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民心(1/2)
下午,洪阳的孙儿就到了,却是叫洪啸扬,大概十二、三岁,白白净净的,很儒雅,一看就是个饱读点诗书的文化人。随他而来的,还有七、八个书坊的匠人。
顾爷爷见这洪啸扬后,只是微微的撇了一下嘴,接待起来倒也热情,把洪啸扬安排好后,就领着那几个工匠走了。这几个人,都是书坊的老手,什么工种的都有,这下来的正是时候,正是他所亟需的。
石爷爷又找了好几个人,在跟着小丫头和秦奋学着汉语拼音。小丫头今天是过足了当先生的瘾,看着神仙文字,学生爱学、老师有趣,倒也进步很大。秦正进屋的时候,正见到小丫头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口型,教着:“衣,约,约……”
见小丫头教的起劲,秦正就没打扰她,把洪啸扬放下跟着学,就来到了另一个房间里。
顾爷爷和新来的书坊工匠们正在这里,指着桌案上堆满的小木条,正和几人说着什么。听这顾爷爷的意思,常用的汉字他已经挑出了三千多个,木模一律要刻三百个,而有二百多个汉字则要刻一千个。
这时,秦伯和石爷爷过来了,说已经准备好了,秦正手一挥,那就出发!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离村南五里的历山山脚,后世里这里就有个品味很高的铁矿。所以,秦正只要按照秦伯登记的那块矿石的采集地点实地考察一下、装装假,然后就开干了。
山脚下,地势很平坦,不远处就是从村边流过的汲水,到这里拐了一个弯,向东缓缓流去。西北风顺着河道吹过来,又顺着河道吹散,嗯,通风良好,很好的地点。
大致说了一下,留下一支队伍,秦正又往山里走去。汲水的下游十里处,有人捡到了煤矸石。
……
直到天黑,秦正才回到老军村。这一天,是他最累的一天,也是他收获的一天,可能也是他开启大唐现代工业纪元的一天。
精铁场,石炭、焦化场,石灰、水泥场等等,都选好了址。上千的强壮流民,都拿起了工具,已经开始挖山不止了。老弱们则是分布在沿途各处,焚烧杂草、平整土地,准备修路。
除了独轮车,秦正还和船坊订购了一批百斛的小船。他准备建个码头,然后水陆并进,从各个矿场拉运矿石、焦炭。然后把成品装船,溯流而上,利用很小的支流汲水,进入黄河。
把居民点的规划叫人拿走,他又开始画水车的图纸。汲水边的这个水车还是小了点,除了供应造纸坊外,还能给老军村送上了自来水,最多了,再带上个磨坊碾米,也许夏天干旱的时候还能取水浇地。
他要弄个大的。所以,他搜遍了后世水车的样式,最终定下了一个这时代所能达到的极限尺寸,一丈八,还是一次性造四个。这样配上各种风箱、锻锤、粉碎和研磨设备,小小现代工业的雏形就就形成了。
帐外突然出现的嘈杂声打断了秦正。他放下毛笔,走到帐外一瞧,是收工回来的流民们,举着火把,看见秦正,立刻就没了声响,低头走路。秦正诧声问道:“路上碰到什么事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