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三赢(1/2)
第一十九章三赢
或者说,就北京与南京对南洋不同的态度来看,南洋更希望北京获胜。因为他们很清楚,南京的主政者,其实不关注海外的。朱允文登基之后,几乎没有问过海外的事情,即便关注海外,与其说关注海外,不如说关注海外藩王们对他登基的态度。
而不是海外利益。
南洋银行就是他们的示好。
高丽银行是何夕牵线搭桥建立起的银行,日本四藩王都有入股,代表着高丽与日本地区利益。既是安抚日本四藩王,同时也是将这些人用经济手段绑在北京的战车之上。
还有山西银行与河北银行。
这两边是区域银行了。是河北籍的商人与山西籍的商人联合起来搞起来的。而说起来可笑,河北银行之中山东人最多。无他,去年河间大战之后拿下的山东府县,有太多商人都纷纷迁到北京了。无他,经过了南军在这些地方反复蹂躏,他们算是知道了。战争是怎么回事?不敢留在当地了。而山东其他地方富人见状,也纷纷做出准备。
别的地方或许对南北之战还有其他想法,但是山东与河北是主战场。他们最为了解了。
他们明显的看出来南京的颓势。
有的是押注北京,有的是两边都押注,反而是河北方面,打仗一年,虽然有一些商人赚钱,但是绝大多数没有多少钱,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河北银行山东人居多。
帮燕王很多忙。
什么?用银行资金发展自己的事业,是违法的。
高利贷这东西一直是有的,毕竟皇权不下乡。朝廷并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一个个去查证。而且所谓的严打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很难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执行能力,那是在闹笑话。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而今有了自己的银行,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多了。做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如此一来,一场遍布北京朝廷所有管辖范围的风暴就此嫌弃。
何夕巴不得的。
后世南方商人大盛,但是晋商也是大名鼎鼎的。
朝廷在这上面,其实无能为力。不可能下乡一个个去查,朝廷没有这样的人力物力。而这些银行家有啊。而且干掉一个放高利贷的,他们就有一片市场。
而山西银行与河北银行差不多。
如此一来,四大官行,户部银行,交通银行,海关银行,皇家银行。六大私行。辽东银行,朱雀银行,南洋银行,高丽银行,河北银行,山西银行。算是成立了。
从而渐渐代替了辽东一系商人在燕国的地位。
何夕这一次恰当好处。
而这种格局的成立,首先打击到的不是别的。而是各地的当铺与典当行,与民间高利贷。
原本洪武法令,对高利贷管理仅仅是限制利息超过本金。还一些其他规定。对放贷本身是不处罚的。
大多数奇葩规定,是因为历史真有一些办出了一些奇葩事情,法律也是这样。一方面何夕也不知道银行业具体法规,毕竟何夕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好穿越,手中自然没有这些东西。另外一方面即便何夕有,何夕先提出来,就那么容易通过吗?
人总是要吃了亏,才知道疼。
能战胜一个阶级的,只有另外一个阶级。
在此之前,大明官府银行其实不下县的,太过高高在上了。不可能与民间高利贷竞争,让这些银行衙门里的老爷们,去乡野里放贷,想得美。但是私人银行可就不在乎这一点,只要有利润,自然有人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