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连中三元(1/2)
[]
眼见女儿态度坚决,幼娘的父亲无奈之下,便将刘明唤到府中,当着女儿的面谈了条件。
在一起,可以!
但前提条件,刘明必须中个举人回来,否则一切免谈。
一听这个条件,幼娘急了:“爹爹,你怎么能这样,刘郎他……”
虽然她知道刘明文采出众,但中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的是秀才考到白发苍苍仍然还是秀才。
刘明却自信满满道:“幼娘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中的。”
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下来后,幼娘让丫鬟娟儿偷偷给刘明送去了五十两银子。
刘明不要,娟儿便说:“这是小姐借给你的银子,小姐说,让你以后专心读书,不必再为了油盐柴米而劳碌奔波。”
这么一说倒也有道理,刘明终于还是收了下来。
之后,埋头苦读。
待到来年秋试将至,幼娘又让娟儿送去五十两银子作为盘缠,以免路上受苦受累。
刘明很是感激幼娘的深情,发誓一定要考中举人,回乡娶其为妻。
结果,还真是考中了。
消息传了回来,幼娘很是激动,其父也很高兴,说什么要不是他给刘明施加压力,那小子还不一定能考中。
一大家人跟过节一般,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换上了红彤彤的灯笼,只等着刘明衣锦还乡,也好为二人举办大婚之礼。
没料,左等右等,刘明却没有回来,信也没来一封。
时间一长,乡里便开始有了一些流言,都说刘明娶了官家千金为妻,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么说倒也不是全无道理,刘明乃是孤儿,早就没有了亲人,一个人无牵无挂的。
可幼娘不信。
在她心里,刘明绝不是那种薄情寡义,忘恩负义之人。
没回来,或许是有别的事情耽搁了,也或是进京去参加会试去了。
但是,丫鬟却说,真要进京参加会试,那为何不来一封信?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刘明已经变了心。
包括幼娘的父母。
但是幼娘依然初心不改,暗地里托人四处打听刘明的消息。
幼娘的父亲一怒之下,不顾女儿的反对,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
可万万没有想到,幼娘个性刚烈,就在出嫁前一天在房间里悬梁自尽。
“后来呢?那个刘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许长安忍不住问了一句。
幼娘长叹了一声:“后来我终于知道,他当时的确出了状况,在回乡时不幸遭遇了一股流匪,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后来被一个采药郎中带回家里治疗。
郎中有个女儿,每日里精心照料,不顾男女之别,每天帮他擦身子,敷药换药……”
“所以,他为了报恩,娶了郎中的女儿?”
幼娘凄楚地笑了笑:“这不能怪他,如若是我,或许也会那么做。
他当时伤的很重,伤口流脓发臭,也不能动弹,全靠那女子替他清洗伤口,擦身子,敷药。
整整照料了他两个月,方才勉强下床走路。
可以说,他的命是那父女二人捡回来的。
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家,为了救一个陌生男人,默默地付出了那么多。
所以……他最终带着她一起回乡……他想和我解释……”
“可那时候,你已经不在人世间了。”
“是的,他回来的时候,我还没有下葬,他在灵前哭的死去活来,说对不起我……”
说到这里时,幼娘悲从心来,不由呜咽出声。
许长安长叹了一声:“或许,这是你二人注定的命运,今生无缘。”
幼娘抬起头,幽幽道:“其实,要说一点都不怪他,我自己都不信。
当他与那个女人一起跪在灵堂时,他们却看不见,我就飘在棺材上空,差点控制不住自己……”
“可你最终还是原谅了他。”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是原谅……或许原谅了,也或许还是有些怨念。
要不然,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像一个烟花女子般,见着各种各样的书生。”
“或许,你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执念放不下。
你不甘心,你重复着生前的事,资助一些有才华的书生。”
“或许吧……毕竟,我的死还是因为他。只是,我早已不恨他。”
“我知道,如果你心存怨念的话,也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女鬼。
虽说你现在多少有了一些修行,但是,如果你不能彻底放下执念,恐怕这一生很难再有大的成就。”
“请问公子,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执念?”
许长安笑了笑,拿起酒壶倒了一杯酒,然后放回桌上:“这不就放下了?”
“啊?这……”
幼娘一脸惊讶。
“看似复杂的事,其实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你能拿得起的东西,就能放得下。”
这句话,令得幼娘陷入了沉思。
“老话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没等到他回来,而他,自然也没想到会遇上人生一场生死劫。
一场生死劫,改变了他的命,也改变了你的命运。
但姑娘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你们的命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本身就是注定的……”
《剑来》
次日一早,许长安离开了小院。
幼娘站在门口,呆呆地看着他的背影。
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才幽幽叹息了一声,转头冲着身后的两个丫鬟道:“是时候离开了。”
话音一落,三人的身形凭空消失。
等到几个书生兴冲冲前来之际,却怎么也找不到传说中的那幢小院,唯有一片废墟。
……
京城。
一众考生陆陆续续到来,准备应试。
乡试,又称秋闱,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上榜者称为举人,俗称老爷,雅称孝廉。
虽说秀才也是功名,但也仅仅只是入门,地位没有明显的提升,也很难改变家境。
但中了举就不一样了,正式踏入了士族,享受朝廷俸?,相当于有了官身,有关系的甚至还能成为朝廷命官。
就算回到乡里,那也是举人老爷,多的是人上门投靠。
这是缘于朝廷的福利,举人名下可挂靠几十户人家,这几十人家可免赋税、免徭役等等。
总之,自古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江南距离京城近,故而江南的考生大多都到京城赴考。
如果有幸中了举,可以继续留在京城等待来年三月的会试。
不久后,乡试正式开始。
照例,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诏、判、表、诰,第三场策论。
对于绝大多多数考生来说,第一场和第二场相对轻松,特别是一些文采过人的,更是不在话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