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六章:张若曦去北平(1/2)
这次张若曦告诉孟雅芸的事情让她却又是大吃一惊,感觉到事情不小,必须马上拉上张若曦去马家河的军分区向上级汇报请示了。
原来,张若曦通过她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娴熟掌握和超常的发挥,制作和购买了不少的气象仪器,现在这个小小的气象站已经发展到有十二名专业气象观测专门的技术人才了,对于大气环流和一些南太平洋冷暖洋流通过黄海渤海影响我们华北地区的暖湿气流造成的气象变化做出较为精确的分析判断了。
张若曦根据这一段时间的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一股异常的北极寒流突然在苏联西伯利亚的确分崩离析,成为两股势力,一股向西前往了苏联中西部地区,一股却通过海参崴、朝鲜扑向了我们华北,避开了山海关和秦皇岛直向着察哈尔,热河,河北全境而来。但此刻东南太平洋却有一股巨大的暖流从苏北、山东过境也向着华北扑来。
“这会发生气象异变的,并且是巨大的异变,弄不好就要出现罕见的在内陆生成的台风,并会伴随着大雨、雷电和冰雹,整个华北及豫东南的产麦地区将会损失惨重,造成今年下半年的全国性粮荒。”
张若曦很有把握的说道。
“若曦同志,你们的仪器这么简陋,怎么能观测到北极和东南太平洋上的气象状况那?”
孟雅芸很谨慎的问道。
张若曦说:“一是仪器的观测,在最近冷热转换的比列是往年的数倍,这就是不正常的情况了。另外我在气象系学习的时候我的导师教过我如何自己绘制气象图形,还和同学专家专门去美国学习了气象观测和判断技术。所以虽说我们没有条件,无法通过高空气球释放探测器,但根据现有的观测数据和历史气象变化的资料分析,我们初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来,只是真没办法去证实,除非是和北平房山气象站取得联系,通过他们的仪器和技术条件来完成一次尽快的探测,这样就能最后确定我们的结论是否是真确的了。”
孟雅芸不懂气象,但从张若曦的口气里她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知道像张若曦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不会平白无故的说这些的,于是她拉上了张若曦就下了三王岭去了马家河的燕北抗日民主政府和军分区所在地了。
王家阳书记在听了张若曦的汇报后,马上召开了燕北区的党委会议,会上让张若曦把此次可能出现在华北地区的气象异变情况向与会的委员们做了汇报阐述。等张若曦拿着总结出来的资料把情况汇报完毕后,王书记马上问:“若曦同志,你预计的这场内陆台风灾难的威力会有多大的
那?”
“很大。”
张若曦说:“因为这两股极强的冷暖气流会在蒙古境内产生迎头相撞,所以会在鄂尔多斯草原和的克拉沙漠交界的地方急剧产生气旋,然后交汇的两股强气流会逐渐加强,最后产生巨大的涡旋,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台风,这股台风形成后会吸收和挟持当地本来这个季节就易发的草原风和沙漠风越滚越大,很有可能被北极冷气流给抽打回头,扑向海洋,那么就会滚滚而来,受到太行山的阻挡后,贴山而过狠命的席卷华北平原,最后从东南太平洋的来路,经山东入海,或者就在华北平原势力减弱最后成为低气压化成雨水消亡,但这个时候它造成的灾害早已无法弥补了。”
杨四司令员盯着张若曦问道:“美人靴同志,台风来了会怎么样那?咱么也见识过台风啊,是挺大的,忽雷闪电狂风暴雨那还不是俩小时就过去了吗,这能有多大的破坏那?”
