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难题(2/2)
特别是而今北军站了一点上风,很多人等着何夕反攻。所以何夕提出的各种战略,都是出击的战略。不可能坐守。
战争直接刺激了工业化。
葛天工沉默了片刻,说道:“最少三年。”
“下官无能,请大人责罚。”
所以,不要说三年了,明年就一定要与南军开战,何夕可以控制作战规模,但是战事一定要打的。
或许在一些大方向上来说,何夕还能给予一些指点,但是具体的事情,却万万不行了。
瞿能说道:“大人,下官以为,这个办法好极了,不仅仅供应西北战事的距离更近了,还能加速铁路的修建。”
他也是需要时间去看看他的那些书籍的。
“更不要说,燕山一段的铁路,增加人手也是没有用的。别的不说,单单说,挖掘隧道这一件事情,而今想的办法,就是一般一排人占据一个挖掘面,一个挖掘面最多能用几十个人。即便三班倒,轮番上阵,也不过几百人。两边对着挖也不过是千余人。这已经不能能再多了。而挖掘一个隧道,所需要的时间,我根本不无法预料,在隧道挖通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土里到底有没有石头,有石头还是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水脉,一旦有水脉,这事情就大了。”
他专门提起技术问题,其实也有与何夕多接触的想法,毕竟只要接触了,关系才能好。关系好了,才能有好处。
何夕说道:“没有什么好办法吗?”
再加上何夕的事情也很多,根本没有时间去追踪了解最新的技术更迭。于是就造成了而今的局面。
“铁路所需要的各种物资都要从遵化铁厂拉。而从遵化铁厂最好的办法,就是铁路,否则用人扛马驮的办法,将铁轨运输过燕山,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葛天工说道:“还没有,正准备进行实验的。”
何夕“嗯”了一声,说道:“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多时间?”
而且政治上,对于北京不进攻,也是有问题的。两方势不两立的地步,不乘胜追击,反而左守,简直是张士诚第二,坐守之贼而已。
何夕问道:“都实验过了吗?”
何夕说道:“爬坡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我看这坡度不低啊。”
增加火车头的这个方案,平平无奇。
何夕一愣,说道:“三年,之前到营口的铁路,仅仅不到一年就完工了。而今怎么要用三年,增加人手,不能缩短时间吗?”
何夕倒是没有想过。不知道,这个方案的灵感,是不是来自纤夫。
何夕皱眉说道:“这样的事情,今后就不要问了,转给北京国子监,挂上悬赏吧。算了,”何夕想起了后世几个常见的铁路桥。说道:“今天算了,等议事结束之后,私下再谈。”
就好像而今铁路桥问题。
何夕也在沉思这一件事情。
在大同修建钢铁基地,对他有什么好处与坏处。
何夕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在大同修建钢铁厂,我觉得有三个问题,那就是大型机器怎么运输过去,如果单单在当地从头开始的话太慢了。其次,也要考虑投资问题,朝廷虽为拿着这么多钱,但是大部分钱都是有去处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所需要的钱不在少数。朝廷负担铁路之后,再负担这个,有些力不从心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钱。这钱从什么地方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