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二十七章见朱雄英

第二十七章见朱雄英(2/2)

目录
好书推荐: 疯了吧!你管这叫美丽人生?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诱君春宵帐 靠捡人,小祖宗我被各路大佬团宠了 穿成农家小崽崽,众仙排队送温暖 宝可梦:我是数码宝贝大师 情满四合院之,这个糟老头坏得很 风起明末 女配修仙,保命为先! 灭仙针

何夕也认出来了,这是一些农书的名字。

而朱雄英并没有发现何夕到来了。依旧在上面侃侃而谈,说道:“本朝以来,朝廷尤其重视耕作,其中最大的创举,就是陛下强制推行种。不要小看这个政策,没有这个政策,就没有辽东的繁华。你们知道辽东的冬天是何等的寒冷,如果没有衣与火炕,你们冬天能过去吗?这正是陛下圣明之至。”

朱雄英说的内容,下面最有体会。

前文说,朱雄英的学生之中,有很多比他年纪大的,其实这一句话,不完全对,应该说朱雄英的学生之中,有一半以上都比朱雄英年纪大。而且这些人都不是传统的读书人出身。

他们是自学也好,机缘巧合之下,识得一些字。不用从句读学起,就直接被塞进了营口大学堂中了。

都是穷苦百姓出身。

看似潦草,其实无奈。

辽东局面,即便加上高丽移民才两百万上下,按人口结构来算,这些人中十五岁至二十五岁的人数才多少。有能力读书的才多少?营口学堂虽然人不多,但好歹也要一两千人吧。

否则怎么说是一所大学?

这样来,自然放宽限制。不过将来定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这些人大多都是穷苦出身,知道辽东的寒冬是什么样子的。深有体会。

“而今朝廷更是爱惜百姓,横渡万里海波,为天下百姓求取良种。”随即朱雄英一声招呼,有学生立即从门口拎过来一个袋子。

朱雄英从袋子里拿出来玉米,红薯,马铃薯还有南瓜等等粮食蔬菜,一一给学生们讲解。随着远处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下课了。

是有人专门敲铁钟。

朱雄英随即收集桌子上的东西,说道;“这些种子班长收起来,分发给每一个人,这也是你们今年的作业之一,好好种植,研究合适的种植办法。”

这个问题其实辽东,北京,南京,江南,陕西,很多地方都在研究。

不过研究方式都是老农试种。此刻还没有推广开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难搞到手的。但是对于朱雄英来说,根本就是举手之劳。

朱雄英将这些种子分下去之后,随即说道:“现在下课。”

还不等朱雄英说完,下面无数人冲了上去,向朱雄英提问。朱雄英坐下来,翻开一个册子,随即掏出一根铅笔,熟练的放在耳朵后面,开始一个个回答问题,遇见回答不来的,用铅笔记在册子上。然后继续放在耳后。

这里每一个动作都是有经验教训的。

比如用铅笔不用毛笔,将铅笔放在耳朵后面,而不是其他地方。

之所以用铅笔不用毛笔,就是因为来问的人太多了。

有很多问题是不用记的,但是毛笔长时间不用,笔头就由干枯,而如果放在桌上砚台,很容易被学生撞了,不管是砚台翻了,还是墨洒出来了,都不好收场。

而将铅笔放在耳朵后面,更是他经历了一不小心,将铅笔掉在地面上,而在无数脚掌下面找铅笔的经历,真是太难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雄英也是营口大学堂的明星讲师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很多的原因。

首先是农学的爆热。

虽然说,营口大学堂分设各科。但是实际上,对于农学并不是太重视的。这也是士大夫一贯作风,看似重农,其实对于农学本身,根本不怎么在乎。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大多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已。

而对于百姓,特别是下层百姓来说。能多收三五斗,就意味着能多吃几顿饱饭。

双方对农学的重视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一开始,朱雄英只是协助讲一些农业机械。但是很多学生想学习农学本身。但是营口大学堂之中,也找不出来合适的老师。于是有人觉得让朱雄英暂代一下。

朱雄英也就同意了。

于是朱雄英正式成为营口大学堂的老师,官职九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