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请君共上一条船(1/2)
义勇军直扑汉城的消息刚刚传开,整个世界都被杨打鬼给惊呆了!
虽然大山岩紧跟着就追了上去,曰本方面也在第一时间通报了情况,并且做出了一定能把义勇军歼灭于朝鲜的保证,但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稍微懂一点军事的人都已经看的非常清楚,义勇军目前在兵力和物资上面是面临着极大的难题,但是杨打鬼已经掌握了这场战争的节奏,最少在短时期之内,曰军是注定要沿着杨小林的脚步去走的。
太精彩了!
在这场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没有任何悬念的较量。在那些西方的军事专家们看来,杨打鬼最好的办法就是蹿入长白山,然后依靠着那茂密的山林坚持他那游击的一套,也许还能让这个土匪活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也许能给联军带来那么一点点的麻烦。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战争的初期这个家伙居然主动出来和曰本人打硬碰硬的战斗!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把曰本第二军给打的丧失了战斗能力,也让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那里。
但是紧接着曰本人两个军强行登陆,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将那个家伙又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死地。可还没有等到曰本人能弹冠相庆胜利之际,义勇军前后三次渡江而击,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死定了的战局中硬生生的杀出了一线希望。
战局变的扑朔迷离了起来,欧洲的军事专家们这个时候忽然就对这场战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都把眼睛盯在了这片战场,有的只是开始给曰本人出谋划策,而有的却按捺不住,向军方提出了参加联军的申请。
一开始萨道义组成联军的时候英国本土的那些将军们不屑一顾,这才让哈密尔顿捡到了这个位置。但是现在有很多战功赫赫的将军已经对军方提出申请,说哈密尔顿少将并不适合指挥在中国的战斗,应该由自己出马才最为合适。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想支持曰本人,杨打鬼虽然是个混蛋,可真的和欧洲没有多大关系,那些名声鹤立的西方军事家们不会为了一个禽兽做出这个选择的。让他们感兴趣的只是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杨打鬼已经不是土匪了,至少在他们的眼里不是。
在惊叹义勇军那让他们双眼逐渐发亮的战术的同时,击败这个家伙已经成了一个军事家的荣耀!
曰本军部每天都能收到好多建议,虽然这些建议都是站在曰本人的角度上来考虑的,为的是怎么击败杨打鬼,但是这样被人家指指点点的,小曰本的心里当真很不舒服。
萨道义心里当真也是极度的不舒服,他刚刚接到了两份电报,一份是首相发来的,首相说伦敦对曰本人能不能读力解决战争已经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人说这根本就是一场从开始就注定是错误的,毫无必要的战争,他们说这场战争让除了让大英帝国丢失了一个东方盟友之外,做起到的作用就是耗费了大量的物资。
还有一封是陆军大臣发来的,电报上询问萨道义哈密尔顿少将是不是合格,并且说如果哈密尔顿不堪重任的话,在布尔战争中表现十分出色的几位英国将军都有兴趣来接替这个职务。
这两份电报的立场完全不同,首相要的是让萨道义尽快结束战争,而陆军显然是想有个表现的机会。说实话,在布尔战争中,英国将军们的表现真的没有十分出色的。萨道义对此只能报以苦笑,结束战争现在根本做不到了,就算他愿意,俄国人和曰本人也不愿意。
打到这个阶段双方都已经拼上了,小曰本已经在辽西死了那么多人,你让他们撤?还有老毛子,萨道义本来认为俄国人对锦州的战争将是一帆顺风的。
北洋军先是损失了曹锟手上的十万士兵,接着建昌防线又被陆建章出卖,俄国大军毫不费力的就打到了关内来,兵锋逼近山海关防线。那个时候谁都认为不堪一击的北洋军将在一个星期之内丢掉他们的第三道防线。
四十多万大军已经损失了十几万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丢弃,北洋军又自己没有生产能力,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打的?
可是随着俄国大军的压来,随着燕京城受到了威胁,袁世凯忽然间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每天都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燕京城,这些人也不去其他地方,就在北洋军的征兵点那里排队。以前空无一人的北洋军征兵点这几天都排了好长的队伍,袁世凯已经轻松的又征来了十几万士兵,而且征兵还在继续!
同时燕京城的老百姓现在也还在游行,但是他们的游行已经是支持袁世凯的北洋政斧,好多燕京城的居民都把自己家里能用上的东西全部捐了出来,一时间老袁的仓库里面各种物资堆的满满的!他除了没有枪炮以外什么都有!
而且袁世凯现在显然也是和俄国人拼了,根本不去管什么士兵的素质,那些新兵刚刚入伍,学会打枪之后就被他派上了前线,源源不断的援兵让阿克伯利尔的脚步始终无法迈过山海关防线。
战争已经打了整整十天,段祺瑞还死死的守在那里,在袁世凯忽然有了胆量之后,他的部队好像也换了一支,随着战斗的进行,随着燕京人民开始了对北洋军大力的支持,随着那些前去投军的青年加入战场,随着老乡们把家里仅有一点存粮交到他们的手里,他们渐渐的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这身衣服意味什么,自己手里的枪是用来干什么的!
也许他们的训练比不上俄国人,也许他们体力也比不上俄[***]人强壮,也许他们的战术水平远远不如对方,可当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拿枪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支真正的军队!北洋军坚持到最后一个人的阵地经常出现,明知必死也不投降的战例屡屡发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