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武侠修真 > 黄义明定南边 > 第三十六章:黄义明回师筹谋败印军

第三十六章:黄义明回师筹谋败印军(2/2)

目录
好书推荐: 火影:从迎娶辉夜开始 太空人工智能 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修罗之绝世武神 春深 我帮殿下捡马甲 红墙,白墙 王平修仙传 天辰邪龙 妙手仙王

玄奘取经,一般被史家解释作中、印友好的象征,然而被大多数人所不知的事是:这一时期中印两国尚发生过战争。此事见于新、旧《唐书》之所记。 《资治通鉴》用一段简约的话,记述了这一战争的过程: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庚子,右卫率长史工玄策击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大破之。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兵最强,四天竺皆臣之,玄策奉使至天竺,诸国皆遣使入贡。会尸罗逸多卒,国中大乱,其臣阿罗那顺自立,发胡兵攻玄策;玄策率从者三十人与战,力不敌,悉为所擒,阿罗那顺尽掠诸国贡物。玄策脱身宵遁,抵吐蕃西境,以书征邻国兵,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婆国(今尼泊尔)遣七千骑赴之。玄策与其副蒋师仁帅二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傅和罗城,连占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走,更收余众,还与师仁战;又破之,擒阿罗那顺。余众奉其妃及王子,阻乾陀卫江,师仁进击之,众溃,获其妃及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俘阿罗那顺以归。以玄策为朝散大夫。”

根据这一记载,唐使臣王玄策在唐朝贡品被抢后,向吐藩与泥婆国(今尼泊尔)共借兵12000人,经短暂的三日战争,共斩首3000余,俘虏12000人,含国王阿罗那顺与王妃、王子,俘杂畜30000余,降城580所。由此事亦可见当时印度国力之弱,社会组织之散乱。

但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学虽然走向世界,在印度本土却开始衰落。其原因一是因为印度教顽固地坚守地盘并综合了佛学。其二则是因为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后,对佛学野蛮打压。这一过程具体是:

孔雀王朝末期,该王朝部将普舍耶密多罗篡位建立了巽伽王朝,其时在中国西汉文帝二年间(前180年)。普舍密多罗是一位忠实的婆罗门教徒,他在位期间,曾两度举办盛大的婆罗门教祭祀──马祭,婆罗门教重新取得了国教地位。在印度“南北朝”分立之时,南方的刹塔瓦汉王朝(前281)与案达罗王朝均奉婆罗门教为国教,此二国编纂法典,推行种姓制度,亦举行过婆罗教的盛大祭典。而至笈多王朝崛起后,婆罗门教文化得到空前繁荣。该王朝编纂了多部婆罗门教经书,融入大量民间信仰,并融合了佛教以及印度的另一种土生宗教“耆那教”的部分思想,崇拜“三神一体”的梵天、湿婆和毗湿努,并且根据对主神的崇拜,创立了各种寺庙,这样婆罗门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亦即新婆罗门教的转化。其时约在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4世纪)

而有关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后,对佛教进行野蛮打压的情况,其大致过程为:

约在中国唐代(8世纪前后),生活于西方的阿拉伯人建立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此亦即中国古史所称的大食人与大食帝国。大食帝国信仰的国教为伊斯兰教,亦即中国古史所称的回教。大食帝国先后经历了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三个时期,阿拔斯王朝先是攻灭波斯,后又发动对印度的入侵,但最初受到了抵抗。大致在这一时期,原中国周边大部分佛教国家和游牧民族都皈依了伊斯兰教。约至中国南宋时期,有一支来自于西方、早已依皈了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先是占领了阿富汗地区,建立了古尔穆斯林王朝(1148—1215年),中国史籍亦称郭耳国、廓尔王朝或古尔苏丹国。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古尔王朝驻印度的总督库特卜乘着当时印度北方长期分裂、小国林立的状况,迅速征服了印度北方小国,建立起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

