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儿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2/2)
看我举动,众人心中都很清楚我想做什么,但无一人阻拦,只因冯小宝早已臭名远扬,且恩宠不再,谁都不愿帮他。
双手牢牢的握着椭圆形护手,尖锐刀尖直指冯小宝胸口。我冷声命令:“老者多念旧,神皇有心不杀你,可我不是她!而且,你至今仍欠我一命,所以你最好相信我敢动手杀你!现在,你住口,不许再说你爱她!神明一般的女人,你爱不起!真正爱她的人不会是你!”
早知我对自己有杀心,冯小宝并不惧我,仍不肯就此住口。
他轻蔑道:“你先前道我不配奢谈爱情,难道你就配么?好,那你就杀了我,证明你对薛绍的确有情有义,证明你比我更有资格拥有爱情!杀了我,动手,你动手啊!”
我想也没想,举刀便刺,却有一人箭步如风,一步便跳到我身旁,他伸手阻止,大掌握住锋利的寸宽刀刃,霎时鲜血淋漓,落地成珠。刀尖明明已落在冯小宝身上,却未扎入肌肤一毫一寸。
旭轮咬牙忍痛,命令我道:“不许动手杀人!”
我悔恨不已,不想竟亲手伤了自己最爱的人。冯小宝方才也只是放大话而已,见自己安然无事,急忙后退数步避开了我的刀锋。
眼前结局令我一时之间不知所措,眼泪簌簌而下,却不知自己要如何才能挽回过错。旭轮用未受伤的左手拍开我握刀的手,然后将横刀交还给李多祚。
“想来兄长今仍执掌宫禁之事,烦劳兄长传令下去,严加戒卫,切勿让今夜之事流传于外。记住,月晚并未对薛。。。薛师刀剑相待!”
李多祚道:“自然!可是你的手。。。”
“无碍。”
旭轮用裘披的内侧擦净手掌内外鲜血,又把巾帕牢牢的攥在掌心吸收未流尽的血滴,若不细看,根本就瞧不出那只手曾经遍布鲜血。
“好,我无事了。神皇将至,你我跪地接驾吧!”
旭轮率先迈下玉阶,我仍沉浸在自责的心境中。心底已对他说了千万次的对不起,可心头仍被压的重重的,难以呼吸,直想拿回那柄刀砍伤自己,希望能代替他所受的痛。
转瞬即见天子法驾缓缓移来,高大威仪的禁宫亲卫执戟引路,鼓吹乐师紧随其后,一十八位宫娥肩抬华贵步辇,武媚稳稳盘坐其中。步辇下方两侧有左、右卫大将军护驾,两队整齐的骁勇骑兵殿后。
众人皆跪地山呼万岁,她仰首看到与众不同的四人。旭轮伏首跪在玉阶的中段,距地面尚有数丈距离;我六神无主,正被攸暨强拉着跪地;冯小宝站在殿门正中,面无表情。
武媚自然起疑,武三思快走数步,对上官婉儿耳语一番,她接着又恭恭敬敬地转语武媚。武媚眼中略显感动神色,随即便趋于平静,摆了摆手,上官婉儿即宣众人起身。
攸暨拽着我走下玉阶,我脚是软的,几乎跌地。武媚自步辇下来准备登阶,经过她身旁时,听她骄傲地低声对我说:“他爱我!”
我与她对视,只觉不可思议:“您竟轻信了他的话?难道阿耶将您迎回宫廷不曾令您感动?难道明公的默默付出不曾令您感动?阿娘,您好生糊涂啊,他会如此只是想挽回您对他的宠信!尊贵如您,非常人不敢言爱!”
