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门户大开(1/2)
第一百四十七章门户大开
李景隆在梅殷的劝说之下,下定决心了。
二话不说,没有与北军讲任何条件,就将梅殷所部迎入了阳平关。第十三军,就这样进入了汉中腹地。
而李景隆也早有准备,立即派人诈取剑门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就这样落入了北军的手中。四川向北京方面大开门户,不仅仅是四川,连长江流域也向北军掀起了自己的裙子。
如此消息传来,更是天下震动之极。
——
“陛下可以提前准备南巡了。”何夕笑着对朱雄英说道。
有时候,准备太过了,也不是太好的。何夕为这一战准备了很多东西,甚至准备鏖战一两年,但是而今根本没有怎么打,就有了如此进展。甚至可以说,即便战事大打到这个地步,不再推进下去。
黄河放心依然没有突破,对于何夕来说也是心满意足的。
毕竟撕开了四川。就等于打开了之前蒙古灭宋路线,甚至也是蒙古灭金朝的路线。他们可以从汉中出来,直奔河南而去,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黄河防线,还拿什么去守?
根本无法镇守下去了。
胜利已经确定了。
区别仅仅是时间问题。
宋晟的叛变,朱允炆虽然恼怒,生气。但是还没有失态,但是李景隆的叛变,却让他快要疯了。
只是而今不杀。
李景隆的汉中,遇见的战争威胁不大,梅殷所部,想要攻克关卡,所需要火力根本不够。再加上四川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坚守汉中,并不困难。
何夕没有多言,两人之间一次小小的试探,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两人也不是想试探,而是很多事情真不好说开。
朱雄英说道:“这都是姑父之功,姑父之功应当封王。”
里面很多事情,都是朱元璋与李景隆的对话,但是实际上朱元璋已经不在了,这些对话在起居注之中,也没有记录,可以说是死无对证。
毕竟战事打到而已,已经证明了一件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支撑南京打下去的,不是什么仁义道德。而是钢铁与火药,而能生产钢铁与火药的技术来自于新学。
李景隆叛变,狠狠的打了他的脸,更向天下人证明了一件事情,他被李景隆玩弄于鼓掌之中。
等什么时候,被朱允炆拿出来,给天下士大夫出口气用。
无他,宋晟与李景隆在分量上,性质上完全不一样。
朱雄英立即说道:“不错,特别是李景隆,真的不错。”
前线大将任免权根本不在丁显手中,其实在经济事务一塌糊涂之后,丁显的权力正在被齐德给代替,丁显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他已经预料到自己的未来了。
朱雄英说李景隆不错。并不是李景隆献了汉中。而是李景隆为了证明自己是对,为了证明自己的大义,写了一封檄文,哄传天下,李景隆在这篇檄文之中,李景隆用了很多技巧,说了很多是似而非的话。
要想将战事打下去,改革就不能停止。
更好的使用这些东西的办法的,也来自于新学。
宋晟背叛,是在关中局面发生逆转,几乎不可挽回的当口,朱允炆生气归生气,但是也知道,先是战事不行,再有后来的宋晟举动,但是李景隆不一样。
朱允炆厉声呵斥丁显,说道:“丁显,这就是你给朕选的将领?”
而且曹国公已经是最顶级的爵位了。封无可封,让他来京师参与朝政也是一个处理办法。
更重要的是,朱允炆根本没有见过几次宋晟,但是他与李景隆打过很多次交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