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被抹黑数千年的商王朝(1/2)
皇帝子胜提到的三个人,都是商王朝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且还是关键人物。
每一个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子履,又名天乙,即商汤,成汤,契的第十四代子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伐夏,才建立的商王朝,让子姓成为皇族。
子受又名子辛,帝辛,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纣”、“商纣王”。
商朝因为帝辛而辉煌,也因为帝辛而覆灭。
他是商朝不可磨灭的印记。
子喜,即攸侯喜,是攸侯国子攸的后人,与帝辛同为武丁的后人。
攸侯喜是商纣王时的末代攸侯,他与帝辛亲如兄弟,深受帝辛青睐。
他为商王朝开拓东夷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诸夏帝国只是祭祀商汤和帝辛,鱼逸还不会联想到什么。
只是会认为,天元大陆也有类似地球上的商王朝罢了。
毕竟诸天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也不意外。
但是子胜着重提到诸夏帝国的开国君主子喜,鱼逸就不得不重视。
在地球的历史上,武王伐纣时,子喜正在带领远征军征讨东夷。
朝歌城被攻破后,子喜和他的十五万远征军就在返程的途中,突然消失不见。
对于子喜和他的远征军消失,学者们作出了无数种猜测。
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宋国说,专家们猜测,子喜和他的十五万远征军,在宋公微子启封地转军为民,过起百姓生活。
其次是洛·阳说,即十五万人在牧野战役后,回到洛·阳地界。
由于远征军没有生产资料,开始从事商业,成为现代“商人”的先驱。
第三种是朝·鲜说,即远征军在东征之路上,归顺箕子。
从此生根于箕子的朝·鲜封地,成为了高丽人的祖先。
第四种是灭亡说,在周灭商之后,十几万大军也随后被消灭。
最后一种,也是众多学者最认可的一种,殷人东渡。
某些学者认为,子喜带着远征军,沿着西伯利亚前行,最终跨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定居,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
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一个英格兰学者梅德赫斯特,是他做出殷人东渡的猜测。
米国学者迈克尔·芤,在其著述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当中提出,
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殷商末期,且其特点和殷商文明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个说法引起了很多华夏人的兴趣,比如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后来郭·沫若也非常相信这个说法。
学者王·大有,也是殷人东渡学说的拥护者。
他在《图说美洲图腾》中阐述了,殷商文明和奥尔梅克文明的相似之处,以作为殷人东渡的证据:
1、殷商是青铜时代,墨西哥出土的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
2、奥尔梅克的玉圭上,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
3、奥尔梅克人跟华夏人一样喜爱玉器。
4、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
甚至有考古学家在奥尔梅克文明遗址中,发掘出了六块玉圭,上面刻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些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
经有关学者解读,这就是商朝的文字,刻写的正是殷人远祖、高祖、始祖、先公先王名号谱系。
鱼逸根据商王朝覆灭的各种传说,联系到天元大陆的诸夏帝国来历,将所有线索联系起来,作出了一个推断。
在地球,商汤伐夏,推翻夏桀建立商王朝,历经17世30帝王,传到帝辛手中。
帝辛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对外派攸侯喜征讨东夷。
他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朝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
对内反对神权,主张唯才是举,反对奴隶制,打压以东伯侯、姜皇后为首的神权派系。
他的暴力手段,激起了国内的守旧派系的强烈反对。
武王姬发趁着商王朝征讨四方,国内空虚之际,趁势起兵。
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精兵破敌,帝辛只好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朝歌城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
周军精锐尽出,将奴隶军的打败,并用计谋让奴隶军倒戈。
牧野之战的胜利,还不能彻底动摇商王朝的统治。
因为帝辛能凭借朝歌城的城高墙厚,以及残余的禁军坚守,等待征讨东夷的十五万大军回援。
然而,帝辛要面对的敌人,不仅是来自周军和各路诸侯,还有朝歌城内的贵族。
朝歌城的守旧派,比他想象的还多。
经过周王朝修改的正史,帝辛只有一个儿子,名为武庚。
但是根据野史记载,帝辛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武庚,子郊,子洪。
武庚是妲己所生。
子郊和子洪是姜皇后所生,是属于守旧派。
鱼逸想到此处也很无语。
帝辛名为子辛,他的一个儿子名为子洪。
在诸夏帝国,子辛和子洪却成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多少有些搞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