武媚的笑意淡漠几许,缓缓点头,她冷静道:“是啊,我想。。。你是对的,他。。。对我不会是真心的。”
她挺直腰背,一层层向高处迈去,冯小宝跪地等待她。
望着她日渐瘦弱的肩头,我喃喃自语:“那些话。。。是不是太残忍。”
正在此时,冯小宝挥动右臂,随即,脚下的大地开始震动,轰鸣之声响彻夜空,呛人的灰尘充斥空气。人群中迸发刺耳尖叫,纷纷四散开来,躲避即将发生的不可预知的灾难。
人太多,环境过于嘈乱,我的目光怎么也遍寻不到旭轮的身影。我心焦若焚,无奈手被攸暨牢牢握着,身不由己的被他带到他自认安全的地方。
待稳住脚步,庭院中央,只见一庞然大物破地而出,几乎占据了全部面积,外观被泥土裹着,看不清究竟何物,却有人面向它跪地叩首。待它不再升高,我定睛一看,不想这五丈高的东西竟是一尊金质大佛,虽不比贮藏在天堂内的那一尊雄大,却也令人叹为观止。再仔细观赏,这佛像的五官竟类武媚。
我心中冷笑,冯小宝啊冯小宝,你这次倒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深悉武媚喜爱祥瑞之物,便自导自演了这出’天降如来’的好戏还让群臣作证,谁知你到底是用了什么机关。不过,我偏不能让你诡计得逞。
武媚并未发表任何言论,她鞠躬敬佛,再无更多举动。冯小宝对她说了几句话,武媚随走下玉阶,圣驾一路出则天门、端门,直来到皇城之外的洛河前。
这期间,我一言不发,随着人流慢步前行。我看到了旭轮,可是我没有机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他身旁。手无故颤栗,不知自己究竟留给旭轮多大的伤。
攸暨忽然开口劝我:“皇嗣不会怪你,不必自责。看到你最终没有动手杀人,他必然欣慰。”
莫名火起,我侧目视他,语气激动:“你定然也在我的身后,当时为何不拦他?为何要眼睁睁的看他以血肉之躯去挡我的刀!你实在。。。可恶!”
攸暨黯然神伤,明知是我无理指责,却闷不作声,并不为自己辩白。我心中已然后悔,却硬是不肯向他道歉。
洛河碧波荡漾,河水静静流淌,无数花船徜徉其间,穿梭不停。白玉石建造而成的天津桥横贯河面,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玉带,被今夜万千灯火点缀的更加美丽迷人。桥的南北两端已被金吾把守,桥面并无士民行走。
我盯着空无一人的天津桥,情绪愈发不佳。
众人耐心等着,南岸,一块巨幅雪布被升至半空,布上乃是一尊以暗红颜色描了轮廓的佛像。眉宇间仍似武媚。
待武媚看清之后,冯小宝跪地,洋洋自得道:“此乃臣膝上之血作之!”
我只能看到武媚背影,只听她笑道:“薛师以为我年老便智昏吗?如此大作,饶是有十个你,也凑不来这许多血!膝上之血,我不信!罢了,佛塑、佛像我均看过,知卿忠心。我乏了,婉儿,宣回宫。”
“是。”
我看着这出闹剧迅速落幕,才想出言讥讽冯小宝的失算,却见他泣数行下,眼斥伤色。隐约信了他的话,心里却更加厌恶、气愤。
凭什么!他怎么敢爱上她!
我一夜未眠,天际渐渐放亮时,攸暨敲门入内。
“对不起。”我张口便道,“昨夜是我不对。那事其实与你并无关联,是他冲的太快,在场无人能够拦住他。是我自己心里有气,我恨自己怎么能伤了他。我不愿接受事实,所以我对你无故发火,可我骂过你后依旧难受,毕竟。。。他的血是我。。。”
攸暨递来一杯水,温声道:“润润嗓吧,定是哭了一夜。月晚,你听我说,你现今的心情无人能代你感同身受。我清楚,你们兄妹一向友爱彼此,你绝未想过伤害他。我也有手足兄弟,我也不愿见他们杀人染血,如果我是皇嗣,看到你没有背负人命干系,我便是失去一只手又有何妨?事情已经过去了,你若揪着不放、继续自责,他受的伤反而会痛。明白了吗?还有,在洛河旁,我知你在想些什么,我很后悔当年所为,对不起。”
※※※※※※※※※※※※※※※※※※※※
吉顼 ,洛州河南人,身长七尺,高大魁梧,进士及第,为人“刻毒敢言”。
《新唐书》则记载吉顼的世系为:“易州刺史吉哲生吉顼(武后时宰相)、吉琚(户县县令)。吉顼生吉浑(司勋郎中)。吉琚生吉温(武部、礼部侍郎)。”(见《新唐书》p3185“宰相世系表”)。
吉顼对李氏皇室极力维护,他为人确属“敢言”,做事很有魄力和权谋,也打击过一些豪强人物,如劝请武则天杀掉历史上著名的酷吏来俊臣,就纯属“敢言”而绝非“刻毒”。
新、旧唐书上曾说到几件事:
