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未来的位子(2/2)
丁显在学术界根本毫无地位可言。他根本没有能力与方孝孺相比,他做的事情,堪称倒行逆施,怎么可能得到下面人支持。
另外一方面,除却丁显谁能给他一个新方案。
一般来说,召见大臣,怎么能让首辅亲自去请了。只是丁显而今想要去,朱允炆也不拦着,就当丁显将功折罪了。
——
丁显将黄子澄请上马车。
两人在马车之中摇摇晃晃的。丁显忽然开口说道:“黄师兄,最近北京有什么指示?”
一方面是眼前的局面,无论如何不能继续下去了。他其实早就知道,超发是饮鸩止渴,但是那又如何?不想办法维持前线的军队,就不要提以后了。
总之,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丁显总是能想到办法,也没有任何底线可言。
而今却不能不做出这种直白的试探了。
可以这样说,在杨士奇与黄子澄能主持了辽东当年的事情,杨士奇而今在北京主持财政,一点也不觉得吃力。即便北京朝廷管辖东西,比之前在辽东多了那么多。但是工作量上相差并不算太大。
只是还是犹豫了。
黄子澄的能力固然比不上何夕,但是维持住而今的工业体系,并扩大生产。供应给前线的物资一直在增加之中。这也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黄子澄冷哼一声,说道:“天下间谁能逼你啊?”
丁显固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丁显到底还是有能力的。而方孝孺之流,根本支撑不起朱允炆的想法。
就好像这一件事情,何夕当初的政策有多么庞大的计算量与统计数量。
这种情况下,数学人才根本不可能得到好的发展。即便南京民间有一些人才,也不可能愿意为丁显所用。
但是朱允炆并不一定清楚这一点。
而他提出办法,朱允炆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或许还会给他一定的时间。
朱允炆对庶务不了解。但也看出这一件事情的难度。
黄子澄一愣,这一瞬间已经出卖了他。他随即回过神来,说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不仁,我不义,我已经与何师。恩断义绝了。”
他觉得他这个时候,多说多错。不说不错。就看丁显怎么说。
朱允炆到底太年轻了。
这一句话说到了黄子澄的心中。
朱允炆看了丁显一眼,说道:“去吧。”
丁显之所以提倡这个计划,是因为丁显知道,如果今日他想不出什么办法,直接对朱允炆说,他现在已经无能为力了。而今他的项上人头就不是他自己的了。
这一点是不可挽回的。
他是知道其中难点与问题的。这些问题是他解决不了的。
南京户部有这样的信息处理能力吗?
要知道,何夕的学说根基之一,就是数学。而南京方面秉承何夕支持的,就是他们反对的。数学在南京方面发展并不好,虽然说方孝孺倒台了。但是方孝孺也封神了。
他是不可能比得上杨士奇了。
毕竟杨士奇主持财政,将来说不定还能因此封爵。黄子澄不甘心也没有办法。但是如果他不做一些事情,将来何止比不上杨士奇,当初在辽东根本没有直接给自己汇报权力的属下,一个个都到了自己前头。
这让黄子澄如何甘心啊?
黄子澄忍不住说道:“你有什么想法?”
丁显说道:“自然是有的。南京群臣也想在北京朝廷有一席之地。”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