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科研之神,Q先生!(1/2)
夜已深了,但“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的芯片材料课题组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数十条人影在紧张地忙碌着。
辛伟勋能明显感觉工作气氛不一样了,如果说几天前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困兽在不甘心地挣扎、到处充溢着悲壮与苦闷甚至烦躁的火苗,现在这里就是一种看到目标、有条不紊的热火朝天。
辛伟勋自己也觉得精神饱满了许多。前两天整个课题组的人都被“强制休假”了两天,辛伟勋花了一天好好在家补足了觉,另一天则陪着女儿到郊外观赏红叶,感觉完全“活过来”了,所以此时加起班来也格外有劲。
而这一切,包括所有熬红了眼睛的研究人员愿意服从命令、离岗回家休息两天,都只是因为一个神秘人,或者说,是一个神秘团队的出现。
——“q先生”。
没有知道这个“q先生”的真实身份是谁,甚至连他是男是女,是团队还是个人都不清楚,但在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q先生”的地位类似于神,科研之神。
当初“q先生”以一己之力,带领着eda团队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开发出了“启光eda”,使得夏国从此拥有了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eda软件,摆脱了勒在脖子上的第一根绳子,也使得“q先生”在创新中心内“名气大躁”。
尤其是“q先生”还很仗义地出手教训了什么都不懂、只懂伸手抢成果的原副主任方世骥,并最终导致方世骥暗然离开了创新中心,更是大快人心,不知道多少人拍手称快,对“q先生”的品行与能力都推崇备至。
可惜的是,自从将启光eda的升级优化运维工作完全移交给eda团队后,“q先生”便销声匿迹,不再出现,从此“江湖上不见其人,只闻其故事”。
在前些天,芯片材料团队的总工程师何以升何工累倒在研究岗位上,引发了团队近乎悲愤发泄般的盲目加班进行技术攻关。
辛伟勋简直都不敢回想起那段灰暗的日子——长达近四年的努力,一次次对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的攻关都宣布失败,那只存在于理论推测中的新型晶体管依然没半点成功的希望,甚至看不到任何的曙光,其实大伙儿心里早已绝望,只是总工程师何以升以身作则,不断给大家鼓劲,大伙儿才坚持了下来。当何工的身体熬垮了,被送去医院,还可能再醒不过来,这事便成了压垮整个团队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伙儿不甘心四年的心血白费、不甘心何工的牺牲白费,却又找不到出路,找不到成功的希望,所有人都像盲头苍蝇般乱跑乱蹿,动辄就因为意见不合而爆发争吵,整个团队都面临着情绪崩溃、分崩离析的危险。
就在那时,创新中心的许清岩主任推开了办公室的大门,以带着兴奋的语调当众宣布,他已向上头申请了技术援助,上头将会安排精通材料学的“q先生”指导芯片材料团队的技术工作!
“q先生”三个字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芯片材料团队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人人都对神奇的“q先生”充满了期待,当然也不乏有人在暗地里滴咕什么这个“q先生”不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的专家吗,又怎会懂芯片材料研发,但这些负面声音都淹没在冲天的欢呼声中。
众人在极度绝望之下已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根救命稻草的希望。
幸而“q先生”并非一根小小的稻草,而是一棵参天大树!
他只花了三天时间,就看完了打印出来起码厚达一米的所有研究资料,然后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这种晶体管存在的局限,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芯片材料研发思路。
“q先生”以毫无感情色彩、语速音调都变幻不定的机械声音,不但回答了在场所有提出的疑问,还以严密的思维、自洽的逻辑、强大的数学推导能力、近乎秒答任何问题的材料学理论知识功底,都彻底地震住了在场的研究人员们。
在“q先生”徐徐展开的全新型“碳晶复合纳米材料”宏伟蓝图面前,众人仿佛看到了远处一扇屹立的大门,一扇只要不断努力,就有可能抵达并将之推开的全新大门!
在那次视频会议后,所有人都接受了许清岩主任的强制休假要求,舒舒服服地度过了两天的带薪假期,然后便精神抖擞地重新回归研究岗位上。
虽然说出来可能会对何工有点不太好意思,但“q先生”提出来的全新芯片材料设计思路,确实比何工推崇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技术更诱人,且更具可行性。
起码辛伟勋在听着“q先生”的讲解时,能比较清晰地明白他的设计思路,虽然“q先生”提出来有关“碳晶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思路也不太完善、需要根据后续的实验不断修正,但确确实实有着极为自洽的逻辑和可行性。
在最近这两三天的初步实验中,也不断地验证着“q先生”思路的正确性,这更是使得众人像打了鸡血般,自发地加班加点,投入到全新的研究工作中。
看着眼前这让人热血沸腾的忙碌场面,辛伟勋百感交集,甚至眼眶都有点湿润了。
“何工,你好好休养,等你康复回归课题组时,说不定就会看到属于我们夏国的全新型高性能芯片材料面世了……从材料学突破,研究出最优秀的芯片材料和晶体管技术,从而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芯片技术限制,让我们国家可以挺直科技的嵴梁,不正是你和大伙儿为之甘愿付出所有一切的心愿吗?”
辛伟勋在心里喃喃自语着。
“伟勋,发什么呆呢,快点来帮忙,今天必须要将这个石墨烯掺杂微量镓、铟、钼的材料实验做出来,‘q先生’还在等着我们的实验数据呢。”同伴在不远处叫他了。
“我马上就来。”辛伟勋拍拍自己的脸,让自己的情绪从伤感中抽离出来,快步转身,重新回到自己的团队角色之中。
等候着他的,是一次次枯燥、需要数十人集中全部精力紧密合作的艰辛实验。
但众人脸上都发着光。
只有曾经历过绝望,才知道这样有目标、有希望的研究工作是多么的让人激动而振奋、哪怕需要付出再艰辛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
秋天慢慢进入了尾巴,原本在校园内有些聒噪的蝉鸣声已销声匿迹,而京城的郊野则染上了秋色,漫步在清木大学的校园中,不时会有顽皮的黄叶落在肩膀上或者走上,而步行时踩在脚下的黄叶,也传来柔软的触感,让人心情闲适而平静。
今天秦克和宁青筠的心情就很不错,因为听闻转院到国内最好的脑科医院进行救治后,研发创新中心芯片材料课题组的总工程师何以升何工,身体状况已大有好转,虽然最终什么时候能醒来不好说,但已脱离了性命之危,而且将来很有希望重新下床走路。
另一方面是芯片材料团队的水平也很让人满意,秦克和宁青筠设计出来的一系列难度较高、比较艰涩复杂的多种微量元素与石墨烯的掺杂实验,都在稳步推进着,从反馈回来的初步成果来看,进展还是比想像中要稍稍顺利的。
两人现在投注于芯片材料的时间精力其实并不多,每次实验短则要三五天,长则要十天半月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期间缺少最新的数据,两人自然无法进行数学建模、运用他们最擅长的计算材料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