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落定(1/2)
那日朱缨军首领蔡崧战死之后,朱缨军与曙州军在耦县对峙三日。
三日时间,曙州军攻城四次。
那位自蔡崧死后便几乎掌握着整个朱缨军的神秘军师,力排众议将后方寄阳乌龙村周边的兵力全部调至耦县,想要靠这剩余的不足三万的人马背水一战。
但这样几乎破釜沉舟的决定,自然受到如今剩下的几方渠帅的反对,其中反对态度最为激烈的当属一路渠帅黄巨,这黄巨跟随蔡崧最久,算得上是蔡崧的死忠。
这蔡崧初初听到这番决定的时候,虽不满他这没有跟各方渠帅商量的私自决定,但看在蔡崧往日的命令上没有多说什么。
但偏偏接下来几日,这位顾先生全无主动出击的动作安排,完全就只是消极守城。黄巨找了他几次,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最后一次黄巨几乎就是提刀进了那位顾先生的大帐。那位顾先生倒是不急不忙,对他气愤恶劣的态度丝毫没放在心上。
那位顾先生照旧是三两句言辞挤兑,再次让黄巨无话可说,憋屈地退出去。
但是这次那黄巨越想心里越不舒坦更觉得憋屈,辗转犹豫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清早,点了三千人马独自出城偷袭去了。
他这一出去,自然没有回得来,同样葬送的还有跟随他一起出城的三千兵马。
消息传回城的时候天已经亮了,朱缨军剩余部众,看着晨曦中他们那位顾军师有如神祗却冷若冰霜的脸,心里竟然都有几分胆怯退缩,就连近日蹦跶得最厉害的几方渠帅都齐齐不说话了。
那顾先生大约是真的被气着了,因此事借故发作了几位渠帅,夺走他们手中兵权。
此后,原先的十二方渠帅战死的战死,被发作的被发作,最终只留了三人。当即又将剩余兵力重组改编,分属三人麾下,令三人各领一万人马,而自己却显然放手了对全军的控制,只以军师之名为朱缨军出谋划策由此那位顾先生对这三人可谓是信任了。
这剩下的三人,其中一人便是程海彦。
雍黎初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有些想不通的,她不相信以谢岑那人目光之锐利,对人心把控之精密,对情势掌握之周全,不可能没有注意到程海彦的异常。
她甚至都想动用些势力,想着程海彦一旦被发现,也好将他从朱缨军中捞出来,却没想到谢岑如此对他委以重任。
他究竟又是打得什么主意?
——————————
这个问题的答案,雍黎不是自己想通的。
朱缨军与曙州军全力对峙三日之后,又苟延残喘了两日,最终在七月初三日的清晨时候,耦县城破。
曙州军年轻的统帅一路破城而入,迎着东升的朝阳,是璀璨夺目的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仅此一战后,长楚这位皇三子平原郡王谢竭在长楚军中上有了名声。
而割据长楚曙州寄阳一带数年,也曾势力迅速膨胀如日中天,在当地民间广为人知,就连周边府县都不敢轻缨其锋的朱缨军就此消亡,成为历史中出现的不合时宜也消亡得十分迅速的一段甚至称不上浓墨重彩的故事。
百年千年之后,也不过是泛黄史书中偶尔提及的一段小之又小历史,而这段历史旧事中,留下的名字里,却有一个神秘而不知身份不知名字的人。
顾先生,顾军师,顾谋士。
这几乎是所有的人对他所有的称呼了。
耦县城破后,朱缨军残部被一网打尽,这位顾军师却自此不知所终,没有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
后来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有人仔细回顾推演,试图找出其中真相,但几乎都无所获。
有人发现这场乱局中,最终得益最大的,不是临时受命领曙州军反攻耦县的平原郡王谢竭,不是死得不明不白甚至长楚朝中对此没有表现出一点应有的态度的广信王谢峻,更不是数万兵马全军覆没多年经营势力就此瓦解的朱缨军首领蔡崧……而是长楚那位高居九重,在此事中甚至完全没有半点影子的,长楚与乐帝,谢岐延。
外面所传说的,广信王谢峻是死在朱缨军的暗杀之下,此事是真是假没有定数,但长楚朝中便认定了这是真相,所以天下人便也只能认定了这个所谓的真相。
即便有所疑惑,但那又与他们有些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偶尔唠嗑闲聊之间撒了些唾沫星子,这个广信王是死是活,是怎么死的,是被谁所杀,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日子还是照样过,这些享尽尊荣供奉而死的天家贵胄们,活与死改变不了他们的半点生活。
自然也有目光锐利的人揣摩出了其中的一点真相,广信王谢峻去年曾因府中诸多物事形制规格僭越被御史所参,被与乐帝下旨申斥削夺了部分权力之后贬回封地。而被贬回封地之后却照旧不知收敛,各种动作手段频出,以上位者的眼光来看,他的那些行为早已不是谢岐延作为一个帝王所能忍受的了。
所以广信王谢峻之死,也许是与乐帝刻意借着朱缨军的手,名正言顺地除了自己这个早已看不下去的势力不小的皇弟,而不用背负不容宗族诛杀兄弟的名声。又借着朱缨军的势力,铲除了曙州军中的诸多广信王从前的亲信,甚是清理了一番原先已几乎不在掌控之中的曙州军。而如今曙州军的控制已然在平原郡王谢竭,这个与乐帝相对而言还算信任的儿子手里,这对与乐帝而言已经是很安心的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