而德里苏丹国征服印度的过程,亦即伊斯兰教消灭佛教的过程。时至元代,突厥人攻入比哈尔和孟加拉,印度最后残存的佛教大寺飞行寺、那烂陀寺、超岩寺、.超戒寺等都被洗劫一空,僧侣要么被杀,要么逃逸,这些寺院的原址,都被改造成了清真寺。这也标志着在印度传承了一千七百余年的佛教的消亡。而时至明代,在今南洋海上及陆上诸国,除安南、金边、南掌、缅甸、暹罗等邦外,伊斯兰教均将佛教和印度教逐出,建立起了伊斯兰文化圈。面对伊斯兰教的入侵,佛教之所以不堪一击,是因为突厥人入侵时,佛教主要集中在北印度和东印度的少数繁华地区,突厥人只要占领了这些地区,就可以彻底摧毁佛教寺院,消灭佛教力量。而面对突厥人的野蛮入侵,佛教徒未能组织起任何像样的反抗,只有少数僧侣远走国外,保存了部分古代印度佛教经典。

而伊斯兰教之所以与佛教不两立,原自信仰的根本对立。伊斯兰教教义的基本信条为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一信仰又可归结为 “认主独一” 四字。这一信仰具体又可分为六义:其一是信安拉,认为世上一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其二是信天使,即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园和火狱,并向人间传递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功过;《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米卡伊来、阿兹拉伊来、伊斯拉非来,他们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降示经典、掌管世俗事务、死亡和吹末日审判号角。其三是信仰经典,即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天经,至善至美,包罗万象。其四是信使者,即信仰《古兰经》中曾提到的先知使者二十五位,其中重要的有四大天使,即安拉向穆罕默德传递“默示”的哲布勒伊来;负责观察宇宙、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掌人间衣食供养的米卡伊来;司管人命生死的索命天使阿兹拉伊来;专理风雨、吹响末日号角的伊斯拉非来。而穆罕默德则是二十五位使者中的最后一位使者,也是最伟大、至圣、封印的使者,负有执行安拉之道的光荣使命,凡信仰安拉的人,均应服从之。 其五是信后世,即认为宇间一切生命,终有毁灭之时,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进行复活日审判。其六是信前定,即认为宇间一切事物,均受安拉制定的法则制约,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之,唯有对真主顺从,通过虔诚向安拉祈祷,并努力践行宗教义务,真主才会使结果发生变化。

而伊斯兰教与佛教的教义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是 “认主独一”,佛教却认为世界万物没有创造者和主宰者,一切都是因缘缘起所致;伊斯兰教相信人死后的归宿是末日复活和审判,佛教却认为人死后进入六道轮回,而且轮回是永远没有尽头的(除非进入涅槃);伊斯兰教相信真理来自真主的“天启”,先知也是真主派来的,佛教却在认为真理是人参悟出来的;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只拜一神,佛教却到处树立并膜拜佛、菩萨、罗汉等偶像。

由于基本教义的对立,伊斯兰教与佛教自然是水火不能相容。伊斯兰教原本具有排他性,其号召信徒应开展“圣战”,消灭“异教徒”。因此当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后,自然会借助武力,消灭佛教。但是伊斯兰教在侵入印度后,却未能成功地征服印度教。其原因在于:尽管在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之初,印度教与佛教同受打击,但印度教经反抗后,与穆斯林征服者达成了妥协,并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这一过程具体来说是:

在突厥人远征印度时,印度教虽然和佛教同受打击,神庙和经典被焚烧,信徒被迫改变宗教信仰,但印度教的根基却深扎在印度社会的底层与上层,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发现要消灭印度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整个印度的社会结构是以印度教为基础的,尤其是在乡村,没有印度教就无法维持统治秩序,也无法征税。而对于广大印度农民来说,印度教是他们的祖传信仰,如果让这些农民都皈依伊斯兰教,德里苏丹国将税收无出,因为穆斯林统治者只向异教徒征税。此外,印度教神庙遍布印度城乡,入侵的突厥人无法控制印度的每一城市和乡村,自然也就无法根除印度教。而印度教却可以依靠上层王公和下层平民,武装抗击入侵的突厥人,这使穆斯林统治者不得不放宽宗教政策。

