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传说中的武神(1/2)
王至道苦笑道:“我知道了对不起邬师姐我不是因为失忆一时之间头脑糊涂了吗!下次我会记得了!”
“知错就好!”邬心兰再瞪了他一眼然后问道:“对了你刚才下床做什么?有事吗?”
王至道干咳一声不好意思的道:“对不起邬师姐那个……我想方便。”
邬心兰闻言脸一红忙道:“我知道了我去叫一个师兄来帮你!”
在一个叫做边山云的师兄帮助下方便完毕后邬心兰再次进来了这一次她端着一盆热水先服侍王至道洗过脸和手后再端来饭菜喂王至道吃了个饱。
完事后邬心兰对他道:“好了王二你好好养伤吧我要出去和师兄们练功了。师父为了六天后和日本人比武的事情正在闭关不能来看你。你有事的话就叫几声吧我在外面会听见的。”
王至道点了点头等到邬心兰出去并关上门后王至道即坐了起来轻松的溜下了床悄无声息的来到了窗户前将纸糊的窗户打开了一个缝然后向外看去。
汗好一个热火朝天的练武场景。
只见除了少数精武门弟子在进行打桩站马步训练外大部份精武门弟子都排得整整齐齐由大师兄刘振东带领之下正在演练套路。而邬心兰和一些精武门的女弟子也在其中之列。
从他们打这个拳法套路来看王至道隐隐约约认得好像是在后世也流传很广的翻子拳而不是霍元甲最出名的迷踪拳。想来迷踪拳是霍家的家传拳法不大可能轻易就传授给精武门的普通弟子的。
这些精武门的弟子在刘振东带领下翻来跳去的果然比耍猴还好看让王至道觉得这些人不去耍猴赚钱实在太可惜了。
对于传统武术的套路在后世一直都有两种看法一种现代派武术的代表认为套路没有一点实用的价值坚持主张废除而他们所创的新派武学中基本上都是没有套路的。至于传统派的坚持的维护套路的价值认为套路才是武术的真正精粹。只是传统派武术的这种言论在现代派武术的越来越盛的声威下渐渐的变得苍白无力。
在王至道的眼中看来传统派武术的观点也不算完全错他们错是错在把套路当着技术训练的手段。实际上王至道研究过武术史后他认为早先的武术之中根本就不存在套路的。那么套路是怎么产生的呢?王至道认为套路最早的雏形是“实战模拟训练”也就是假想训练。
早先的武术家们在没有对手的时候就通过假想眼前有一个对手来拳打脚踢借以训练自己的实战能力。这种假想实战训练在后世几乎所有的武道中都有目的是在“无敌似有敌”的训练之中训练出到实战时“有敌似无敌”无畏的精神气势为真正的实战打下基础。后来这种练法久了即形成了一套固型的模式于是武术家即将这套模式传了下来或者是被弟子偷偷看到误以为是真功夫而偷学了下来。那个时代的武术家们也一样的保守害怕弟子学到真功夫后越自己故意的不点破这模式的奥妙他的弟子们都只得其形没得其意。
结果这一套由假想实战模拟训练演变出来的动作由不明所以的弟子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之中又胡乱添加一些动作渐渐的形成了套路。当第一个套路出现后别的门派也跟着有学有样或是想体现自己门派的拳法和别的门派的不同纷纷自创新的套路。于是到了后来套路即流行了下来并当作技术训练的手段一代又一代的误导弟子。
结果可想而失没有精神只留形式的套路一代又一代的演练下来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失去了真正本质的套路也将目的也渐渐的偏重于表演欣赏的价值上了“武术”开始慢慢的变成了“舞术”。
在王至道看来套路这个东西将几百种技术动作组合起来练习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几百个动作一遍一遍的重复完全不如一个动作重复几百遍的效果。
所以套路这东西只能算是体操并不能算是武术。而且于健身价值来讲套路还不如正规体操;从欣赏价值来讲套路比不上舞蹈;至于实战的价值套路上基本上是用来挨打的。
真正的技术训练是单一的招式千万遍的重复。
后世有一个王至道敬佩的武术家说得好:“一个动作那怕是一个错误的动作如果练习了上百万遍也会产生可怕的杀伤力!”
拳谚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讲的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实际上天下所有的行业都是如此的。像后世体育界比如篮球足球等的训练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单一的动作千万遍的重复练习。一个投篮一个射门职业运动员只怕已经重复练习了上百万遍甚至千万遍以上如此才会成为真正的高手。
所以王至道的“至道拳学”之中第一步是学会基本技术熟练无比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几个单一招式十万上百万遍的重复练习。像王至道自己的高扫踢和崩拳他至少已经练习了千万遍以上所以才能做到一击必杀。
眼下看到精武门的弟子们花上二十分钟时间来练习一遍套路然后又重复练习。王至道只想立即冲出去将那个教他们套路的武师赶出精武门再由自己亲自训练他们。幸好他明白以自己现在实力说出的话根本就没有半点作用说不定还会被精武门的弟子们当着疯子所以才没有冲动。
看了半个小时后王至道见这些人还在乐此不疲的练习套路不由大感无聊。正要打算回到床上去休息突然看到一个满脸笑呵呵胖子领着一个精瘦的老头进入了精武门的大门老远就冲着一个正在练习打桩的年青人道:“廷觉去快去通知你父亲。告诉他孙老先生来拜访他了!晓惠快去为孙老先生看座送茶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