其一为,有一次突厥人入侵,众官不知如何是好,朝廷人心离散,招兵一个多月还招不满一千人。吉顼接受武则天的指派,出任“监军使”,出面招兵,他以皇太子的名义作号召,很快招到了五万人,取得了胜利。武则天称许是用吉顼的“声威”打败了敌人。
其二为,有一些武氏子侄、亲信向吉顼请教如何在官场斗争中保持不败,吉顼就劝他们要保护李唐皇室,说明这是自保和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其三是,武则天要传位,向吉顼询问传给李家儿子好,还是传给娘家武氏侄儿好。吉顼就详细讲述了“子继母是正途、侄继姑世间无”的道理,促使武则天最终决定传位给儿子,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从而得以先后复辟。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第206卷,也记载有吉顼的几件事:
1奏请诛杀著名酷吏来俊臣。来俊臣凶残狡诈,贪婪暴戾,滥施酷刑,但罪行暴露下狱后武则天却迟迟舍不得杀掉他,还认为“来俊臣有功于国家”。吉顼敢于违背武则天的意愿,奏请:“来俊臣集结为非作歹之徒,诬赖好人,贪赃受贿所得财物堆积如山,被其冤死之鬼魂满路,如此国贼,有何可惜!”来俊臣于是被处死并暴尸,百姓争割来俊臣的肉,辗转践踏成泥。
2规劝张易之、张昌宗。二张是武则天的得势亲信,吉顼劝告之:“你们兄弟贵宠如此,非以德业取得,天下侧目切齿多矣。没有大功劳于天下,用什么保全自己?我为你们担忧啊!”二张流泪问计。吉顼说:“天下官民未忘唐德,都思念庐陵王,皇上年事已高,要有人继承,武氏诸王非其属意,你们何不从容劝皇上立庐陵王以适应百姓所望!这样,你们既可免祸,还可保富贵。”二张诚服,此后就一再劝说武后。武后知道这个主意是吉顼所出,就召见吉顼细问,吉顼又为武后备陈利害,促使武后作出了传子不传侄的决定。
3与武懿宗争功被贬。武懿宗是武则天的心腹,被封为“河内王”。来俊臣被诛后,吉顼升官为右肃政中丞,第二年又升为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因吉顼有才干,武后很信任他,但他竟在武后面前与武懿宗争拗在赵州和突厥作战的功劳。吉顼体格魁梧能言善辩,武懿宗矮小驼背,吉顼怒视武懿宗,声气陵厉。武后因此很不高兴,说:“吉顼在朕面前,还敢轻视我们姓武的,以后岂可依靠?”
后来,吉顼奏事,正引古证今,武后发怒说:“你的话,朕听腻了,别说了。想当年,太宗有名马师子骢,健壮任性,无人能驯服。我说能制服它,但需三样东西:铁鞭、铁棍、匕首。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棍敲它脑袋,还不服,则用匕首断其喉。今天你吉顼是否也想让朕用一用匕首啊?”
吉顼遭到训斥,武氏亲贵因怨恨吉顼依附太子,就乘机共同“揭发”其弟吉琚冒官一事,吉顼于是被贬职为安固县尉。
所谓“吉琚冒官”,正史并无此说,唐书记载吉琚是户县县令。纵使“吉琚冒官”属实,也一人之过一人当,不可向吉顼问罪。
但武后当政时期,极力鼓励举报,把举报当作排除异己、株连无辜的手段,所以,吉顼就在劫难逃了。
吉顼被贬斥后,其子吉浑,其侄吉温,仍以自身才干,分别当上司勋郎中,武部(原兵部)、礼部侍郎等职。
武氏覆没,睿宗李旦复位后,吉顼已故。睿宗下《诏书》曰:“故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吉顼,体识宏远,风规久大。尝以经纬之才,允膺匡佐之委。时王命中否,人谋未楫,首陈反政之议,克副祈天之基。永怀遗烈,宁忘厥效。可赠左御史台大夫。”(见《旧唐书》p3095)。
该《诏书》翻译成现代文为:“原吏部侍郎、同宰相职衔的吉顼,其体验和学识宽广、深邃,其作风和影响长久、强烈。他以经邦治国的才干,担当匡扶、辅佐朝廷的重任。当时唐王室的命运危殆,人们要求中兴唐王室的思谋尚无头绪之时,吉顼却首倡返政唐王室之议,打下了能够得到上天赐福的基础。他遗留的事迹永远值得怀念,他的功劳和效绩永远不应忘记。特追赠他为左御史台大夫。”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