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钟振军要跟表姐离婚(1/2)
梁进仓的这番表白,让两位县领导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自从78年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说话干事讲究实事求是,许多华而不实的口号逐渐销声匿迹。
梁进仓的话,听着也没有唱高调,确实是很务实,但是两位领导却总有点略感奇怪的感觉。
因为他所说的,关于一个行业具有双赢性质的问题,在几位领导听来是个全新的概念。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存在对社会有害的行业。
就拿咱们国家来说,如果存在这样的行业的话,会危及到社会上其他人的健康安全,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
也就是说,这样的行业会让一部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活不好,甚至不能活!
那么国家怎么会允许这样的行业存在呢?
乍一听,梁进仓的话让人感到奇怪。
可是仔细地,深入地思考下去,几位领导就有点明白了。
别的不说,单说煤矿,本来采煤的初衷是好的,效益是巨大的,全国绝大多数的煤矿也没有造成癌症村的情况。
但是大梧店煤矿因为特殊原因,就直接造就了三个癌症村,十几年来因为癌症去世的村民就达到了将近二百个。
其他还有很多正在承受病痛折磨的村民。
这,大概就是梁进仓所说的反面例子吧?
其实,梁进仓也仅仅是提出了一个双赢的概念。
向领导解释了自己作为一个农民,为什么想到要去做几乎属于公益范畴的事业!
绝对不可能展开,大放厥词地发表自己对于某些矿山的态度,比方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采矿当时获得的那点经济利益,有可能到了后世,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破坏,用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上千倍的花费,都无法弥补回来。
国家的大型矿山,因为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造成的破坏相对小一些。
可是放开以后的私人矿山,几乎可以用“一将功成万骨枯”和“断子绝孙”来形容。
基本情况就是一个矿老板开个矿,致富的就是他一个人,可是因为这个矿,可能方圆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环境被破坏殆尽。
周围村庄成千上万的农民,因此生活在几乎无法生存的环境当中。
而且这种环境破坏影响的还不止是一代人。
富了我一个,坑苦千万家。
到了后世,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业何止是开矿。
自己挣钱,坑苦老百姓的行业多了去了。
当然那都是后世的事,现在梁进仓的任务就是向县领导汇报,如何把煤矸石废物利用起来。
煤矸石是在煤矿建井、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干基灰分大于50%的岩石,含碳量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10%左右。
大梧店煤矿每年采煤量在40万吨左右,大约产生4万吨煤矸石。
开矿二十多年,到现在矿区已经积攒下不少于80万吨的煤矸石。
80万吨煤矸石堆在那里,用堆积如山来形容都显得苍白。
这东西到目前为止,还是作为一种令人头疼的废物存在。
梁进仓提交的第二份报告,就是关于在大梧店煤矿建一座矸石砖厂,消化矸石的可行性报告。
说白了就是把煤矸石烧成砖,既能消化垃圾,又能产生效益。
最关键的是,消化了矸石山,就是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在这份报告当中,他对矸石砖的可行性技术进行了专业描述。
其次还有对矸石砖的市场前景,效益情况也做了详尽阐述。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另外对煤矿污染的应对措施,也做了重点陈述。
不得不说,前后两份报告,对于县领导来说,实在是太过于专业了。
第一份报告,是请来相关专家才得到了证实。
第二份报告,正副县长也是请教了一部分专业人士,这才能够通篇读懂。
毕竟,领导不是搞化工研究的专业人员。
梁进仓提出由县里出资建砖厂,技术和经营管理这些,全交给自己来做,自己向县里每年上缴利润。
相当于县里建厂,由自己承包。
这也属于一种双赢的合作。
毕竟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建厂,而且这年头,你个人想建厂?
你以为你是在南方的深镇啊!
只能表示呵呵了。
让砖厂戴上官帽,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
对于这种经营模式,县里基本认可。
但是两位县领导还有一个始终解不开的疑虑。
那就是梁进仓对于大梧店煤矿产煤的化学组成为什么如此清楚?
比方说,大梧店煤矿所产的煤,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但是其中不但砷元素含量较高,而且以五价有机砷为主。
煤矸石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o2和aaso3,其次是cao、fe2o3、mgo等,矿物成分以高岭土和水云母为主。
以梁进仓能考上京城大学化工学院的自学能力,再按照他自己所说,通过亲戚的关系,邮寄样品进行化验,这些应该能够做到。
当然,这些通过化验得出的成分组成,此前的专家组会更加专业。
而且可以肯定,在化验和分析方面,专家组做得比梁进仓还要详细。
但专家的结论是,大梧店煤矿所产煤炭虽然含砷量稍高,但是在污染水源方面,还达不到具有毒性的程度。
而且下游河流周边村庄没出现癌症现象,矿区人员也没有出现癌症现象。
所以专家排除了砷元素致癌的可能性。
真正的离奇之处在于,梁进仓的报告中还是把致癌的原因指向了煤炭和煤矸石当中砷含量过高。
只不过他的研究比专家组还要深入。
他的报告中,通过翔实的化学分析,得出砷元素跟另一种稀有元素化合之后,通过农作物的吸收转化,变成了另一种能为人体吸收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存在于粮食当中,被人食用之后,能够诱发人体中的嗜毒基因。
而且是一种靶向的嗜毒基因。
也就是说,这种基因对砷元素具有强烈的吸收偏好。
本来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本地水源中的砷元素含量,达不到有毒的程度。
饮用之后,绝大部分的砷元素还能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吸收程度极低。
但就是因为那三个村庄的田地中飘入了这种成分,经过农作物吸收转化,就变成了能为人体吸收的剧毒化合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