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一 之第九章 夜宴(2/2)
陈士举一同进的府中。
赵府中,一应酒菜早已预备齐全,三人就在正厅之中边吃边聊。
大家既已熟识,所以也就没有了什么戒惕,几杯酒一下肚,就天南地北的聊开了。那张信乃是承袭他父亲的官位。大明的卫所兵制实乃效法前朝屯田养兵,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屯军制度。太祖曾云:“吾养兵百万,不费黎明百姓一粒米。而卫所的军官自指挥使以下则均为世袭。这张大人的父亲就是前永宁卫指挥佥事,后来父亲去世,张信就承袭了这个官位。
那张大人自小就在军中长大,又兼承袭父位,对于军中诸般事务极是熟习。此时所讲的都是军中,行伍中之事。
这陈士举陈大人虽然供职于兵部,但是陈大人可是对这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无所知。对这张大人的讲述,听得精精有味。听到不明白之处,时不时的请教求解。
这两人,一个讲的兴致勃勃,唾沫横飞。一个听得精精有味,还时不时的请教求解。再加上旁边还有侍郎大人不停的劝酒,兴致真是越来越高。
要说这酒,今天陈士举那可真是没有少喝,可喝到现在,也才是刚刚微醺尔。这倒不是因为陈士举酒量好,千杯不醉。其实是因为当天他们喝的是米酒,而不是蒸馏的白酒。
其实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在这种场合下,肯定是喝高度数的白酒,一般都是茅、五、剑吧。这是今天的标准,可在古代的时候,上层社会,朝堂之中,却流行低度酒。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为证,诗中有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一斗是古制,折合下来相当于现在的将近五斤,你想想看,喝了五斤五十度的白酒,还能再写一百首诗?能站着不躺下就不错了。还写什么诗啊?
唐朝那时候蒸馏技术没有被引进,大家都喝的是发酵的米酒或者黄酒,度数都在十度左右,所以喝酒才能以斗计。想想也合理,李太白喝五斤米酒(类似于现在的醪糟)在微醺的状态下写诗,那才合理嘛。
自元朝起,蒸馏酒的技术被蒙古人带着来到中原,是以汉人也学会了蒸馏酒,才出现了高度数的白酒。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