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灵气复苏,紫禁会议(1/2)
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华夏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山之祖,亦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
古代典籍中的昆仑山又号昆仑丘,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
昆仑山深处,一座青色高山宛如天柱般耸立在天地之间。
山上白烟袅袅,绿茵成群,隐约间有仙鹤啼鸣,展开翅膀,卷动一片云烟!临近青山,一阵轰鸣声传入耳中,一挂瀑布如水晶般透明,水流如千钧奔腾之势冲向崖间青石,好不壮阔!
若有人有幸看到这一幕,必将赞叹一句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青山顶,翠竹林立,竹叶随微风摇晃,传来一阵簌簌声,像是天地奏乐,似流水般抚平心间浮躁,极为悦耳!而竹林隐约间有黑白影子一闪而过,让人忍不住走进其中探索一番!
竹林中间则有一口池塘,青石池底,深约三米,长约十米,其中金鳞游动,莲花绽放,池中金鳞追逐嬉戏,悠然自得,不时鱼跃而起掀起道道涟漪。
池塘不远处,一座青瓦宫殿拔地而起,大门处上书昆仑墟三个大字!
青山绿水,白云飘飘,翠竹簌簌,金鳞嬉戏,青瓦宫殿矗立其中,颇有一丝世外桃源之意。
青瓦宫殿内,一座青石凉亭内盘坐一人,紧闭双眸。
人影身穿一身青色长袍,面容沧桑,白发三千,眉间生白,嘴唇干涸,旁边则放着一把青色拂尘。
突然,人影张开双眼,竟有实质青芒映出,极为骇人!
李观棋此时白眉轻皱,轻叹一声,随后拂尘一扫,一道青芒便飞向山腰。
“唉~本道看不清这棋局”
山腰处,几许青石瓦房林立,其中三十余人盘坐在青石上。
当首一中年男子像是感受到了什么,缓缓张开眼睛,看向前方一副镜子。
镜子如翡翠玉石般清澈透明,只见此刻镜上发出淡淡光芒,浮现白色文字!
时日即到,天地复苏,封印削弱,尔等下山赶往紫禁,早做准备!
中年男子名叫叶承安,此刻脸色凝重,对着后方盘坐在青石上的众人说道:“天师有命,天地复苏,即刻前往紫禁城汇合,崔向,妙含,刘观之随我去紫禁,剩余人带领门下弟子布防昆仑墟!”
“谨遵天师之命!”
······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绵亘200余公里,盘卧方圆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颇有厚重安稳之感,“稳如泰山”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站在泰山之颠,俯瞰群山万壑,完全可以感受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韵味!
泰山深处,崇山峻岭之间,零星道观屹立其中,其中一座道观内正盘坐二十余人,为首中年人王元良沉声说道:“观主有命,王元忠,张思淼,林以蓝随我去紫禁,其余人带领弟子留在白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观中待命!”
“是!”
······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
华山自古一条道”,由北向南,贯穿北峰、中蜂、东蜂、南蜂、西蜂计程越20公里。一路行去必经千尺幢、白尺峡、老君梨沟、上天梯、沧龙岭等绝险要道,可包尝华山之险。此外,山上还有长空栈道、鹞子翻身等一般人闻所未闻的险景。
华山深处,天师道观内,一群白袍人影站立。
为首中年人陈侯沉声说道:“天师传令,命林言,池.宇峰,董姚与我同去紫禁,其余人等留在观内!”
“谨遵天师之命!”
······
峨眉山位于大夏川省乐市峨眉山市境内,是华夏“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华夏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此时峨眉山内游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西皇山顶,一座庙宇内,方丈叹息一声对着身后四人说道:“封闭峨眉,前往紫禁。”
“善!”
······
神农架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