鉴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没有足够实力使印度伊斯兰化,就只能使伊斯兰教长期与印度教并存,来维护对印度的统治。因此德里苏丹国在社会治理上,最终认可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伊斯兰教原本是讲究信徒平等的,但是在其进入印度之后,尤其是由印度教徒改宗的穆斯林,大多都保留了他们原来的种姓地位。这样,伊斯兰教的神学思想也开始和印度教互相渗透,到了莫卧儿帝国时期,终于形成了一种以两教结合为特色的新宗教——锡克教。

而“德里苏丹国”历五朝,统治北印度约三百余年,终于被蒙古贵族帖木尔五世孙巴布尔征服,巴布尔建立起了包括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此事件距我们现今已不远。比对中国明王朝纪年,莫卧儿帝国的历史概况大致为:

明嘉靖四年(1526年),巴布尔始建莫卧儿帝国。明嘉靖八年(1530年),巴布尔病亡,其子胡马雍继承皇位,国家发生战乱,被迫流亡伊朗。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胡马雍在伊朗帮助下,恢复了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统治。胡马雍重登帝位六个月后去世,次年二月,子阿克巴继位。阿克巴任内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他本人信仰伊斯兰教,但印度长期流行的是印度教,两教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为了协调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关系,阿克巴宣布各教派平等,选用印度教人士做高官,又表示他出于自己“宽容大度的个性”和“对宗教思想的追求”,准备在宫中创立了一个没有上帝、没有先知、没有教务的“圣教”。而在这一时期,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后来的伊斯兰教与先此存在的印度教,在相至交流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锡克教”。其创立者为那纳克,传授经典为《阿底格兰特》,其主张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为一体。这是在印度出现的一种全新宗教。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10月)阿克巴去世,其子贾汗吉继位(1605—1627年在位),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代皇帝。贾汗吉国王其统治时期,锡克教的第五代祖师阿尔琼把教区改为行政机构,向信徒征收赋税。因此举具有分裂国家的性质,而引起震动。阿尔琼又卷入了莫卧儿皇室的纷争,庇护叛乱的王子,另立艾哈迈德讷格尔王国,从而引发内战。

明崇祯六年(1633年),沙贾汗击败并兼并了艾哈迈德讷格尔王国。莫卧儿帝国在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统治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他在德里建成了著名皇宫红堡,还为其死去的宠妃建造了阿格拉市的泰姬陵。但由于沙贾汗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很快引发了内乱。

南明桂王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沙贾汗病重,其四个儿子开始进行皇位争夺战争,第三子奥朗则布于次年获胜。尽管此时沙贾汗已康复,但却被奥朗则布废黜王位,并将其囚禁于他所建的红堡之中。奥朗则布宣布自任皇帝,

奥朗则布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领土达到了颠峰。但其国土虽然辽阔,国家的统一却很不巩固,其境内约存在数以百计的小王国,这些小王国保持着高度的自治性,对帝国时叛时服。此外,因奥朗则布杀兄囚父,其王国缺乏道义力量的支持。此外,奥朗则布放弃了阿克巴时代所奉行的宗教宽容政策,加强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企图使印度完全伊斯兰化。他恢复对非穆斯林人群征收人头税,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举拆毁印度教庙宇与神像。

奥朗则布这一系列极端做法,引起了非伊斯兰教人群的极大不满。信仰印度教的人群马拉塔人在印度南方酝酿建立马拉塔王国。而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农民,以实现锡克教理想为号召,组织武装起义,要求消灭种姓制度,建立土地归农民所有的“真理王国”。而乘着莫卧儿帝国陷入内乱之机,最早来到印度的一群西方不列颠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乘船到达印度西部的苏拉特港口城,建立起所谓的“东印度公司”(全称“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其势力范围后又抵达孟加拉湾西南端赛葵的默吉利伯德讷姆港。

