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银月铠甲(求月票!!!)(1/2)
大夏。
小皇帝一袭盛装,出都城十里外迎接。
林傲将军虽然周身的甲胄也有些残破,但仍然是雄姿英发。
离得近了,林傲才看见,只要是朝内,有名有姓的大臣几乎是全部到场。
哪怕是林傲这种铁血的汉子,也是心头一热。
他是个前代帝主从草根提拔上来的将领,从那一刻起,他就誓死的想要帮助大夏彻底的崛起,万死不悔。
如今,不仅身居高位,还能够得到王朝如此的礼遇,可能这辈子,也就值了!
“今日前来,为将军接风洗尘,这三杯酒,将军请了。”小皇帝面庞露出笑意,指了指一旁的酒杯,说道。
“多谢帝主。”林傲单膝跪下,叩谢皇恩浩荡。
随后,方才将酒杯连番拿起,一饮而下。
“这是我皇族的银月铠甲,请将军换上,与本帝一同享受万民叩拜。”小皇帝没有停歇,继续的指挥左右,拿出一个玉盘。
上面有着一身极为庄重漂亮的铠甲,这才朗声说道。
皇族的银月铠甲?
众多将士都是极为的兴奋,他们这次,是真的感受到了,帝主是对他们如何的重视!
银月铠甲向来是皇室专有,整个皇室也不超过三副,这是皇权的象征,大多只是分给异姓王穿着的。
并且,只是穿着而已,一般是十日,需要送还回来。
这是对大夏之内一个人的最高褒奖了。
如同九玄门的紫霄剑一样,是大夏的标志。
大夏皇室的这一脉分支流淌的血液里,有着上古的银月族传承,大夏虽然一直供奉的是上古人皇,不过一直以银月为代表性的传承。
“多谢帝主!”
自有两三侍女取来屏风,将林傲围拢住,林傲面上不动,依旧是那副冰冷淡然的模样,但,心头却是火热。
在屏风内换上了银月铠甲。
很快,屏风撤去,甫一出现,便让人觉得眼睛一亮。
这银月铠甲是上品灵兵,上面高悬着一抹银色的月华,让林傲此刻看起来极为的英武霸气。
一场盛大的仪式,就在整个都城之中展开,来庆祝北伐成功。
传令犒赏三军,不仅仅是赏赐美食珠玉,就连一些将士,也都是拿到了一些极佳的修炼资源。
林傲在大夏的声望瞬间暴涨。
大夏已经数十年没有对外征战,从前沉寂的,现在又都回归来了,这不是大夏最近的第一次对外发动战争,但,却是唯一一次,小皇帝如此隆重的举行仪式。
这是要给大夏的民众一个态度。
大夏,要扩张了!
犒赏有军功的人,目的只可能是有一个,那就是要对外扩张,以此来鼓励战争,鼓励战争带来的各种后果。
而这个领地,可能是十方魔宗,也可能是北域,谁知道呢。
入夜,万家灯火通明,一副盛世光景,帝单独召见了林傲。
在深沉的御书房内,精美的夜明珠发出的亮光将这里笼罩的一如白昼。
年幼的帝王换上了简单的明黄色便装,依旧是面对着那面刻满了众多地图纹路的墙壁。
“臣,林傲,拜见帝主。”林傲依旧是单膝跪地,身着银月铠甲的林傲,看起来整个人幽深冷寂,如同皓月。
“将军不必多礼,如今,大夏的对外行动,还是要仰仗将军。”少年轻轻的踱步,“将军请起。”
“谢帝主。”
林傲站起身来,少年随后说道,“一个势力覆灭,定然会招来许多怨愤,如今我打算再前往九玄门一趟,与掌教至尊再议天下事,如何?”
“帝主英明。”林傲没有多言,只是拱手道。
林傲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
但,正因为如此,当他做了神军阁主之后,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把皇权集中起来,让真正的四方仰德。
不服从者,杀了便是。
对内,基本上很少去武力镇压,但,却把东域仙门分为九品,纳入到了他们自己的体系之中。
只有九玄门,万剑阁这样的超级仙门圣地,不会被定义和排名。
“好,那五日后,将军与本帝同往。”小皇帝转过身来,看了一眼林傲,说道。
林傲依旧是低着头,“是。”
“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有父帝的消息了?”小皇帝转身看着外面的万家灯火,随后沉吟了一下问道。
“未尝有。”林傲也是面色一沉,说道,“当年夏帝突然失去踪迹,未尝有半点音讯留下,如今十一年过去,也未有蛛丝马迹能够让我们辩查。”
大夏的情报系统是很厉害的,但,即便是如此,也一点的迹象都未能查到分毫,这就证明了,很多东西,还是不会直接有答案的。
唯有等了。
“好。”小皇帝并没有什么表情,不悲不喜。
最后看了一眼林傲,笑道,“将军身着银月铠甲,当真是神武异常。”
“身着帝主所赐银月,林傲时时提醒自己,要为大夏建立功勋,一刻不敢忘。”林傲神色郑重的说道。
林傲时时刻刻的在表露着忠心,他也曾听闻过俗世王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但,却不屑一顾,他是修士,也是东域超级王朝的宰执。
就算是帝王想要鸟尽弓藏,也不会不顾及到他的实力和地位,他自己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就没有人能够动得了他。
但,即便是他有着如今的地位,也都是大夏所赐予,当年的夏帝将他从行伍之中提拔上来,可不是为了养一头狼的。
“没那么多的拘谨,这次攻打北域有所成就,这是九玄门为我们打开的一道口子,如果继续能够得到九玄门的支持,那么,可能继续的进攻北域,也不是难事。”少年摆了摆手,轻声说道。
“臣觉得,我们如果过分的依赖九玄门的话,他日九玄门翻脸不认人,那我们可就陷入被动了。”林傲皱了皱眉,随后开口说道。
他将顾虑说了出来,这顾虑不是他想到的,而是翰林院的一位大儒,名叫白文善的人提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大儒,还是杨阁老的师尊。
这些大儒每日都在观摩王朝的各种利弊得失,希望能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达到上古人皇的程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