之事,迁延不决,自然该召集众人从众议而断。”
薛贞说道:“昨日就是如此议论,何以服人?”
是的。众议也是一个标准。
特别是征南这一件事情上,很明显的两极分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如沐春这样的旧勋贵,想通过战争,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在隆武朝立功的勋贵,而不是洪武朝留下的遗老。但是对于勋贵来说,该如何立功,自然是打仗,不打仗,如何立功。
就隆武朝的勋贵们来说,他们刚刚从战功中尝到甜头,虽然说,朝廷封了好几个国公,已经麾下上百个勋贵,但是对于这些将领来说,根本是不够的。而且是远远的不够。
只要战争,只有新的功勋,才能让他们满意。不管怎么样。打就完了。
而新兴的工商业主们,他们在南北战争之中可是吃饱了。
别的不说,大明朝廷欠下的二十多个亿的国债,这些钱都是去什么地方?大部分都是军费开支,其中养兵,养官,抚恤,自然是大头。但是采购物资,不管是军械,还是其他的物资。都是通过朝廷,向他们采购的。
国债是不赚钱的。对普通百姓来说,买国债大概能保本,但是对于有门路的人来说,国债占据大量的资金,其实并不划算。但是这些国债,如果都来采购他们的产品。那就大赚特赚了。
无他,大明而今正处于新旧之间,迈得太快,会扯到蛋的。
“这——?”薛贞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动。
大明是如此之大,各地情况如此之多,而这一次大会之上,还有很多海外的代表。今后,这些人也会存在。彼此之间没有矛盾,才是怪事。
勋贵们的强势,才有了沐春等人在定国是会上强势表态。
中国。
后世很多经济史学家,都秉承这样的一个观点,所谓大航海运动,其实是贸易边缘国家,向贸易中心国家的探索。
这是前所未有的感觉。
这对而今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可承受的压力。
何夕也没有弄什么不记名投票,就是太和殿之中,就在皇帝身前。每一个人亲自送上奏疏。没错,也没有制定票据,而今自己写奏折,表明自己支持,还是反对。
从此,皇帝就可以免于日常事务。真正国家大政,由定国是会决断。然后由内阁执行。而皇帝就处于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位置上。
不管如何粉饰,南北战争都给天下带来极大的伤害,数百万人征战沙场,征战而死,劳病而死,等等因为南北战争而死的人,何止百万之众。除此之外,人力物力的消耗,对地方的损害,简直不可估量。
但是这种新规则下面的新玩法,与之前是不一样了。
——
何夕的进展很快。
很快组织了一次投票选择。
他们震动的地方有很多。
这些人或许没有从理论高度总结出一套范式。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怀念之前打仗时候的生意。
而何夕给皇帝设计的局面,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不插手。
因为,这代表着权力。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中国亲近权力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官。而今看起来,似乎有了另外一个,那就是成为定国是会的与会人员,能够直接与上层接触。还能参与国家决策,这也代表了隐形的权力。
这种设计,进可能如洪武大帝一般,做一个实权皇帝,退也可以,安度余生,做富贵闲人。
全国基建,本来就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虽然在何夕看来,对东南方向发动一场战争,无可无不可。而且何夕也就这一件事情,进行过估算,其实动用的士卒,也不需要多少,最多两个军。
大明未来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规模基础建设,一条是对外无尽的扩张战争。这两条路,可以让大明走上一两百年。
所谓的贸易中心国家,自然是对全世界处于逆差的国家。
这些人很多都是买了国债的。但是这个生意,对他们来说,简直太赚了。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没有什么比打仗更重要了。这种决策权,到了他们手中。
薛贞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他明显感觉到一种变化,从今天开始,大明,不中国政治权利体系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会不会拐回去不知道。
大明工业产品对外倾销是一个去处。但决计不是所有去处。除却大明控制区之外的所有地区加起来,都不能承受大明工业产品。
这个国家是谁?
第一次,他们无比重视定国是会的存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