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襄阳到了(1/2)
众人心里都不理解,刘备也纳罕。
“真想早点见到让存初如此推崇的英杰啊!”
刘备笑着感慨。
这不是第一次董良在暗示将会有一个姜子牙一般的人物在等着刘备去请了。
如今刘备心里的期待也被董良拉满了。
董良眺望前方,心中也十分期待能与那样的人相会。
虽然后世有些教授对其有所贬低,但是在阴谋论,翻案风盛行的那段时间,出现这种夺人眼球,哗众取宠的行为是十分正常的。并不出人意料。
虽然董良没有见过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他,但是内心中的期待,其实比求贤若渴的刘备还要大。
毕竟那是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啊!
左传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唐朝人孔颖达中对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诸葛亮定蜀科,治理蜀中,虽千年,蜀中的百姓仍然纪念他,这不是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吗?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也是他的德吗?
虽六出祁山未能恢复中原,但是十二年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这不也是功济于时,是他的功吗?
千古传颂出师表,这不是他的立言吗?
董良不管别人对诸葛亮褒贬如何,在他心里,诸葛亮就是一个不朽的人。
千百年来,无论张王李赵,无论祖上出过什么王公贵族,只有姓诸葛的,遇到别人会被赞叹一句,诸葛亮那个诸葛啊!
姓刘的没这待遇,姓李的没这待遇,姓欧阳的也没这待遇。
即便是姓玉皇大帝的张姓,都没这待遇。
董良的心里是对诸葛亮推崇备至。
按耐心中的期盼继续赶路。
没行太久,就到了淮河边,需要渡河。
淮河是中国古代四渎之一,是非常富饶的地方。
也是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淮河南是南方,淮河北是北方。
董良他们在的地方在信阳西北一点,淮河的中上游,起伏还比较大,河流下切也比较深,水流很急,但是水面不是很宽。
在炎炎夏日来到这样一处好水,实在是幸福,长风冲浪,水汽弥漫,好似玉刀划破两岸青山。
可惜这么美的景,并不能让多少人开心起来。好地方在乱世才是最惨的,挣的人多,死的人也多。
年年杀气未曾收,淮南淮北草木秋!
董良放下心中思绪,和刘备一起组织百姓渡河。
这是中上游,河面不宽,沿着河岸纵马找了一段,果然在一处更窄处找到了一座木桥。
不算大,但对于古人来说,也不小。
安排百姓过桥慢慢走,防止跌倒和踩踏。
人多桥窄,过的慢,基本上一天都在这里消磨了。
不过也只是耗时间而已,没有什么难点。
渡过了淮河,赵云就要和大家分道扬镳了。
七个将领各领两百人去落草为寇,暗中招兵买马,渗透豫章郡。
赵云自带一千五百人,主持大局,关键时刻抵挡太史慈。
都是为了自家的地盘拼搏,个个有精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