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炸桥(1/2)
受限于地形,从泉州通向汀州的官道,是先往南边到漳州,然后再往西北。
为了交通顺畅,泉州城外先后修了两座跨越晋江的大桥,一座是德济门外的顺济桥,一座就是临漳门外的石笋桥。
假如围困泉州城的这些乱贼发现形势不利,首选便是通过石笋桥往南撤离。
这种交通要道,乱贼自然是会派人把守,另外他们虽然暂停了攻城,却依然放了三千多人守在临漳门外的小寨中。
为了阻碍乱贼逃离,那肯定要控制或者破坏石笋桥,但临漳门又被堵着所以要从通津门出城。
通津门在德济门与临漳门之间,是泉州西南门。
门外的护城河离着晋江不到两里,地形过于狭窄,所以并没有乱贼存在。
元妙带着五百僧兵从这出了城,沿着晋江快速往上游赶。
此时,桥头乱贼已经得知了官兵援军到达的消息,然后又听到了那惊天动地的震雷,全都变得精神紧张起来。
因此隔着老远就发现了元妙所部,也意识到了他们的企图,于是便急忙向临漳门外的同伙求援,并派人向大营禀报。
乱贼在军伍编制上,用的也是官军那一套,指挥临漳门外这三千多人的是一个叫做郭青的‘统制’。
他接到求援后,丝毫不敢怠慢,慌忙带着全部手下往一里外的桥头压去。
乱贼虽然编了伍,也勉强能摆出阵型,可没经过太多正规训练,移动时就谈不上什么队列,完全是乱糟糟一窝蜂。
郭青对手下部众的现状也是无奈,毕竟这些人在一两个月以前还大多数都只是农夫,能做到听从命令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是豪强子弟,读过书习过武,也看过不少兵书战策,但不意味着他有本事能在短时间内,把一群农夫变成精锐正规军。
他们乌泱泱地赶到桥头,便看见僧兵距离也就三百步左右了。
郭青急忙大吼着,“射箭,射箭,弓手赶紧向敌人射箭……盾牌到前面去站成一排,矛手站盾手身后,……”
和大多数草寇流贼相比,乱贼的武器还是比较齐备的,有木盾、刀斧、长短矛、土弓等等,还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
一千多名弓手慌慌张张就开始抛射,能不能射中人先不说,主打的就是个先下手为强……
其他人乱贼则在大小‘军官’催促喝令下,开始勉为其难地摆出阵列。
正在奔来的元妙等人望见箭矢‘飘’来,却并不惧怕,做好防箭准备的同时,冲锋速度还更加迅猛起来。
僧兵不需要劳作,每日间除了诵经念佛之外,便是打熬身体习练武艺,个体素质其实比这时代许多军人都强,阵战合击之法也十分精熟。
武器以长铁棍为主,也有部分刀盾弓矢,身上穿着轻甲,只是不戴盔,明晃晃地光着头。
乱贼射出的箭矢绵软无力又散又乱,僧兵皆是眼疾手快,遇到有威胁的,要么以圆盾挡下,要么用兵器拨打开来。
如果乱贼这一千多弓手能够齐射的话,那肯定能发挥一定作用,奈何他们做不到啊,只能这么持续的却参差不齐的乱射着。
顶着这仿佛毛毛细雨一般的箭矢,元妙一马当先,领着仍旧保持队形的僧兵很快突进到了乱贼阵前。
这时代大多数人都是敬畏神佛的,尤其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夫,看见冲到眼前的这些大光头,心神大乱未战先怯。
“阿弥陀佛!”
元妙高宣佛号,灵巧的从两根长矛之间契了进去,手中那开过光的熟铜大棒却凶猛无比,狠狠砸在一面长盾上面。
粗劣的木盾当即破裂,持盾贼兵惨呼着向后跌撞,与身后那完全没有起到作用的矛手滚成一团。
本就不严密的阵型被打开缺口,元妙欺身而进,顺势一棒砸向旁边盾兵的后脑。
别说贼兵没有甲胄,就算戴着铁兜鍪也一样抗不住这二十多斤的重棒一击。
迸射的脑浆令附近几个贼兵更加胆丧,哭爹喊娘地丢下武器转身就跑。
制造出来的混乱和恐惧,像水波一样向四周荡开,本就松垮的阵列就像浮在水上的烂木船一般,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
紧随着元妙的法本和法华,一个执刀,一个挥锤,顺着缺口腾身而入,奋力厮杀,不给乱贼丝毫喘息之机。
很快,越来越多僧兵高喊着佛号突入乱贼阵中,大杀四方,而不少贼兵手中的兵刃却不敢朝这些大和尚身上招呼,只是一个劲抵挡。
或许华夏百姓能承受得了今生任何的苦难,却十分害怕死后受到惩罚和报应……
在佛光护体下,五百僧兵越战越勇,三千多乱贼只能勉力抵抗苦苦支撑。
“挡住他们!胆敢后退者杀无赦!”
“弟兄们,咱们人比贼秃多六七倍,别怕他们,给我杀!”
“佛门慈悲为怀,这帮秃驴肯定不是真和尚,杀了他们佛祖也不会怪罪的!”
“这桥不能丢,不然咱们回家的路就断了,守住,千万要守住!”
“坚持住,大营很快就有支援!”
乱贼阵列后方的郭青等‘军官’疯狂呼喝,无情斩杀了许多意图逃跑的贼兵。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