言说及此,黄义明道:关于莫卧儿帝国的历史,我讲了这么多话,目的只有一点,就是要让大家知晓莫卧儿帝国的底细。只有弄清这一点,才有打胜仗的把握。莫卧儿帝国虽大,但有三大矛盾:

其一为种姓矛盾,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及贱民阶层相互对立,民族不睦。

其二为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三教对峙,信仰不一。

其三为家族矛盾,父子不和,沙贾汗迄今被他的儿子奥朗则布囚于红堡之中。

这样的国家虽大,实同一盘散沙,其虽有坚不可摧的铁甲象阵,亦无可畏惧。而铁甲象阵,杨尚书刚才已提出了应对之法。对付莫卧儿帝国,我另有一计是釜底抽薪。何谓釜底抽薪?即掏心战术。我青年时曾寄居四川乐山凌云寺多年,与钦海禅师相善,钦海禅师本名黄道全,为晚明大儒黄道周的弟弟。明亡,从台山文安城唐王抗清十二年,任参将,文村陷,钦海禅师方至乐山凌云寺削发为僧。黄道全崇释,年轻时曾游学西藏,与五世达达喇嘛阿旺洛桑嘉措(1617—1682年)相善,听其所云:中印两国虽隔喜玛拉雅山,高不可逾,但在布达拉宫地下,却有一条喜玛拉雅隧道,直通印度德里红堡,数日可达。现贾拉汗尚囚堡中,如真能探寻到这条隧道,从地下穿越喜玛拉雅山,至德里红堡救出沙贾汗,助其复位,在沙贾汗的帮助下,必能迅速击败印军。只是不知谁可担当此重任?

此时第六军主将主将周颍起身道:各位姐妹已均有要务安排,徒儿愿往西藏一行,以探寻喜玛拉雅隧道。

黄文明道:如此甚好,只是你明晚尚须与何将军举行婚礼,应给你三日婚假。婚后你可与何将军带领一千骑兵同行。你军所余二千人可交副将冯晓岚统领,随我机动作战。之所以不让你率全军出行,是因为寻找喜玛拉雅隧道,属私密之行,人数宜少不宜多。此外若能真正出得德里红堡,救出莫卧儿国老王贾拉汗,也只能采取突袭行动,擒住其新王奥朗则布,迫其投降。因敌众我寡,切不可与之硬拼。周颍道:徒儿知晓。

黄文明又道:西藏地势高塞,不似我邦地势低热,带兵出行,务必多带衣物。此外,由好古城赴西藏,可沿小路翻越高黎贡山脉,入中国云南境,沿怒江边茶马古道上行。此江下游入缅境,称萨尔温江。沿江上行溯源处,已距西藏首府拉萨不远,而拉萨亦即布达拉宫所在地。为不惊动路人,可将所带军士伪装成商队前行。我明日会写函并备上重礼,让你们交五世达达喇嘛阿旺洛桑嘉措阿,其必会给予帮助。此外,我会飞鸽传函黄道全老前辈,请其先致函五世达达喇嘛通融此事。周颍又诺声连连。

布置完这一切军务后,黄义明又道:请六部尚书归府各理其职,但务必要组织好明晚周颖与何耀辉将军的婚礼。又对在座诸将道:你们可各履其责,但务必不要忘记明晚参加周颖与何耀辉将军的婚礼。众人齐声称诺后散会。

2022年1月1日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从魔宗血奴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败犬女帝,把头发盘起来! 没钱修什么仙? 仙骄 家族崛起:从每日情报开始 仙不是这么修的 荡尽妖魔我为仙 老祖无能! 神诡长生:从镇武卫开始加点修仙 诡道神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