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仓颉造字(1/2)
诗曰: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名官员,负责口粮的记录。那时候,还没有文字,记东西全靠脑子,还有伏羲传下来的绳结记事法。仓颉用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食物的不同种类。又用打结的方式记录下数量和一些别的信息。
本来,这套方法是可以记录的。但是,随着食物数量的增长。慢慢地,这样的记录方式已经不够用了。于是,仓颉想了一个新方法。
他在绳子上打了个圆圈,在圆圈里挂上贝壳。食物数量每增加一个,就在对应的绳圈中增加一个贝壳;而食物数量每减少一个,就减少一个贝壳。他用这样的方法,管了几年食物。记录得快速而清晰,没有出过差错。
黄帝看仓颉头脑聪明,又很能干,非常器重他,就将更多的事情交到他的手里。可是,事情一多,原先的贝壳记事法就不够用了。他每天都在思索,如何能将黄帝交代的事情做好,不出纰漏。
这一天,部落举行集体狩猎的活动,汝作为掌管粮食的官员也参加了。仓颉一边漫无目的的四处走动,一边思考如何解决记录的问题。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三岔路口。
路口有三个老人在争吵,声音打断了汝的思考。原来,三个老人组了个狩猎小队。来到三岔路口后,对后面的行进方向,产生了分歧。
一个老人要往东走,原因是他认为东边有羚羊;另一个老人要往北走,他说北边有鹿群;还有一个老人要求往西走,他说西边有两只老虎。三个老人都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所以僵持不下。仓颉觉得很奇怪,汝等为何这么肯定对应的方向有汝等认为的猎物呢?三个老人言:地上动物的脚印已经说明了一切。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