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矫正(上)(2/2)
李瀚提议,赵匡义草诏,交给中书审阅,做为文人,无论卢多逊或者沈薛,自然对此举万分赞同,但在宋九这里扣下了。
大家想法是一样的,认为宋九是想进一步的完善它。
事实它也需要完善,难不成下一道诏书,自此各节度使不再辖管州县就结束了?
不过时间拖长了,赵匡义终于沉不住气。
他的心情宋九能理解。
向拱张永德等人罢去节度使,不是没有节度使,还有。
平卢节度使赵延进,归德节度使高怀德。彰信节度使崔彦进,天平节度使石守信。泰宁节度使折御勋(折御勋非直管,是留后代理),山南节度使潘美,忠武节度使曹彬,义成节度使杨信,镇安节度使党进,永清节度使孟元喆,成德节度使刘审琼。彰德节度使李汉琼,义武节度使祁庭训,安国节度使郭贵,昭义节度使乐继能,建雄节度使王政忠,永安节度使折御卿,保平节度使杜审进。定国节度使冯继业,保大节度赵赞,静难节度使宋偓,雄武节度使张炳,定难节度使李克叡,淮南节度使候斌。忠武节度使王审琦……等等。
在赵匡胤手中一共产生了四十多个节度使,后来陆续取消了几个,但大多数保留下来。
赵匡义这一年来取消的节度使最多,但继续存在着近三十个节度使。
中间还有取别,例如折御勋的泰宁节度使是暂代。它无关紧要,曹彬等人的节度使成了虚职。是拿工资的,取消领代州县的实权也不会在意,李克叡与折御卿的节度使是西北王,有没有更不会在乎,人家甚至都不拿朝廷的工资。
然而还有近二十位节度使是真正有实权的节度使。
一旦取消,权利减少,隐形的收入也相对减少,要命的是他们手中还有数千兵士。
是李瀚提议的,但李瀚仅是见风使舵。
赵匡义罢免了赵普张永德等人节度使,其他的例如张全操犯了错误,李继勋告老,多达近十位节度使取消,可朝廷也没有再授予新的节度使,等于大幅度削减了节度使数量。
其次赵匡义三月时又下诏,让各节度使子女进京担任班职,虽授了官,但实际是人质。
因此李瀚猜测赵匡义的心思,提出这个建议。
不过这让有些节度使不悦了,而且这些节度使多是赵匡胤提拨上来的,有的是赵匡胤的心腹,赵匡胤死得莫明其妙,部分节度使与大臣心中略略有些不满。
一旦拖久,不能执行,引起骚动,骚动的后果严重就会导致哗变,最后甚至能威胁赵匡义的皇位安全。
但实际整件事的背后推动者是赵匡义。
之所以如此,还是他的帝王心。
北宋立国时诸将士轻视他,让他对这些将士不放心。
安史之变,藩镇割据,五代更替,给国家与百姓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军事上赵匡义一直是短板。
应当来说,也不全是坏事,举宋一朝,武将没有形成国家危害,至少内部比较安定。
让宋九感到惊讶的是他发现赵匡义非是想黜武重文,朝廷拨出更多的钱帛用于豢养兵士,制造武器盔甲,赵匡义本人时常检阅禁卫军,又刚刚在城南建阅兵台,由崔翰指挥,检阅所有京畿地区军队,看到长达二十里路的军队号令如一,阵型整齐,赵匡义十分高兴,将他的黄金衣带赐给崔翰。
但是,但是……
有军队,没有得力大将能成么?或者大将积极性不高,又能打好仗么?
强行劝阻是不可能的,为了这件事,宋九想了许久。
看着赵匡义,宋九道:“陛下,臣以为一个人想要成功,一是天运,二是努力,三是智慧。青年有作为的唐明皇造就了明相姚宋二张,晚年昏庸安于享乐的唐明皇却造就了李林甫的专权,杨贵妃艳名史册,杜子美的悲凉诗篇,唐朝的衰落。若是臣不遇到陛下,也不可能坐在政事堂议事,这同样是臣的天运。”
宋九对后来一句名言很不耻,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九十九的汗水,然而若没有运气能成么?若是爱迪生跑到工匠为下品的明清,他能不能有那样的成就?
所以一个人的成就七分打拼,三分天注定,这个七分打拼里还包括了努力与智慧,运气在一个人作为当中占的比例不低。
当然,宋九在这时说这句话,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不过赵匡义古怪的看着宋九,不知道宋九说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与削节度使之权有何关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