张若曦严肃的看着杨四道:“司令员同志,我先提醒你一句,你又不尊重人了。我的名字叫张若曦,不叫什么美人靴,再说现在我都穿布鞋了,那里还有什么靴子了那。”
杨四赶忙欠身道歉道:“对,对,瞧我这都习惯了,是坏习惯,一说顺嘴了就没把住门。我给若曦同志道歉了,以后我改。请你继续介绍情况吧。”
张若曦这才接着说:“司令员说的没错,以前咱们华北也曾遭遇到过台风的袭击,但情况和这次是完全不一样的了。原来我们每年遇到一两次台风的袭击都是在夏末和秋初的时候,台风都是从天津塘沽,或者是从渤海湾过来,还有秦皇岛。但那些都是在海上产生的气旋形成台风后向大陆移动造成的,台风登陆后威力就逐渐减弱,到了北平,保定、唐山等地的时候几乎威力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弱了。而这次可能形成的内陆强台风却不同,它产生在蒙古的内陆,形成后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反推阻挡,会急剧的向热河、河北一带猛推过来,所以最强的时候不是在海上而是在到达华北平原的时候,正好和海上过来的情况相反。现在我们气象站的仪器设备有限,无法准确预测到风力的大小和危害的程度,但根据历史记载,在1889年的时候,在华北也出现过一次这样的内陆台风,结果造成了台风经过地区粮食颗粒无收,房屋几乎全部损毁,洪水泛滥,直接损失不可估量,光当时有记载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二十六万人,受伤的更是无法统计了。灾后疾病频发,瘟疫盛行,老百姓一下就掉入到了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痛苦之中了。的而世界各地因为内陆台风造成严重后果的国家都是这
样的,所以这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事情,关系到全华北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粮食的问题,所以我希望上级能引起重视。”
仇二蛋说:“师傅,真有这么邪乎吗?咱们在大山里,是不是要好点那?”
“山里因为有高山作为屏障,自然要相对的减弱了风势,但这风最大的不会是在山里,而是在平原地区,那里才是重点受灾的地方啊。要是伴随着强降雨和冰雹等衍生的自然灾害,那整个华北的产粮地区算是要报销半年多的粮食收成了,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老百姓就没法活了。”
张若曦很严肃的说道。
贺云麟副书记问:“若曦同志的气象资料很重要,还有一周的时间,地里的麦子就要收割了,前段时间一直阴雨,这才放了晴,老乡们都等着再晒一晒庄稼地就开镰收割了,你说在这个时候老天爷给我们来这一下子,那问题就大发了。我想问一下若曦同志,假如会出现这样的内陆台风的话,会在什么时候达到华北平原地区那?”
“十天之内。”
张若曦很肯定的说:“贺书记说的很对,前段时间华北大面积的阴雨天气正是由东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强劲北移造成的,也许此刻它已经到达了蒙古平原和北极冷空气回合在了一起,正形成这样的气旋那,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回头,以钱塘江大潮之势准备回头过来了。可惜我们无法得到蒙古那边的气象消息,否则就能更进一步的做出判断来了。”
王书记说:“这个问题的确严重,虽说我们的气象站还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是否真的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但至少她们依据现有的条件判断出了这个可能性,问题是我们也没有任何技术手段能协助到气象站再做进一步的确认。所以我们将立即将气象站观测出来的情况和推测上报大区,然后听从大区的指示安排。”
孟雅芸说:“对,我同意这样的做法。但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就是要现在就发动群众,提前抢收麦子,然后打下麦子妥善存储,不然台风夺走老乡们赖以生存的粮食。”
王书记说:“对啊,小孟主任这个提议要得。不仅如此,我们的队伍要立即行动起来,帮助老百姓加固房屋,疏通大雨山洪的通道,不让根据地的群众受到洪水和冰雹的袭击,房屋在洪水通道上的群众要转移出来安置,杨司令员,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要落到你们独立团的身上了。”
“这没问题,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杨四说:“不过我提两个问题,一是万一美人靴,不不,是张若曦同志,她们气象站预报的不准确,
那大区的上级首长就要笑话我们自己吓唬自己了。二是预测是准确的,但我们这燕北根据地才多少人啊,永善和同崖俩县加一块儿不过三十多万人,可整个华北那?有一千几百万人啊,咱们不能只顾自己不管那么多同胞的死活了吧?”
王家阳接话说:“杨司令员这个话说的好啊,真的我们不能只顾着燕北根据地这块儿没事儿就行,要看到我们那么多的同胞还不知情,一旦强台风到来,他们的死活怎么办?因此我们得立即向上级反映,越快越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