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酋吟诗(1/2)
炎国,自太祖起兵灭夏建国,已历经十代。
而今,正德三年,天下太平无事。
正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大炎国祚日益衰落。
君子无能,奸相乱政。
一时间烽火四起,天下大乱。
正有云贵土著叛乱。
海疆倭寇侵边。
西北羌戎独立。
外加中原地区黄河泛滥、瘟疫肆虐。
就连远在东北的长白山部落群时时挑衅皇权,略边抢夺不止。
正德帝趣委将平乱。
以镇南王领四川兵力入主云贵。
靖海侯次师黄海御倭。
二皇子授封大将军王,领兵十万赴西域平叛。
诏河南总督、两广总督抗击疫情,赈济群众,以定中原民心。
而东北长白山部落素来剽悍,不服皇权管教,正德帝正为派遣何人坐镇而烦恼。
时奸相杜嵩甚得帝心,遂提议教秦皇岛总兵官李胤承坐镇辽宁,以抗北虏,安定京左。
帝欣然允之。
且说李胤承奉诏,合家即日赶赴位于沈阳的大辽总兵府上任。
李胤承是个百年不遇的将才,上位之初,便大刀阔斧整顿军纪,不出一月,将老弱病残全部罢免,留下青壮,日以继夜地刻苦训练,竟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斗术军队。
当地人美称“大辽斗术军”。
打得那帮长白山部落野人叫苦连天,再也不能靠抢夺关中人来维持生活,只能够在原始森林中渔猎来过活营生。
李胤承因镇辽有功,皇帝钦赐匾额“威震辽宁”,特加封为“镇辽侯”,一举登得帝国核心阶层。
此时的沈阳总兵府门庭若市,皆是道喜恭贺的同僚下属等一干当地官员。
就连之前那些叛乱造反的长白山部落的首领们也来巴结,甘愿俯首称臣。
这一日,群贤毕至总兵府。
李胤承设宴款待,一时诗兴大起,随口作了句:
“雕弓已廿年,鸣镝在胸前。”
“至今心不死,未损一片天。”
道在座可有以“武力”为题者,无论五七言,不限韵,只要体现尚武精神则可。
在座的那帮辽宁文官两手不沾鲜血,哪里有这般豪迈?作出的诗除了词藻华丽之外,都缺少一股豪气。
再就是一干受降的长白山部落酋长,大老粗文字不识一个,空有蛮力,连半个字都吐不出口。
李胤承叹息良久,无奈正想作罢。
但见西南角花荫席间有一个身着虎皮袄的少年站起身来,呷了口酒,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座众人皆是一愣。
瞬间,场面宁静安静了起来。
“——东方御寇!你胡言什么!”
东方御寇的父亲叫哈达虎,也是长白山部落之一,是最早向大炎王朝投诚者。
“侯爷,小儿不懂礼数,还望原谅。”
李胤承站起身来,上下打量了一下东方御寇。
只见他身长八尺,凤眼如炬,遂笑道:“你叫东方御寇?”
“正是!”
“多大了?”李胤承饶有兴致地问。
“二十有五。”
“尚在弱冠。好!”
李胤承面带笑意来到东方御寇的面前,见此人不卑不亢,倒是块材料。
“适才的诗,是你事先作好的吧?”
东方御寇道:“我们长白山人世代尚武,这种诗词,张口便来。”
众人听了他的话不禁感到吃惊。
能写出这首诗显然是需要很强大的功底,一个部落草民,怎么能够张口就来呢?
李胤承也不信他能够张口就来,叫他以“平水韵”再作一首,须带有“胡、关、月”三字。
东方御寇稍一寻思,张口便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是语甫毕,席中一官员大喊了一声“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