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朝野上下,风起云涌(2/2)
“厂公,根据已有的资料,这个陈士奇,字弓甫,号平人,福建漳浦人,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进士出身,时任中书舍人;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升任礼部主事,不久后迁任广西提学佥事;
次年,因父丧回乡丁忧;
半年后,丁忧期满,迁任重庆兵备、贵州兵备;
几个月前,陈士奇屡获升迁,从贵州学政跃升为兵部左侍郎、右佥都御史!”
“嗯,果然有问题!”
王立点点头,冷冷说道:“陈士奇不过是小鱼小虾,提拔他的人才是幕后黑手,赶紧查!
这家伙,敢把触手伸向四川,胆子还真不小!
不管他是谁,先弄死再说!”
“呃……好……”
宋哲连连点点头,继续递上两封书信:“厂公,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出湖广,与左金王、革里眼等部汇合,很可能流窜安庆;
另外,李自成自凤翔渡过渭河,在宝鸡击败王承恩部,继而甩开洪承畴的包围,进至泾阳、三原等地,与过天星、蝎子块两部贼兵汇合,方向不明!”
“是么?”
王立淡然一笑,似乎早有预料,随手接过信函。
流贼再起,朱由检肯定得到了消息!
奇怪的是,他为何没有诏我回京,还派来监军和史官?
难道,他认为,流贼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也太天真了吧!
又或者,他认为辽东的战局更为重要,怕自己分心?
如果真是这样,朱由检那孩子,也挺体贴人的嘛!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
“报……厂公:蓟辽总督杨嗣昌,派人送来信函,请厂公速速批示!”
“杨嗣昌?”
闻言,王立赶紧接过信函。
这个……朱由检诏杨嗣昌回京,到底是几个意思?
去年,孙承宗卸任之后,为了推脱“破虏总督”之职,王立向朱由检举荐了杨嗣昌,做为自己的挡箭牌;
只不过,杨嗣昌在辽东的表现没能让朱由检满意,又逢皇太极兵进朝鲜,“破虏总督”还是落到了王立头上;
到任后,王立并没有对杨嗣昌委以重任,而是让他驻守在后方的宁远城;
而今,朱由检诏杨嗣昌回京,到底是为何?
罢了,无所谓!
杨嗣昌的“大贤”,本就是自己吹捧出来的!
他要回京,让他回去便是!
他走之后,正好提拔曹变蛟和曹鼎蛟!
这两人加上何可纲,宁远城定然无忧!
不过嘛,杨嗣昌手握圣旨,临行前却向自己请示,足以说明他处事的八面玲珑!
既然他给我面子,那就不必为难他!
签了杨嗣昌的离任申请,宋哲再递上一封信。
阅后,王立表面上未置可否,心里却怒骂不止!
这个朱由检,怎么老是不听劝?
上一次,你提拔熊文灿为“两广总督”的时候,我就告诉过你,这人不可重用!
你为什么不相信?
为什么任命他为“湖广总督”?
对了,张献忠那厮在湖广!
熊文灿这家伙,千万别坏事儿!
想到这里,王立心头一紧,赶紧抓过纸笔!
奏书写到一半,却又停了下来!
不对!
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儿!
一般来说,朱由检诏某人回京,必是委以重任!
先有一个刘汉儒,这会儿又来一个杨嗣昌,再加一个熊文灿!
若说这两人是因为自己赏识,或者与自己有“交集”被诏入京,那么,熊文灿呢?
自始至终,极力反对提拔熊文灿的人,好像只有自己吧!
可以确定的是,这三人都与自己有关联!
而且,这三人的升迁,必是经过内阁的同意!
这就有些玄妙了!
温体仁!
这个笑面虎,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查!
赶紧的,把温体仁查个底朝天!
“报……厂公:城外来了好几百个百姓,全都是汉人,是从广宁城逃过来!”
“不,不能让他们入城!”
王立蹭地弹起身,恰逢高起潜破门而入:“厂公,那是我大明的百姓,为何不许他们入城?”
说罢,大步往里走!
跟随高起潜入殿的,还有两名史官!
王立眉头一紧,嘴上仍然寸步不让:“没那么多“为何”,我说不许就不许!”
“厂公,你可要考虑清楚,那是我大明的百姓,是从广宁城逃过来的,追兵就在身后!
如果这批百姓遭到屠杀,你如何向万岁爷交待?”
“交代?没问题!”
王立嘿嘿一笑,将被子裹在身上,缓缓往外走:“高公公,咱们去城头上看个清楚,我马上就给你交代!”
高起潜一脸懵逼,稍加犹豫,赶紧跟了上去。
城头上,寒风凛冽!
城外,数百名百姓衣衫褴褛,踉踉跄跄地翻过壕沟,呼天抢地,不顾一切地往城门口奔来!
在他们的身后,百余名八旗兵弃掉战马,越过壕沟,扬着明晃晃的大刀紧追不舍!
见状,祖大寿连番请战,高起潜喋喋不休,城上的明军群情激愤!
王立却面带笑容,冷冷看着这一切!
哼!
前些天,八旗兵押来一批汉人奴隶,试图重建广宁城,确实不假!
但是,广宁城距此八十余里!
这冰天雪地的,那些百姓手无寸铁,如何能从广宁城逃到大凌河?
八旗铁骑,全都是吃素的?
追了八十多里,追不上几个百姓?
所以嘛,若说百姓中没有细作,鬼才相信!
呵!
我倒要看看,我不开城门的情况下,那些追兵如何收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