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怀庆之战落幕(1/2)
第八十一章怀庆之战落幕
好在叶沈能压得住这些人。
“好了。”叶沈说道:“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朝廷既然已经下令,那就做事吧,前线所有军队出动,给逼死对方,整条黄河防线,让傅友德都抽调不动,另外,小心对方狗急跳墙。”
所谓之狗急跳墙,不是别的。就是南军扒开黄河,用来阻挡他们。
叶沈可不想将手中的人泡进水里面。
叶沈将这些打发走后。立即给吴立下令,让他大胆进攻。不用顾虑河南方向任何军队,当然了,山西方向的敌军,还是不要小心的。
——
怀庆战事,打得很沉闷。
因为顾虑太多了。
首先是盛庸在战斗之中,屡次调整军队。让南军在与北军队列趋同之余,又有些不一样了。总之,双方都已经适应了火器时代战术战略。甚至盛庸在很多地方,比如步骑,步炮,伏击,通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革新。
毕竟,战争还是原来的战争,只是一些条件改变v领,本质上却没有一点改变。
盛庸适应了这种变化,很快就能将原本的经验发挥出来。
他其实也知道,北军对于这样的情况,也都有预案的。
之前北军打南军的优势,其实就是以线打点的优势,南军是不可能将军队完全铺开,按北军的密度铺开之后,是没有战斗力的。而今双方都有了这种能力之后。
如果按照这个想法,在战术上,军队火力还有过剩。
一旦山西军队发动,很容易截断吴立部的后路。
已经有人提议,团的规模太大了。营的规模太小了,应该组建在一千多人上下,步炮骑综合能完成任务的军队。在编制上再次细化。
最大的更迭是,军队分散的更开了。
吴立在这上面,并不比盛庸做得好,不过吴立背后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参谋团体,甚至吴立在怀庆战场上遇见的问题,也都发回征南军,发回北京,有无数人一起思考该如何应对的。
到时候,就危险了。
首先就是之前沁阳之战,双方打出一个标准的排队枪毙的战事。大家伤亡惨重,一日之内,打得双方都打不下去了。事后检讨。认为当时不应该面对敌人步阵就猛攻。要严格执行炮轰,骑兵冲击,步兵进军的三部曲。
什么轰不开对方步阵,那是火力不足。
再其次,盛庸本身也是一个很难以对付的人。很狡猾,也很勇猛。大战很有章程。双方的战事打得很散,并不是军队少,而是盛庸已经习惯了方圆数里数十里的战场,总体战场上人数很多,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关键节点上,不过一两千人的战斗。
具体该怎么打仗,对双方来说都是很新鲜的。
这种非常细节的变化,就反应在编制上,因为编制上,营一级别的火炮数量不多,跟随大军行军比较困难,不足以轰开对面的阵地,或者遇见敌人步阵的时候,火炮调集时间慢。
盛庸是有这个把握的。
不过。吴立此刻得了后方的命令。自然下令在整条防线上,寻找几个薄弱点,然后进攻,希望能打出突破口。
——
怀庆地区是很狭长的,一边是黄河,一边是太行山。
如果军情紧急的时候,那也只能硬着头皮冲了。
而这个情况下,又分出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就是,何夕对火炮一开始的想法,那就是火炮集中使用,以至于在军一级,有单独的火炮编制。但是而今另外一个意见也很重要。那就是加强一线火力。
或者秉承迂回战术。也就是战略绕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